- 2011-11
23
维达国际广东建年产能不少于8万吨厂房
维达国际广东建年产能不少于8万吨厂房2011-11-22 新浪财经 11月22日消息,维达国际(9.95,0.16,1.63%,实时行情)(3331-HK)公布,与江门泰源纸业订立租赁合同,承租广东省新会区三江镇新江村寺北洋沙一幅面积约为116,838平方米的土地,连同一幢将会兴建的厂房及相关配套基础建设及设施,预计该厂房落成后,年产能将不少于8万吨。 租贷由今日计,初步为期15年。截至2014年底定额年度租金初定为2900万元人民币。维达国际将享有不少于12个月免租期,而业主亦已授予维达国际选择权,可于租赁合同年期内按选择权获行使当时的公平市值,购买租赁物业及所有附带基础建设及设施。 - 2011-11
23
北欧:清洁能源仍在进行时
北欧:清洁能源仍在进行时2011-11-23 第一财经日报 当希腊、意大利正在为动荡的经济危局无限迷茫时,与他们在同一片大陆的北欧国家或许要幸运许多。不到10%的失业率及良好的福利保障,至少会让当地人意识到:眼前尚不会有特别大的危潮席卷而来。 其中,作为一个能源进口大国且实力型企业也不够多的芬兰,仍然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在能源供给及消耗、资源保护和能效提高上动足脑筋。 能源构成复杂 芬兰工业能源委员会经理jukka Kortelainen 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芬兰的人均用电量历年来都较高。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芬兰因为部分国土面积位于北极圈,所以其在秋冬季“夜多昼少”,用电量会直线上升。近些年来,芬兰的人均用电量位列于欧盟第一。 从芬兰现有的能源结构来看,其分布方式也与中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有所不同。jukka Kortelainen谈到,芬兰大约有25%的能源来自于石油,木材燃料为20%,水电3%,还有11%来自于煤炭,10%是天然气,19%为核电。 与不少北欧国家不同,芬兰的能源分布显得独具特色,尤其是对木材燃料的使用。 开发木材燃料实际上会遇到一些困难。造纸企业将木材作为主要的原料,因此一旦木材成为燃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会影响到造纸业及林业等垄断产业。 其次,木材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木材集中的地区未必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地区。通常的情况是,有些城市可能需要通过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林场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这样做的物流成本非常高。 较之芬兰,邻国丹麦的能源消耗不是依靠木材及石油,70%的能源还是有赖于煤炭资源;至于挪威这样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其96%的能源都依靠水电;瑞典近一半的能源也同样来自于水力发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芬兰没有像挪威那样有较大落差的地势,芬兰更多的是平静而温婉的湖泊,这样一来湖水就不足以向外界提供动力。 据统计,北欧五国有56%的能源来自于水电,15%为石油,19%为核电,3%为风电,7%是其他能源。尽管很多人认为北欧应该是风力丰富且风电技术非常卓越的地区,但当地很多人还是认为风电只能作为一种补充能源,尤其是考虑到目前包括技术稳定性、风力发电储能及并网等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因而短期内特别是在2020年前想要实现风力发电替代石油或者水电的可能性不太大。 在芬兰,只有0.3%的能源取自于风电。可见风电市场若想要在当地大张旗鼓地发展,还需时日。jukka Kortelainen告诉本报记者,风力发电场不仅因为技术仍然需要摸索,而且在芬兰建设一个风力发电场目前还存在政策障碍。因为一些人认为这种投资会影响和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此前已经有芬兰风电企业因为经营不下去而被亚洲公司收购的先例。 核电发展不可免 在上世纪70年代到2009年期间,芬兰的石油使用量在不断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核电站建设。芬兰也是第一个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建设核电站的欧洲国家。 发展核电是芬兰与众不同的能源结构特色之一。其实在芬兰社会内部对于核电是否需要继续提高比例也曾有过争议。尤其是今年的日本核泄漏事故促使各国对于发展核电技术进行了重新思考,德国已经打算关闭其现有的核电设施。 不同于他国,看起来芬兰还是对核电产业寄予厚望。 首先,作为一个能源进口大国,芬兰的石油、天然气等都需要通过俄罗斯等其他国家输入。近十年来,俄罗斯的进口能源供应较为稳定,但考虑到俄罗斯今后会大力发展其本国的工业,所需的能源消耗将增加,进口能源量很难说会持续稳定或者实现增长,更有可能的是出现下降。所以从长期能源供应战略上来看,芬兰必须要有自己的能源产品。 其次,芬兰如果发展其他新能源,也很难迅速达到欧盟对于新能源比例的要求(欧盟规定,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比重的五分之一)。核电是快速达到这个标准的最佳选择之一。 此外,芬兰还有不少高能耗的产业,其电价较低也是世界公认,政府不希望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电价,否则将直接带来对本国产业发展的打击。这是芬兰国内对更加稳定能源供给的需求,也为核电推进奠定了基础。 目前芬兰有4个核电站,第五个预计在2013年到2014年建成,第六个则可能在2020年投入使用。按照芬兰工业能源委员会的设计,2050年核电将提供芬兰40%的电力,水电和风电平分秋色,各达到13%,热电联产几乎会提供20%左右的能源。 广泛的能效利用 因此,即使是资源丰富,芬兰仍然面临自身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而让许多产业在发展中更严肃地思考能效利用问题。 作为芬兰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斯道拉恩索公司的一位经理就告诉本报记者,公司旗下一家子公司已在尝试使用居民废纸来生产崭新的纸张。 斯道拉恩索公司会从周边居民和其他公司那里回收报纸和杂志,再分选出塑料及其他非纤维的材料。随后,经过筛选、脱墨以及多次洗涤,最大限度去除油墨粒子,接着会有纸浆产出,新纸张就产生了。如果这种技术被大范围使用,今后造纸行业对木材的使用量将会减少。 与该技术有相似之处的还包括美卓、芬欧汇川等公司联合生产基于生物产品的柴油生产理念。它们正在开发的技术主要集中于利用锯木屑来制造高品质的油品。 此外,生产纸浆的过程中还有新方法来减少能源的消耗。比如,一吨木材中,树皮占总材料的12%,其余的46%为纤维,42%为黑液。而操作人员会把一部分的树皮和黑液作为燃料并收集,供给发电系统。一些新型的工艺也会改进普通纸张厂大量耗水的情况,大幅削减对水的使用。 “我们的锅炉会通过热电联产来进行运作。”斯道拉恩索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向本报记者表示,以往公司60%的电力来自于内部,热能也通过黑液、树皮的再加工及天然气供应来实现。 由于能源要求苛刻、气候寒冷、路途遥远,芬兰已投资于能源效率几十年,产业链从能源生产到最终使用全线涵盖。不少芬兰公司的管理人员也透露,对于能源产品的整体设计,能够帮助企业和社会节约更多的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量。 瓦锡兰是芬兰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考虑使用重油和天然气来作为发电厂的主要能源。 该公司也在对未来船舶燃料的使用做同样的探索。希望能实现在轮船上使用电控的双燃料系统,即以液化天然气为主要燃料,柴油作为辅助。这主要是因为液化天然气船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上要比传统柴油少很多,同时也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而且,由于对天然气进行液化时需要低温设备,同样也可以将这种低温用于空调。 - 2011-11
23
海南天然林10年消失14
海南天然林10年消失1/4 APP被指违规种植浆纸人工林2011-11-23 每日经济新闻 过去十年中,海南岛上的热带天然林陆续消失了将近1/4。 昨日(11月2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消失中的热带雨林——2001~2010海南热带天然林变化研究调查报告》。该报告称,2001~2010年间,海南中部山区大约有13.02%的热带天然林资源被浆纸人工林转换,违法违规种植浆纸人工林是海南热带天然林消失的重要原因。 自2004年以来,绿色和平一直对印尼金光集团(APP)在海南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进行指责和批评,指责APP无视中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此次,绿色和平再次披露了浆纸人工林侵入自然保护区的多起案例。 APP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23日)会对该报告有一个回应和说法,目前正在整理相关材料和证据。 天然林大面积萎缩 自2010年起,绿色和平通过卫星遥感地图和实地调查后测算,10年间海南中部山区大约有13.02%(约57.02万亩)的热带天然林资源被浆纸人工林转换;海南岛中部山地生态中海拔300米以上的热带天然林在过去十年消失了7.2万公顷(约108万亩),占总面积的24.7%。 以桉树与马占相思为代表的浆纸人工林已经造成海南中部山区大面积天然植被的减少和破碎化,主要包括五指山、霸王岭、鹦哥岭、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地带。 该环保组织认为,导致海南天然林大面积萎缩的原因主要是,浆纸人工林、橡胶林、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其他商业开发行为。其中,违法及违规操作的浆纸人工林问题尤其明显。 关于海南的浆纸人工林侵入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绿色和平早在2007年3月就曾公布过相关调查结果,指责APP无视中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在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种植大面积桉树浆纸林。 绿色和平表示,通过遥感解译与实地勘察,再次发现浆纸人工林侵入自然保护区的多起案例,区域主要包括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同时发现,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受浆纸人工林侵扰也非常严重。 该报告称,“鹦哥岭保护区边界内当年种植的大面积浆纸人工林已经成熟,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绿色和平在2007年3月披露的保护区内浆纸人工林非法种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绿色和平森林保护项目主任易兰表示,该环保组织曾多次与APP沟通此事,APP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 呼吁政府制止违法种植 1997年,APP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启动了年产60万吨漂白木浆项目和浆纸林基地建设项目,为此,海南省也实施了350万亩浆纸林工程,为金海浆纸厂提供造纸原料。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省的另外一个农林经济支柱产业——橡胶林,较早占据了低海拔地区的大部分宜林地。 对此,绿色和平指责称,为了达到“350万亩”的规划目标,除了继续在低海拔地区争夺土地之外,浆纸林的扩张也开始采取 “上山”的策略,逐渐侵入作为海南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中部山区。这导致了中部山区的热带天然林资源遭遇严重的破坏。 截至目前,海南全省的浆纸林面积约为250万亩。据APP网站的统计,目前APP已经在海南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原料林基地约250万亩,其中自营125万亩。 “我们并非反对林浆纸一体化。”易兰说道,浆纸人工林的发展需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线,以天然林及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绿色和平称,浆纸林面积约为250万亩,仅在中部山区浆纸人工林的发展有超过1/5是建立在转换热带山地天然林资源基础上的。以牺牲天然林面积为代价来发展浆纸人工林,显然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相悖,同时,破环并转换天然林资源的行为,也严重违背了国家林业局以及海南省政府的相关法律与政策法规。 该组织还呼吁海南省地方政府立即查处和制止违法违规种植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各项规定,守护这片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 2011-11
23
桉树指天高 产木看南国
桉树指天高 产木看南国2011-11-23 广西日报 新中国建立以来,东北作为木材主产地,“霸主”地位长达半个多世纪。不知不觉间,中国木材主产地悄然南移,广西“十一五”成了木材“巨无霸”,商品材产量全国第一。 这一惊人巨变,起源于大面积种植一个快速生长的树种——桉树。桉树是外来优良速生丰产树种,由于其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人工用材树种之一。 中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广西,是引种栽植较早的省(区),1999年大面积种植桉树至今已经12年。据截止2010年的统计,全区桉树面积发展到2480万亩,居全国第1位,占全区人工商品林面积的30.5%。 目前,广西桉树面积、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业内称:“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 2005年,广西桉木材产量仅87万立方米,到 2010年增加到800万立方米,五年增长8倍多;广西桉木材占商品木材产量67%,占全国木材生产总量1/10。由于桉树资源快速增加,国家下达广西的森林采伐限额一增再增,从“十一五”25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十二五”3681多万立方米,稳居全国之首。 与此同时,随着林浆纸、林板及木材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利用桉木材制浆造纸的兴起,广西林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9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76.5多亿元,五年增加 3倍多,其中桉树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利用总产值约为600亿元,在林业总产值占了一半。 1982年广西实施“中澳桉树合作研究项目”以来,广西积极开展桉树良种选育繁殖、杂交育种和试验示范研究,筛选优良品种9个、优良种源100多个、优良家系500个,获得桉树杂交新种50个、杂交家系260个,培育出高产无性系100多个,获国家林木良种审(认)定1个,推广造林使用优良无性系30多个。广西率先在全国开展无性系容器育苗,并实现基地化、工厂化,桉树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区桉树造林全部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使用率100%。 2010年全区桉树速丰林成熟林分每亩平均单产6.19立方米(蓄积量),与2005年每亩平均2.52立方米相比,净增加3.67立方米,增长145.6%;活立木蓄积年均生长量由2005年的0.42立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1.03立方米,净增加0.61立方米。“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建设的桉树高产示范林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最高达到3.32立方米,面上提高单产上仍有很大潜力。 2000年以前,广西桉树大面积造林仅限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南宁、崇左、钦州、北海、防城、玉林、贵港、梧州等8个市。近年来,随着桉树速丰林培育效益的凸现,以及选育水平的提升,抗寒品种的繁育推广,桉树栽培逐步向北推移,目前全区14个市102个县(市、区)都有种植。 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自2000年以来,广西桉树速丰林每年以2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按2010年全区桉树面积2480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000万立方米计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500多万吨,释放出氧气约4000万吨,碳汇潜在市场价值90亿元。 不过,由于部分经营者造林过程没有依据林地所处地段、林地植被状况,采用适当环保措施,如对坡度25°以上的山地采用全面清理整地,并高强度作业,没有保留原有植被带,林地严重裸露,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缓慢,引发社会上流传种植桉树“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传言,给桉树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依据《广西林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2011~2015年,全区新增桉树速丰林520万亩。到2015年,桉树速丰林总面积由现在的2480万亩增加到3000万亩。 “十二五”期末,新造林进入轮伐周期后(即主伐年龄6年),年生产桉木材3000万立方米;到培育大径级用材林进入轮伐周期后(即第12年后),年生产桉木材3400万立方米以上。 届时, 根据科学评估方法测算,全区3000万亩桉树速丰林,每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达1247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523亿元、保育土壤功能价值115亿元、固碳释氧功能价值340亿元、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12亿元、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138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119亿元。 - 2011-11
23
中国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以兑现减排承诺
中国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以兑现减排承诺2011-11-22 中国证券网 [编者按]国务院新闻办22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透露,为兑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从11个方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投资者可适当关注相关低碳概念股。 【页面导读】 中国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以兑现减排承诺(本页) 中国“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4.6亿吨以上 中国加快发展低碳能源 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发布2011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详介总体部署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 - 2011-11
23
海南:去年投5.6亿元用于清洁生产
海南:去年投5.6亿元用于清洁生产2011-11-22 国际旅游岛商报 记者昨日从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获悉,我省积极培育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2010年,我省共计投入资金5.62亿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252项,完成了涉及造纸、水泥、电镀、包装、橡胶、制糖、电力、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的2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我省还积极推进环保实用技术的应用。以“乡镇及农村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乡镇及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高位池闭环生态养殖技术”为依托,积极开展实用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为技术推广应用做好技术服务。此外,为满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培育和发展工业污染治理环保产业需要,我省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将污染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性调整及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全省工业污染治理工作。2010年全省实施工业“三废”排放治理项目共17个,其中废水项目13个、废气项目1个、固废项目1、其他项目2个。共投入资金4353.5万元,全年完成竣工项目14个,新增废气废水设计处理能力7490吨位/日,新增处理能力1.78万标立方米/时,新增治理固废处理能力1吨/日。 - 2011-11
23
苍南钱库淘汰两家落后产能造纸厂
苍南钱库淘汰两家落后产能造纸厂2011-11-22 苍南新闻网 日前,钱库镇政府联合县环保部门对该镇辖区内被列入工信部及省、市两级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名单的2家造纸企业予以强制关停。该2家企业钱库镇林家塔联合纸厂和钱库镇孝金纸品厂当天被注销工商营业执照,并现场断电、捣毁生产设备和有关设施。 据了解,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这些企业,其生产或危及人身安全、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在工艺、技术、装备、规模、能耗、环保、安全、质量等方面不符合行业生产的特点和产能现状。经浙江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市经贸委确认,我市共有4家企业被列入,均为造纸行业,其中我县就有两家。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在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制革行业、造纸行业、纺织行业淘汰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