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
22
萧山检验检疫局助力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
萧山检验检疫局助力一次性卫生用品出口2012-8-22 萧山日报 据萧山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7月萧山辖区一次性卫生用品报检出口210批次、货值336万美元,产品涉及卫生巾、宠物卫生垫等,主要出口至美国、肯尼亚等国。较同期相比,出口批次、金额分别增长91%和65%。 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与萧山检验检疫局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该局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检验监管和帮扶并举,对企业质量管理和各道环节把关,帮扶企业抓好内部质量管理;同时积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整治查活动,排除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完全达标。 - 2012-08
22
浙江查获1600万片假冒卫生巾
假护舒宝 假苏菲 浙江查获1600万片假冒卫生巾2012-8-21 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21日从浙江仙居县公安局获悉,当地警方经过3个多月追查,一个销售网络遍布浙江、湖南、广东等17个省(市、自治区),假冒对象涉及市场上众多知名品牌,案值金额达1.5亿余元的跨省制售假冒名牌卫生巾大案成功告破,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6处,查获假冒“护舒宝”“苏菲”等品牌卫生巾成品1600余万片,方阿珍(化名)等4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8月20日,由仙居警方抓获的邓某等11名涉案人员,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据介绍,自2008年8月以来,以方阿珍为首的团伙已累计销售假冒名牌卫生巾3000多万包,销售网络遍布浙江、湖南、广东、福建、江西、重庆、广西等17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假冒产品主要流向农村和城乡接合部,通过农村小超市、便利店等销售给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同时,不法分子采取向销售商返还现金、提供陈列费等促销手段,提高批发销量。 据仙居县公安局副局长吴中强介绍,今年4月初,仙居县下各派出所民警在进村“大走访”时不少群众群众反映,一些女同志从小超市、便利店购买卫生巾使用后出现发炎、瘙痒等症状,这些产品多是“苏菲”“护舒宝”“七度空间”等一些知名品牌。仙居警方立即对此事调查走访,发现前段时间有人开着一辆外地籍牌照的面包车在辖区内集镇村庄里,向一些超市兜售 “苏菲”“护舒宝”“七度空间”等知名品牌卫生巾。 仙居警方立即成立了一个20余人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4月20日,警方以超市新开业要采购为由将这一团伙“骗”回仙居,经蹲守,在下各镇三角站处,将前来兜售的江西籍男子王某等4人成功抓获。 经审讯得知,王某等人从2011年开始,通过老乡邓某向湖南长沙“方老板”购买大量假冒名牌卫生巾,采用小面包车载货在浙江各地流窜销售给城市郊区的小超市、商店。警方顺藤摸瓜,最终将“方老板”锁定为36岁的湖南平江籍男子方阿珍。 经过3个多月的摸排,一个分工明确,横跨全国17省,集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假卫生巾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经查,方阿珍是该庞大制售假冒名牌卫生巾犯罪团伙的头目,他自己主管货源组织和整个犯罪团伙协调运作,组织亲戚、老乡邓某等人,在全国各地设立76个省级代理商。方阿珍以8分钱每片和7分钱一个的价格从广东、福建、重庆等地不同生产厂家采购卫生巾片料及品牌包装袋,召集老人、妇女、小孩,在一间简陋老式仓库里,利用几台简易的封口机,包装加工后,就成了市场上知名的品牌卫生巾。 方阿珍妻子蒋某负责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下家,以100元每件不等的价格发货给代理商,然后再由省级代理商以140元的价格批发给一线零售人员,采取送货上门面向超市、便利店兜售。 目前,警方共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41名,捣毁制假窝点3个、仓储窝点13个,扣押制假设备35件、车辆5辆,现场查获假冒“护舒宝”“苏菲”等品牌卫生巾成品1600万余片、半成品1000万余片,假冒注册商标包装袋、包装箱20余万件。 - 2012-08
22
宜宾翠屏区加强纸巾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宜宾翠屏区加强纸巾监管消除安全隐患2012-8-21 宜宾新闻网 为进一步加强纸巾(纸)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当前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纸巾(纸)问题,以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翠屏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于2012年8月20日开展了辖区内纸巾(纸)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纸巾(纸)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记录、产品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标签说明书,以及生产纸巾(纸)所使用的原料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检查结果表明:纸巾(纸)生产企业使用半成品原料,未使用任何回收纸、纸张印刷品、纸制品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作原料,但存在加工过程中未采取任何消毒方式,产品无法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标签说明书不规范等问题。 卫生监督员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纸巾(纸)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2〕299号)精神,针对检查的情况对负责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要求其严格按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生产纸巾,完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及时对产品进行抽检,提供生产的纸巾(纸)的检测报告。 - 2012-08
22
巴斯夫拟研发丙烯酸新型提取技术
德国:巴斯夫拟研发丙烯酸新型提取技术2012-8-21 元培产业情报 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BASF)公司周五(2012年8月17日)宣布,将计划与美国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Cargill(嘉吉)公司及丹麦生物技术公司Novozymes(诺维信)公司共同开发可再生材料丙烯酸。丙烯酸是吸水产品生产的必要材料,是高吸水性聚合物、尿布和其他卫生用品生产所需重要的化学物质。到目前为止,丙烯酸从化学丙烯中提取获得,丙烯从原油的石化过程中产生。 丙烯酸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之一,丙烯酸除了是吸水产品的必要材料之外,还是高息水性树脂粘合剂和涂料的必要原材料之一。丙烯酸2011年全球年销量约为450万吨,总价值约110亿美元。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市场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用品需求量增长,全球市场目前的年增长率约为4%。 Novozymes和Cargill公司自2008年开始即已合作开发从3-HP化糖微生物中提取丙烯酸的技术。Novozymes公司在白色生物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是酶素和微生物等化学品的生产专家,巴斯夫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从3-HP中提取丙烯酸的技术,但巴斯夫尚未透露项目投资规模和时间等信息。 - 2012-08
21
第九届网商大会9月在杭举行 将揭晓今年全球十大网商
第九届网商大会9月在杭举行 将揭晓今年全球十大网商2012-8-21 生活消费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开始重新放缓,如何借助迅猛发展的网络经济盛势,快速完成企业转型升级,9月8日-9日,第九届网商大会将围绕于此展开讨论和分享。同时,大会也将揭晓今年的全球十大网商。 始于2008年的那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波及面和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当前的担忧已经从金融系统扩展到了对于各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普遍担忧。“受伤最深”的外贸型传统企业依旧摸索在并不光明的前途里。至此,传统企业的转型,中小企业的升级已经成为了企业求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而由互联网衍生而来的电子商务,正是让企业在实体经济受阻的情况下,于网络经济上寻到突破点。来自艾瑞资讯的数据也在印证这一点,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经济规模达到847.1亿,增速已达68.5%,增速远超实体经济。 八年来的历届网商大会见证了网商群体从浮现、生存、崛起,到社会化和生态化的全过程。 在本届网商大会中,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加深品牌影响力这一议题被提到了绝对的高度。据大会负责人介绍“品牌的高度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避免低端的价格战争而获得真正的利润,所以无论是B2C的淘品牌,还是传统企业转型线上,都特别重视和关注品牌的营建。这也就是我们把品牌作为探讨重点放入网商大会的原因。” 除了行业解析,经验分享,云集在网商大会中的名人明星一直都是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好莱坞巨星,美国加州前州长阿诺.施瓦辛格、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人民搜索总裁邓亚萍、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等都曾登上过网商大会的舞台,而在今年,在距离大会正式召开还有一个月的时候,“谁将莅临第九届网商大会”这一问题就开始被猜测。保密工作甚严的组委会只在前期公布:“本届网商大会将邀约到值得大家期待的明星阵容”而据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世界上是平的》作者、普列策新闻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现已确定将参与大会的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 除了网商大会本身,在大会同期揭晓的2012全球十佳网商也是一个瞩目的亮点。自4月1日开始推进的2012全球十佳网商评选终于到了最后的角逐阶段。9月8日晚上,将颁出2012全球十佳网商。 - 2012-08
21
快递企业抢占资源回收领域
“旧报换新纸多方受益”快递企业抢占资源回收领域2012-8-21 长江日报 不久前,武昌区南湖街中央花园的“旧报换新纸超市”开张,首批20个社区作为试点。社区居民将废旧书报送到这一特殊超市,由长江快递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再按市场价等额置换生活用纸。逐步向武昌194个社区推广。 中央花园的社区居民用2000多公斤旧书报换回价值2000多元的生活用纸。洪山名都花园社区、江岸区百步亭社区都纷纷享受到实惠。洪山名都花园215栋的柯金建和老伴一起带着旧报“以旧换新”,他说,以前偶尔会有收废品的小贩来社区收,但价格很低,有的还玩秤,现在不出门就可以置换,太方便了。 长江快递经理夏宣科介绍,今年从全市社区、单位回收的旧报纸将达到1万吨,“物流不仅仅是送货,也可以进入资源回收这一循环经济领域,目前已经扩展到全市上百个社区。 夏宣科表示,收来的旧报纸再运到位于宜昌的一家造纸厂,再置换出新闻纸,这样就形成一个高效的循环,既为物流企业拓展了生存领域,也节省了成本。 - 2012-08
21
技术创新:轻工业“十二五”的重头戏
技术创新:轻工业“十二五”的重头戏2012-8-21 科技日报 在食品工业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却面临着食品装备依赖进口,自主核心技术缺乏的尴尬。在8月7日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科技大会上,江南大学校长陈坚坦承,目前我国食品装备存在着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国产装备能耗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标准化程度低、覆盖面小、标准类型不配套等三大问题。 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是 “十二五”轻工业面临巨大挑战的一个缩影。本次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在全面总结“十一五”轻工业科技成就时,也直指轻工业存在着关键和共性技术亟待突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产品安全保障研究工作薄弱、高端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科研管理体制亟待改进等六大软肋。 我国基本建立轻工业自主创新体系 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5个,占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13%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包含食品、造纸、家电、塑料、家具、皮革等45个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一五”时期轻工业产值、利润、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3.73%、25.39%、12.86%。2011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以占全国工业14%的资产创造了占全国工业19.1%的产值、17.3%的利润、23.8%的出口、24.8%的就业。 本次会议发布的《轻工业技术进步“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显示,我国轻工业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已经逐步建立起食品、日化、造纸、家电、电池、皮革、轻工机械等行业的产学研用创新团队并初步建成了轻工行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条件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轻工行业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家电等26个行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5个,占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13%。 步正发认为,轻工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步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我国轻工业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家电、造纸、皮革、电池、食品等24个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从2005年的103245件,增加到2010年的160152件。陈坚举例说,2010年食品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达7700余项,约占全国专利总数的2%,比2005年该领域的5900多项增加30%多。 行业高端材料、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 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塑料机械价格指数竞相差5倍以上 “但不能否认的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轻工业在创新、工艺、技术装备上还有较大差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表示。 圆珠笔用中性墨水,笔头用不锈钢,眼镜用树脂镜片,中高档绿色皮革……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工材料却主要依赖进口,并且衍生出了较严重的贸易技术壁垒问题。 步正发说,不少行业产品结构同质化较为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亟待突破。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装备国产化缺乏有效组织,部分行业关键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家电变频核心技术、食品安全预警关键技术、发酵行业绿色制造技术、高速造纸机及高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亟待突破。 “多数行业整体研发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步正发说,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总体规划的引导,新能源电池、表面活性剂、功能塑料、功能陶瓷等新材料和智能家电、生物技术、家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电物联网技术等新兴产业,以及很多行业的高端技术,依然被发达国家垄断。 与此同时,我国造纸、乳制品、饮料、食品包装、塑料加工等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也主要从国外引进。如,我国大型制浆造纸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乳品无菌灌装技术和装备一直被欧洲国家垄断;塑料加工机械高档设备仍需从德国、美国等进口。我国出口塑料机械和进口塑料机械的价格指数相差5倍以上。 产学研用亟待形成协同创新机制 占轻工企业99.5%以上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没有研发中心 轻工科研院所、学校下放地方后,缺乏对轻工科技整体宏观指导,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经营,相当一部分力量不搞科研,行业基础性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大幅度弱化,研究队伍逐渐分散、流失,相关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科技创新经费严重不足。这些问题,制约了轻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我国轻工企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步正发举例说:“占轻工企业99.5%以上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没有研发中心,缺乏对成熟技术和成果有效推广和组织指导。” “中国食品工业领域,尚未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协同创新机制。”陈坚认为,因此,应尽快整合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等优势资源,围绕行业的重大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建立从无序到有序、从独立到集成的创新模式,形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的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产生集聚效应,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最具创新的成果。 “轻工科研院所要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在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中,在轻工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钱桂敬说,同时,要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要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间联合攻关,发挥行业协同组织作用。针对轻工小企业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要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记者从本次会议获悉,“十二五”期间,轻工行业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建设。推动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企业提供检测、设计、信息、标准、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促进已有成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向中小企业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产品。以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转化相结合,全面提高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集聚,逐步把轻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引导轻工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布局与建设,加强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各具优势特色的强势格局。 依靠技术进步,支撑轻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型 “十二五”重点行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将超过1% 步正发透露,“十二五”期间,将组织突破一批行业发展急需共性、关键技术,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培育新兴产业;发挥科技在保障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创新服务平台;提高为科技工作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意见》也公布了轻工业技术进步“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如在自主创新方面,重点行业研究与实验开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以上;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减少10%,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用水,比“十一五”末分别降低20%和30%;在提高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方面,造纸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由30%提高到50%,食品加工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由30%提高到50%,塑料加工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由40%提高到60%,皮革加工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由45%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