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 首页
  • 委员会介绍
    • 简介
    • 组织机构
  •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会议及展览
    • 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
  • 刊物
    • 生活用纸
    • 中国生活用纸年鉴
  • 年度报告
    • 报告介绍
    • 年度盘点
  • 政策法规
    • 政策类
    • 标准类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图片链接
    • 文字链接
  • 科普专栏

行业动态

  • 企业追踪

  • 行业资讯

  • 市场营销

  • 发展论坛

  • 环球资讯

  • 企业人物

  • 创意空间

  • 产品抽检

  • 其他

  • 2010-12

    21

    传统手帕难觅踪影

    消费者追求方便销售商嫌没市场 传统手帕难觅踪影2010-12-20 江南晚报 手帕曾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如今却随着一次性纸巾的普及逐渐淡出市场。记者昨走访市区多家商场、超市、流行饰品店发现,当前锡城市场一“帕”难求,纸巾类产品却琳琅满目。 12月19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商场、超市,均未发现手帕的身影。大洋百货一女性饰品专柜,营业员说,整个商场都无手帕出售。在家乐福保利店,记者转了一圈同样难寻手帕的踪影。“现在谁还用手帕啊,不卖有好几年了。”纺织品区的促销员告诉记者,因为买的人太少,超市已很久不销售手帕了。 “有的,在收银台那边。”在南禅寺商城一家女性饰品店,营业员的回答让记者喜出望外。然而记者来到收银台却发现,两条脏兮兮的小手帕被随意地跟其他商品摆放在一起。“就剩这两条了,买的人不多,所以也没再进货。” 与手帕的难觅相比,一次性纸巾在市场上则随处可见。商场、超市的生活用纸货架上,各种品牌的纸巾让人目不暇接,有软硬盒抽纸、小包装纸手帕、湿巾等各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用手帕可以减少一次性纸巾的使用量,是低碳生活的体现。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目前锡城很少有市民使用手帕,多数市民认为纸巾携带方便、干净卫生。  正在家乐福保利店选购手帕纸的吕女士说,她的包里常备有一包手帕纸,吃饭、去卫生间时都能用到,手帕纸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手帕纸比较干净,最主要是方便,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放在包里也不占地方。”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名市民,多数市民表示自己使用纸巾而不用手帕。至于不用手帕的原因,部分市民表示,嫌手帕用完后清洗麻烦;还有市民认为手帕每天揣在口袋里,感觉不卫生,再加上现在各种类型的纸巾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手帕的功能,索性就用纸巾了。
  • 2010-12

    21

    200多人收集8万双筷子拼成树

    200多人收集8万双筷子拼成树 吁抵制一次性筷子2010-12-20 新京报 18日,4棵高约5米,由8万余双废弃的一次性筷子所拼接的大树,在世贸天阶亮相。筷子由200多名大学生从餐馆搜集,旨在唤起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呼吁公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耗时3周收集8万双筷子 19日中午,三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筷子树”下被冻得瑟瑟发抖,但只要有行人留意“筷子树”,他们就立马上前宣传。 三名志愿者介绍,收集这些筷子,200多名同学用了3周时间,每个人都成了学校附近中小餐馆的“常客”。 志愿者小王说,使用一次性筷子最多的是大排档、烧烤摊和早餐店。他们在每家店放一个箱子,劝说老板和服务员将废弃的筷子放入,每晚再挨家取回来。 希望人们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活动主办方介绍,我国森林资源原本匮乏,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的人向一次性筷子说“不”,也不要购买来自非法和破坏性采伐的木制品,节约用纸,并尽量选择再生纸。 “筷子树”的设计师徐银海表示,这次将用完的一次性筷子回收,以树的形态让筷子“重生”,还原它们本来的状态,是希望通过这片“筷子森林”让大家意识到,每年有大片的森林因为人们不合理的用餐习惯而消失。
  • 2010-12

    20

    永丰余规划在扬州建生物制浆厂

    永丰余规划在扬州建生物制浆厂2010-12-20 纸业新闻 继2010年上半年曾通过集团子公司元太科技加大投资,永丰余转投资位于扬州的川奇光电,以扩大电子纸相关产业规模,近期搭上中国推动绿色低碳经济为重心的“十二五”规划启动列车,决定进一步斥资在扬州成立永丰余(扬州)农业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且拟新建生物制浆厂,将近年研发成功的生物制浆技术投入实际生产,预计2011年中期可完成建厂并投产,由此也展现永丰余集团全方位经营与发展的强烈愿景。永丰余近年除了在台湾固守本业外,更积极于多元化发展,尤其在省外不断开拓业务,扩展集团规模,其子公司元太科技已于2009年挥别亏损阴霾,利润大增,成为集团运营的大赢家。元太科技为巩固在电子纸面板市场的领导地位,除先后并购韩国Hydis公司与美国E Ink公司,成为全球电子纸面板产业龙头企业,又在2010年4月中旬,与江苏扬州开发区完成签约合作,并配合扬州市政府5年电子书推动计划,决定自2010年起5年内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斥资5亿美元,扩大设在当地的子公司川奇光电的产能,进一步发展电子纸相关产业,展现元太科技将持续独霸电子纸市场的雄心。最近永丰余再度搭上中国政府将开展的“十二五”产业政策规划列车,配合其推动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决定将独家研发成功的生物制浆技术进入实际生产阶段,即斥资在现有的据点扬州市建厂投产,该计划已获得扬州市政府的批准。据悉,不遗余力地致力环保的永丰余多年来积极进行生物制浆的研发工作,希望藉以减少使用木材原料制浆,大幅降低对森林的依赖,维护森林与环境的生态平衡。集团研究中心利用公司资源在两岸进行实地试验,目前这项研发工作已有重大突破,取得具体的成果,而2010年刚获聘为扬州市经济顾问的集团总裁何寿川乃藉日前与扬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会面之际展示了这项成果,扬州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并承诺与永丰余合作将此研发技术落根于大陆发展。据了解,永丰余的此项生物制浆技术,克服传统化学制浆的缺点,将农作物废弃秸杆作为主要原料,利用生物酵素加速农作物禾秆纤维分离,经生物处理过的秸秆纤维可单独分离出来用以生产浆料,且可减少制浆过程化学药品添加,降低生产成本,再制成纸张,其剩余物则可制成有机肥或作沼气发电等副产品,亦即将农业资源再利用,这样不仅利用天然资源,也兼具碳权效益。因1吨秸秆制浆可减少0.9吨CO2的排放。为应用发展此项生物制浆技术,永丰余董事会已于近期通过提案决定斥资800万美元,在扬州先成立永丰余(扬州)农业资源再生利用公司,并开始规划建厂,如果顺利,预计2011年中期可完成建厂并投产,初期产能较少,将供应旗下扬州工业用纸厂取代废纸原料作为生产原料,相对也减少扬州纸厂外购废纸原料成本。未来不排除进行第二阶段扩产计划,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当地同业应用此项技术,为共同减少木材制浆用量、降低森林破坏而共同努力。据悉,估计扬州市年产秸秆约285.46万吨,江苏省年产秸秆约4,000万吨,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但扬州农作物秸秆的年综合利用量107.31万吨,利用率仅37.6%,其余198.15万吨被当成废弃物焚烧,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因此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资源利用的环保政策。此项投资正好符合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大力扶持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等政策,未来扬州生物制浆厂的经营备受期待。而此计划的实施,也是很好地贯彻永丰余执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过程优化与开源节流三大目标。据大陆方面的信息,包括稻、麦草类等非木材纤维曾经是中国造纸的主要原料。在1980年,中国非木纤维占总量的60.2%,2009年中国造纸业耗用非木材纤维浆1,175万吨,占总量的15%,从1980年至今,非木材纤维浆的比重下降了45%。由于麦草等非木纤维制浆污染相对较高,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淘汰非木材纤维制浆产能。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及近期工作安排,造纸行业要在2010年第3季前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设备以及1.7万吨以下化学浆生产线,还有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也将淘汰出局。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淘汰落后小造纸厂产能近1,000万吨。这些举措,有力地缓解了中国的环保压力,促进了中国造纸产业结构的升级。事实上,为落实政府政策,中国大陆目前将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浆、纸、肥”一体化的产业链,也成为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循环经济模式下新的发展态势。中国是农业大国,有丰富的草类资源,特别是稻、麦草和棉秆等都是很宝贵的再生资源。这些农业剩余物,价廉、量多,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多吨,其中可收集数量约4.5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仅40%。农作物秸秆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剩余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宝贵资源。因此,利用“草类原料清洁制浆新技术”将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絮凝物转化生产出绿色有机肥,对农业也有很大好处。因此永丰余投资大陆生物制浆业,应是一个成熟的时机,机不可失。据悉,目前大陆业界也多与政府、研究机构合作,从事研究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并进行清洁生产,已有相当成果展现。此外,永丰余于2009年投入19.03亿元台币在台湾久堂厂兴建的汽电联产系统设备已于第4季度正式运转,有助于节省能源成本。据悉,该设备最大发电量可达43.5万kWh,按目前油价计算,每年可节省约4亿元台币以上能源成本。近期,永丰余不仅在生物制浆技术方面有成果,另在生技投资事业方面也有相当进展,集团另一关系企业太景生技,成立于2001年,于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有效治疗人体末端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新药“奈诺沙星”,且已与国际知名药厂签署欧美地区开发及销售授权协议,2011年将在欧美地区进行第三期人体临床试验,创下近年来台湾新药成功授权案例,而预计2011年则将在亚洲地区进行该项新药的授权。这表明永丰余在生技事业开花结果,更上一层楼,展现集团整体运营业绩。永丰余分别自2005年及2007年将工业用纸纸器事业部及消费品事业部成立为独立子公司,各部门运作绩效良好。永丰余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为133.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的110.52亿元台币增长20.7%。若将永丰余工业用纸公司及永丰余消费品实业公司合并统计,2010年1~9月台湾地区累计销售收入为231.2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93.2亿元台币增长21%,上年同期毛利7.3亿元台币,2010年前3季度累计税前净利为9.2亿元台币,税后净利为8亿元台币;2010年累计前3季度每股税前盈利为0.56元台币,税后盈利为0.49元台币。永丰余对2010年整体表现具有相当的信心。外界估计2010年永丰余整体销售额有望达350亿元台币。台湾省工业用纸大厂正隆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170.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34.4亿元台币增长26.88%,毛利24.5亿元台币,税后净利11.4亿元台币,EPS(每股盈利) 1.10元台币。华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51.99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的33.93亿元台币增长53.25%。毛利10.49亿元台币,净利8.3亿元台币,EPS 1.39元台币,创近10多年来的最佳表现。荣成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46.5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30.69亿元台币增长51.66%。毛利9.4亿元台币,净利4.54亿元台币,EPS 0.67元台币。包括大陆销售额累计150.82亿元台币,毛利20.22亿元台币。台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37.8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30.66亿元台币增长23.36%,毛利7.3亿元台币,净利7.2亿元台币,EPS 2.10元台币,成为纸业上市公司中EPS最高的公司。若加上海外销售额,可达48.4亿元台币,毛利9.7亿元台币。士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15.7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1.65亿元台币增长34.48%,毛利1.2亿元台币,但税后净损失9100万元台币,EPS -0.35元台币。宝隆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2.37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6亿元台币下降60.53%,这是截至第3季度唯一销售额仍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上市纸业公司。毛利2.99千万元台币,净利1.79千万元台币,EPS0.12元台币。
  • 2010-12

    20

    1斤旧报纸可换1斤大白菜

    价格上涨快一斤七毛五 1斤旧报纸可换1斤大白菜2010-12-20 水母网 “旧报纸能卖上七毛五一斤?”近日,市民孙阿姨到红利市场买菜,顺路到附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一问才知道,旧报纸涨价了。 10斤报纸换两棵白 菜 一斤旧报纸0.75元,大白菜每斤0.7至1元。孙阿姨说,照这个价格,一斤旧报纸换一斤大白菜不成问题。她赶紧回家收拾旧报纸。“我上午卖了一摞十斤左右的报纸,接着就去市场买2棵大白菜。”孙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规模较大的回收站收购废旧报纸价格较高,附近的流动回收者也上调了市场价格,普遍在每斤6毛钱左右。在西山加油站附近的一个体废品回收摊位,旧报纸一斤0.55元,如果量多的话还可以再加钱。在市区红利市场,一位流动回收者说旧报纸0.6元一斤。 尽管各废品回收站和个体流动回收者的报价不尽相同,但是废旧报纸价格上涨的趋势是相同的。 与造纸原材料涨价有关 不仅旧报纸价格上涨,废纸盒的价格也有所上升。据不少废品回收者介绍,目前冰箱、彩电等大宗电器产品的外包装箱之类的废旧纸盒价格相对较高。大纸盒从每斤4毛钱左右升至每斤6毛钱。 原生材料价格上涨,可回收利用废品也水涨船高。据市区一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经理介绍,相对而言,造纸企业更愿使用可回收废纸来降低成本。位于芝罘区北皂的一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负责人曲经理表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旧报纸上升的行情。“废品回收价格上涨也和物价上涨有关。”曲经理说,造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小造纸厂在原料中加大了废旧纸品的比例,市场供求产生变化,废旧报纸的收购价格跟着上涨。
  • 2010-12

    20

    挂牌督办企业竟继续排污

    挂牌督办企业竟继续排污2010-12-20 安徽日报  一堆堆造纸废渣露天堆放;废水收集池四壁及池底没有防渗措施;厂区外的水塘因企业废水直排已变成青褐色……近日,记者在潜山县采访时发现,赵冲造纸厂未办任何环评手续,且被省环保部门挂牌督办两年来,依然违法生产、废水直排,严重污染了附近的环境。 赵冲造纸厂是一家利用废旧回收纸生产黄表纸、鞭炮纸等产品的纸制品加工企业,现年产再生纸2.7万吨,年产值近5000万元。多年来,因废水直排和超标排放粉尘,该厂遭到附近村民多次投诉。2007年,潜山县环保部门责令其停产整治;2008年,该企业因擅自恢复生产被列为省级挂牌督办企业。然而,在去年省环保厅的两次检查中,该企业依然违法生产。今年2月初和11月底,应环保部要求,省环保厅再次对该企业进行暗访,发现企业仍在直排废水。11月底,厂区排口废水取样监测COD (化学需氧量)为694mg/L,厂区外水塘COD为366mg/L,均属严重超标。 12月15日,记者来到赵冲造纸厂,发现该厂刚刚被潜山县政府强制断电,厂区仍露天堆放着大量造纸废渣、固体废弃物以及回收的废旧纸张。“企业何时停止生产的?”记者问。“我们这几年根本没生产过!”造纸厂一位股东说。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废水直排口拥堵着大量的白色垃圾,偷排的沟渠仍留存部分黑色废水,说明企业停产时间不长。 一个被挂牌督办、责令停产整治的企业,为何仍在违法生产?“他们被检查时不生产,检查人员一走又偷偷干!”潜山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今年2月初的暗访后,省环保厅曾要求县政府责令企业立即停产,采取断水断电措施,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然而,直到12月1日,省环保厅才收到县政府对造纸厂实施断电的报告。 知情人士透露,赵冲造纸厂为村办企业,有几十位村民入股,所以企业虽然严重环境违法,但当地政府迟迟“动不了它”,而环保部门只有监督权,没有执行权。省环境监察局监察室负责人表示,无论何种情况,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都要坚决打击,群众的生存权都要坚决维护。 “政府是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基层环保最终还在于地方政府推动。”
  • 2010-12

    20

    产量即将破亿吨 造纸业落后产能淘汰依然遇阻

    产量即将破亿吨 造纸业落后产能淘汰依然遇阻2010-12-20 第一财经日报 一面是政府迫切想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实现产业升级。一面是产业过于分散,地方保护等原因致使落后产能难以淘汰。短期内,纸产量全球第一的中国造纸业所面临的困境尚难化解。 产能淘汰指标一升再升 近日,在一次造纸行业研讨会上,中国造纸学会常务理事刘福玉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产量即将破亿吨、全球产量第一的中国造纸业依旧面临大量产能落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仍将面临较大难题。 2010年5月,国务院一份关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提出,今年淘汰纸业落后产能53万吨。7月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432万吨,较5月目标提高了7倍多。近期,工信部公布的各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指标中,造纸行业淘汰465万吨产能,较7月公布目标再增33万吨。 中央政府对落后产能淘汰目标的一再提升,反映出了中央政府层面淘汰落后产能的迫切心情。刘福玉表示:“这里面难度较大,首先地方政府出于GDP指标、税收等原因不愿将一些盈利状况较好的产能落后企业淘汰。其次,我国造纸企业基本以民营为主,且产业过于分散,地方政府干涉较难。”据造纸协会统计,我国3600家中小造纸企业所有产能不及前100家造纸企业的总产量。产业分散严重。 同时,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依旧迫使政府一再提升落后产能淘汰目标。环龙上海金熊造纸网毯公司总经理杨金魁称:“在中高端领域,我国造纸技术落后于欧美。高端设备大量依赖进口。”刘福玉也指出,我国造纸行业在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等方面依旧落后于国外。例如在造纸设备上,幅宽8米以上、车速2000米/分的设备全部来自于国外。而我国现实情况是,大量幅宽1米的机器在很多小企业内继续生产。大量中小造纸企业使用落后的技术装备,不仅在产能上落后,对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据统计,我国3700家造纸企业中,后3600家中小企业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占了所有排放量的90%,对环境污染严重。 落实难度较大 “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心情可以理解,工信部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是政府意愿,要落实下来难度还是较大。”刘福玉表示,“对于造纸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更多的还是要依赖市场的自我淘汰。”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胡楠称:“目前而言,我们了解的落后产能可能只是很少一部分,在造纸行业,未来十年内,我国至少要淘汰1/3的产能。淘汰这些产能不能依赖政府行政命令的下达,要在如何均衡发展,实现地方利益与整个产业进步之间协调。目前来看,依旧只能依赖市场自我淘汰。” 刘福玉称,由于造纸生产线流程建设周期较长,一些落后的产能可能是几年前批准的。或者一些企业盲目上马项目,等到项目建成,该项目所在领域却已产能过剩,如新闻纸、白板纸、铜版纸在我国都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项目建成后,地方政府很难将这些过剩的或者落后的产能用行政力量关停。一些企业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浙江景兴纸业(00206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戈向华表示:“考虑到GDP、税收因素,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很难取舍。” 虽然是造纸产量第一大国,但我们还不是造纸强国。刘福玉强调,我国造纸行业面临四大难题,地域性集中度过高造成资源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造纸机械落后困扰产品水平,环境污染较大有碍可持续发展。这些难题仍然困扰着我国造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迅速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快速发展的难题依旧待解。
  • 2010-12

    20

    上海金熊“外嫁”四川环龙

    上海金熊“外嫁”四川环龙2010-12-20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又一起国有资产市场化重组传出消息,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纺控”)与环龙旗下子公司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下称“四川环龙”)近日正式进行了关于上海金熊造纸网毯有限公司股权暨管理权移交。 据记者了解,此前上海纺控占股上海金熊98.27%(其中,上海纺控旗下成员单位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占32.31%股权),上海金熊管理层占股1.73%。并购后,上海金熊现有股权100%归四川环龙所有。上海金熊保留原有品牌及所有团队,组织架构不变。   环龙集团董事长沈根莲告诉记者,造纸毛毯是造纸工业中用于纸张成形和输送的织物毯,为纺织品过滤材料,是整个造纸产业链中细分的一个领域。长期以来,国内造纸毛毯行业存在分散化、规模小、产能低、技术薄弱的局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国外造纸毛毯集中度高,且技术研发精细,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国内同行与其有着明显地差距。 虽然四川环龙目前在产品线布局上横跨中高低端,但如何在高端产品方面进一步发力,提升研发能力,拉近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是沈根莲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造纸毛毯在造纸过程中的耗材并不大,一吨纸大约消耗造纸毛毯率为1%,但对技术要求特别高。” 上海金熊在高端产品方面的布局正是沈根莲最为看重的。“并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造纸毛毯行业,特别是扩充高端市场份额,增强研发能力。”她直言。 然而,从国资身份向民营企业转变并非一蹶而就。虽然上海金熊是国内造纸毛毯行业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但由于企业战略不明确而缺乏持续投入,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后劲不足,与市场的结合度不高,导致产能一直跟不上。 并购后,四川环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上海金熊实际情况,为其列出2011年预算规划以及未来3~5年战略目标,同时,重新制定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让上海金熊总经理杨金魁感到意外的是,在没有增加工作时间、未变动生产设备的情况下,上海金熊一个月后的产能比前一个月提升近2.5倍,达到了企业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而原来其一年的产销量才只有四川环龙的五分之一。 在沈根莲的规划中,上海金熊在2012年底将达到高端产品年450吨左右的产能,收入1.4亿元,税后净利润约为3500万元。“造纸毛毯走高端产品路线是必然的趋势。” 与此同时,并购后环龙织物对现有产品系列进行了重新划分。高端产品主打Gobear品牌(原上海金熊品牌),中低端产品则保留Vanov(四川环龙品牌),同时对环龙旗下三个生产基地上海、石家庄、成都分别按照生产高、中端产品进行定位。 沈根莲估算,双方合并后在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她也坦言,虽然造纸毛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可以达到50%~60%,但占比并不大,只占据整个造纸成本的1%~1.5%。 目前,四川环龙已打算将触角伸向其他行业。
4576条 上一页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电话:010-64778188       Email:cidpex@cnppri.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0661号-4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24572
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