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余规划在扬州建生物制浆厂
2010-12-20 纸业新闻
 
  继2010年上半年曾通过集团子公司元太科技加大投资,永丰余转投资位于扬州的川奇光电,以扩大电子纸相关产业规模,近期搭上中国推动绿色低碳经济为重心的“十二五”规划启动列车,决定进一步斥资在扬州成立永丰余(扬州)农业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且拟新建生物制浆厂,将近年研发成功的生物制浆技术投入实际生产,预计2011年中期可完成建厂并投产,由此也展现永丰余集团全方位经营与发展的强烈愿景。
  永丰余近年除了在台湾固守本业外,更积极于多元化发展,尤其在省外不断开拓业务,扩展集团规模,其子公司元太科技已于2009年挥别亏损阴霾,利润大增,成为集团运营的大赢家。元太科技为巩固在电子纸面板市场的领导地位,除先后并购韩国Hydis公司与美国E Ink公司,成为全球电子纸面板产业龙头企业,又在2010年4月中旬,与江苏扬州开发区完成签约合作,并配合扬州市政府5年电子书推动计划,决定自2010年起5年内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斥资5亿美元,扩大设在当地的子公司川奇光电的产能,进一步发展电子纸相关产业,展现元太科技将持续独霸电子纸市场的雄心。
  最近永丰余再度搭上中国政府将开展的“十二五”产业政策规划列车,配合其推动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决定将独家研发成功的生物制浆技术进入实际生产阶段,即斥资在现有的据点扬州市建厂投产,该计划已获得扬州市政府的批准。
  据悉,不遗余力地致力环保的永丰余多年来积极进行生物制浆的研发工作,希望藉以减少使用木材原料制浆,大幅降低对森林的依赖,维护森林与环境的生态平衡。集团研究中心利用公司资源在两岸进行实地试验,目前这项研发工作已有重大突破,取得具体的成果,而2010年刚获聘为扬州市经济顾问的集团总裁何寿川乃藉日前与扬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会面之际展示了这项成果,扬州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并承诺与永丰余合作将此研发技术落根于大陆发展。
  据了解,永丰余的此项生物制浆技术,克服传统化学制浆的缺点,将农作物废弃秸杆作为主要原料,利用生物酵素加速农作物禾秆纤维分离,经生物处理过的秸秆纤维可单独分离出来用以生产浆料,且可减少制浆过程化学药品添加,降低生产成本,再制成纸张,其剩余物则可制成有机肥或作沼气发电等副产品,亦即将农业资源再利用,这样不仅利用天然资源,也兼具碳权效益。因1吨秸秆制浆可减少0.9吨CO2的排放。
  为应用发展此项生物制浆技术,永丰余董事会已于近期通过提案决定斥资800万美元,在扬州先成立永丰余(扬州)农业资源再生利用公司,并开始规划建厂,如果顺利,预计2011年中期可完成建厂并投产,初期产能较少,将供应旗下扬州工业用纸厂取代废纸原料作为生产原料,相对也减少扬州纸厂外购废纸原料成本。未来不排除进行第二阶段扩产计划,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当地同业应用此项技术,为共同减少木材制浆用量、降低森林破坏而共同努力。
  据悉,估计扬州市年产秸秆约285.46万吨,江苏省年产秸秆约4,000万吨,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但扬州农作物秸秆的年综合利用量107.31万吨,利用率仅37.6%,其余198.15万吨被当成废弃物焚烧,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因此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资源利用的环保政策。此项投资正好符合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大力扶持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等政策,未来扬州生物制浆厂的经营备受期待。而此计划的实施,也是很好地贯彻永丰余执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过程优化与开源节流三大目标。
  据大陆方面的信息,包括稻、麦草类等非木材纤维曾经是中国造纸的主要原料。在1980年,中国非木纤维占总量的60.2%,2009年中国造纸业耗用非木材纤维浆1,175万吨,占总量的15%,从1980年至今,非木材纤维浆的比重下降了45%。
  由于麦草等非木纤维制浆污染相对较高,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淘汰非木材纤维制浆产能。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及近期工作安排,造纸行业要在2010年第3季前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设备以及1.7万吨以下化学浆生产线,还有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也将淘汰出局。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淘汰落后小造纸厂产能近1,000万吨。这些举措,有力地缓解了中国的环保压力,促进了中国造纸产业结构的升级。
  事实上,为落实政府政策,中国大陆目前将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浆、纸、肥”一体化的产业链,也成为资源化利用的一种循环经济模式下新的发展态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有丰富的草类资源,特别是稻、麦草和棉秆等都是很宝贵的再生资源。这些农业剩余物,价廉、量多,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多吨,其中可收集数量约4.5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仅40%。农作物秸秆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剩余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宝贵资源。因此,利用“草类原料清洁制浆新技术”将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絮凝物转化生产出绿色有机肥,对农业也有很大好处。因此永丰余投资大陆生物制浆业,应是一个成熟的时机,机不可失。据悉,目前大陆业界也多与政府、研究机构合作,从事研究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并进行清洁生产,已有相当成果展现。
  此外,永丰余于2009年投入19.03亿元台币在台湾久堂厂兴建的汽电联产系统设备已于第4季度正式运转,有助于节省能源成本。据悉,该设备最大发电量可达43.5万kW•h,按目前油价计算,每年可节省约4亿元台币以上能源成本。
  近期,永丰余不仅在生物制浆技术方面有成果,另在生技投资事业方面也有相当进展,集团另一关系企业太景生技,成立于2001年,于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有效治疗人体末端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新药“奈诺沙星”,且已与国际知名药厂签署欧美地区开发及销售授权协议,2011年将在欧美地区进行第三期人体临床试验,创下近年来台湾新药成功授权案例,而预计2011年则将在亚洲地区进行该项新药的授权。这表明永丰余在生技事业开花结果,更上一层楼,展现集团整体运营业绩。永丰余分别自2005年及2007年将工业用纸纸器事业部及消费品事业部成立为独立子公司,各部门运作绩效良好。永丰余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为133.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的110.52亿元台币增长20.7%。若将永丰余工业用纸公司及永丰余消费品实业公司合并统计,2010年1~9月台湾地区累计销售收入为231.2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93.2亿元台币增长21%,上年同期毛利7.3亿元台币,2010年前3季度累计税前净利为9.2亿元台币,税后净利为8亿元台币;2010年累计前3季度每股税前盈利为0.56元台币,税后盈利为0.49元台币。永丰余对2010年整体表现具有相当的信心。外界估计2010年永丰余整体销售额有望达350亿元台币。
  台湾省工业用纸大厂正隆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170.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34.4亿元台币增长26.88%,毛利24.5亿元台币,税后净利11.4亿元台币,EPS(每股盈利) 1.10元台币。
华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51.99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的33.93亿元台币增长53.25%。毛利10.49亿元台币,净利8.3亿元台币,EPS 1.39元台币,创近10多年来的最佳表现。
  荣成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46.54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30.69亿元台币增长51.66%。毛利9.4亿元台币,净利4.54亿元台币,EPS 0.67元台币。包括大陆销售额累计150.82亿元台币,毛利20.22亿元台币。
  台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37.8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30.66亿元台币增长23.36%,毛利7.3亿元台币,净利7.2亿元台币,EPS 2.10元台币,成为纸业上市公司中EPS最高的公司。若加上海外销售额,可达48.4亿元台币,毛利9.7亿元台币。
  士纸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15.7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11.65亿元台币增长34.48%,毛利1.2亿元台币,但税后净损失9100万元台币,EPS -0.35元台币。
  宝隆2010年前3季度销售额2.37亿元台币,比上年同期6亿元台币下降60.53%,这是截至第3季度唯一销售额仍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上市纸业公司。毛利2.99千万元台币,净利1.79千万元台币,EPS0.12元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