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
27
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银川挂牌
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银川挂牌2011-1-27 中国纸业网 为盘活优质资产,发挥现有资源的效能,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旗下造纸业上下游产业进行了有效整合,重组后的新公司——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冶纸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1月21日上午11点在银川市虹桥酒店正式挂牌成立。中冶纸业集团总经理徐向春和中卫市委王永斌常委、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岩峰共同为“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揭牌。 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为逐步理顺中冶纸业集团内部产权关系,健全集团化经营管理体制,规范经营运作管理,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稳步提升经营效益,确保纸业板块业务规范有序、高效运作经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副总经理、中冶纸业集团总经理徐向春在挂牌仪式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政府中冶纸业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中央企业在地方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在今后,宁夏区各级政府继续给予支持,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大发展。 挂牌仪式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中冶纸业中卫企业党工委书记闫学廷主持挂牌仪式,中冶纸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强宣读了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人事任命文件。中卫市委常委王永斌代表中卫市委、市政府致辞时指出,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是中卫市工业系统调整结构求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卫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件喜事。实业公司旗下的建筑、商贸、旅游、印刷、物流运输等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但实现了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与结构调整,发挥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开创了中卫市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希望实业公司抢抓机遇、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规范运作、创造佳绩,为中卫市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并表示,中卫市党委、政府将一如继往地给予实业公司大力支持和帮助,促进公司业务大发展。 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岩峰代表实业公司领导班子做了表态发言。他表示,决不辜负中冶纸业集团公司的重托,团结班子成员,全力以赴,争取在1-2年内将实业公司打造成中冶纸业集团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冶宁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工程业务承揽、建筑安装、机械设备制造、矿产资源开发、印刷包装、物资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旗下四个子公司中冶美利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冶美利纸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冶美利物流有限公司、中冶美利科技印刷有限公司分别已有五至二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三期技改、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等工程的建设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直属部门领导、中卫市委、市政府及直属部门领导等,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中国银行宁夏分行、宁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新消息报及中卫电视台、中卫日报等媒体,纸业集团总部各部室及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庆典仪式。 - 2011-01
27
低碳环保的柔印成印刷业发展趋势
低碳环保的柔印成印刷业发展趋势2011-1-27 中国中部印刷网 柔版印刷,由于采用了较为环保的水性油墨,通常被业界誉为最环保的印刷方式。在倡导低碳环保、包装安全的今天,柔版印刷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领域。据国际权威机构和业内知名专家预测,全球柔性版印刷设备在印刷行业的占有率增长速度排名第二,仅次于数字喷墨印刷,在纸盒、标签和软包装印刷方面增长最快。 2011年柔版印刷将有什么发展趋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理事长龚仁俦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柔版印刷设备和材料的技术研发将更趋节能环保,对书刊用柔版印刷机和连机折页机的研发也将更进一步,柔版印刷人才的培养渠道也将扩宽。 技术研发更趋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快速高效是柔版印刷设备、材料和工艺的研发趋势。 在设备研发方面,宽幅卫星式高速柔性版印刷机成为研发重点,这种设备采用环保水性油墨,符合环保趋势和食品药品包装卫生安全要求。龚仁俦说,航天华阳印刷包装设备有限公司2007年12月自主研制生产出我国首台宽幅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另有中山市松德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同类设备用于纸箱预印及薄膜印刷。目前,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推进宽幅卫星式高速柔性版软包装印刷机产业化项目。 在油墨研发方面,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展水性油墨及其核心树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在推进年新增1万吨食品包装用环保油墨产业化项目,这两种油墨都适用于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 在版材研发方面,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正在推行绿色环保型柔印版材产业化,拟建设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柔性版示范生产线。 在用纸方面,低克重、轻量化、高强度是发展趋势;在工艺上,印制瓦楞纸箱正在出现胶印转柔印的变化。武汉华艺柔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推广瓦楞纸箱预印的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吴红一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过去都用胶印方式印刷彩箱面纸,用的纸张克重为250克~300克;现在很多纸箱用柔印的方式印刷,所用纸张的克重为175克~200克,同时抗压强度比胶印提高了30%。吴红一分析,纸张克重降低,用的原纸和产生的废纸都少了,这样就节约了很多资源,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应用领域将扩至出版物 在国内,柔版印刷主要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在国外,柔版印刷除了应用于包装印刷,还应用于报纸印刷。但是,这种被誉为最环保的印刷方式在书刊印刷领域的应用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去年,上海试用水性油墨和柔印工艺印制了一种小学教材,使得柔印出版物实现了零的突破。经检测,柔印教材的各个指标体系都要比用大豆油墨和胶印工艺印制的教材更为环保。 “今年我们争取研发出柔印书刊印刷机和折页机,上海还将继续在秋季教材上进行柔印试验。”龚仁俦表示。他说,虽然柔印书刊十分环保,但要推广书刊柔印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柔印机印刷速度慢、制版成本较高、连机折页设备技术空缺。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0年12月,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召开了“水墨柔版印刷连机折页样机”研讨会,共有30多家柔性版印刷厂、国内外柔印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代表与会,几家设备制造商都表达了研发意向。龚仁俦说,上海电气和北人两家有研发优势:上海电气旗下有生产报纸印刷机的高斯公司、生产柔印机的紫光公司,北人旗下有生产柔印机的北人富士,北人又生产胶印机,这两家公司都可在内部协调研发书刊的柔印机。意高发、东航、欧格等柔印机制造商也有研发意向。 另外,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今年还将联合协会和印刷厂继续秋季教材柔印试验,计划在五六个品种上进行。龚仁俦说,由于上海中小学教材的印数较少,柔印成本偏高,如在人口大省大批量柔印教材可降低成本,因此中国印刷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也会和会员单位联系,请他们和当地的印厂联系柔印教材事宜。 人才培养依靠两个渠道 人才短缺是整个印刷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柔版印刷这个分领域也不例外。 院校是培养柔印人才的主要渠道。龚仁俦表示,我国目前有一所专门培养柔印人才的学校——西安黑牛柔印技工学校,这所具有10年历史的学校已培养了一批柔版专业人才。另外,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等高校也培养柔印方面的人才,前两所学校还配有窄幅机组柔印机。 但是,龚仁俦表示:“由于柔版印刷只是特殊印刷的一种,在大多数学校,柔印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专业,更没有单独的课程,通常只有两三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在教科书中只有一两个章节。”不过这种情况今年或将改变,龚仁俦透露,上海新闻出版学校今年新设了柔性版专业,这应该是中等职业学校中第一个设立柔性版专业的学校。 除了通过院校培养柔印人才外,通过技能竞赛的方式也能快速培养人才。2009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举办过一次柔印技能竞赛,评出4名柔印技师。今年下半年,该分会还将举办柔印技能竞赛。 这次竞赛,主办方拟采取上机操作和使用Sinapse印刷模拟软件相结合的办法。龚仁俦表示,之所以计划用印刷模拟软件,是因为许多院校缺少技术先进的柔版印刷设备供学生实习,即便有设备,上机实习费用也很高,学校缺乏足够的培训资金购买耗材。 龚仁俦认为,使用模拟软件不仅节省版材成本,也能规范柔印工艺,因为柔版印刷模拟软件是按美国柔性版印刷协会要求制作的,都是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规范性操作内容。不过购买软件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赞助商。 - 2011-01
27
国内阔叶浆市场价格呈下调趋势
国内阔叶浆市场价格呈下调趋势2011-1-27 证券之星 工业生产上升势头继续。1-11月份,国内纸及纸板累计生产量9114万吨,同比增长12.3%,11月单月产量906万吨,同比涨幅8.8%,环比增加4.1%,上升势头继续。分纸种来看,除新闻纸略有下降外,各纸种产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除卫生用纸原纸大幅提升外,主要纸种生产环比情况比较稳定。 国内纸浆月产量同环比均出现了下滑。在纸浆低库存的状态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国内纸浆生产情况出现下滑。11月份当月纸浆产量177万吨,同比减少6.3%,环比下降6.6%。11月份单月进口纸浆111万吨,同环比均实现了大幅提升,同比增幅15.6%,环比提升了32.1%,弥补了国内纸浆生产的减少。 国内阔叶浆市场价格呈下调趋势。10年8月份亚太森博100万吨桉木、相思木阔叶木浆投产,使得近期国内阔叶浆价格一路下调。截至11月16日,中国市场上进口的阔叶浆报价在744美元/吨,较2010年初高13.1%,较最高点下降了12.2%。供给端的增加使浆价呈下滑趋势,但随着市场对新增产能的逐步消化,下调速度可得到缓解。 废纸价格在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下高位小幅波动,整体趋势向上。 截至2011年1月14日,8号废纸(旧报纸)到岸价格回升至241美元/吨,较2010年的低点上涨了24.9%;美废11#(旧箱板纸)报价264美元/吨,较2010年的低点上涨了27.2%。我们判断2011年废纸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小幅波动为主。 目前各纸种价格表现的比较稳定。分纸种来看,目前国内多数纸种都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但由于淘汰落后产能、产能释放及各纸种所处的景气阶段不同,各纸种所面临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景气度较好的有白卡纸、箱板纸,文化纸的产销状况平稳,而新闻纸继续低迷,铜版纸受到产能大量释放的影响,压力较大。预计短期纸张市场仍将以稳定为主,尤其是春节期间,生产和消费都将趋于平淡。 浆市低迷尽管在成本上对造纸公司有利,但同时也制约着纸价的提升。从而在现有的原材料库存下,纸厂的盈利水平仍然得不到提高。我们判断11年行业整体应表现平稳,应无大的突发性事件的影响,纸业板块走势应与大盘走势相当,维持中性评级。 - 2011-01
27
广东:纸箱厂大火电焊火花引发
广东:纸箱厂大火电焊火花引发2011-1-27 南方日报 1月23日15时57分,位于广东廉江市九洲江经济开发区合江桥头的骏隆包装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800平方米,烧毁部分厂房及纸张一批。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元。 据了解,火灾为仓库门口电焊工电焊所致,电焊火花被风吹进仓库引燃了仓库内约4米高的原纸,起初用灭火器扑火,由于风助火势,一发不可收拾。 获悉这一情况后,廉江市委书记、市长何鑫当晚赴现场指挥,组织有关部门疏散工厂员工,协调市外消防部门增援,由于扑救及时,这次火灾无人员伤亡。 该市于24日上午在骏隆包装有限公司召开火灾事故现场会,全市各镇(街)和有关企业一把手500多人参加,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11-01
26
斯道拉恩索领跑全球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
斯道拉恩索领跑全球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2011-1-26 斯道拉恩索 “人们都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特别是作为包装行业主要材料来源的石油,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价格也在逐渐的攀升。那么对于包装行业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呢?”这是斯道拉恩索包装产业资深顾问Ohto Nuottamo向参加2011年中国国际可持续包装峰会的代表所提出的问题。 2011年中国国际可持续包装峰会于2011年1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知名包装、化工、食品、日化等行业的业界代表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及政府相关机构的领导共聚一堂,共同讨论中国包装行业的现状和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Ohto Nuottamo表示,作为一家1288年创立,已经运营了超过700年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斯道拉恩索认为包装市场在未来40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包装产品需要更安全、更可靠、对环境友好,同时生产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这些挑战要求包装企业进行大踏步的创新,减少对石油合成材料的依赖,最终实现包装材料的完全可再生性。” 对于上述问题,Ohto Nuottamo给出了斯道拉恩索的回答:“利用树木。树木的能量来自太阳,取之不竭。通过科学的林木种植,严格的森林认证体系和来源管理,以及不断创新的木纤维包装技术,树木能够大大推动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排放有所裨益。”Ohto Nuottamo介绍了斯道拉恩索在中国广西、老挝以及巴西La Bahia 进行的植树造林和雨林恢复项目。“植树育林能够促进碳吸收、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物材料,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而作为一家在林纸和包装行业的一体化集团,在林纸领域的雄厚技术实力使斯道拉恩索在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别具一格的超前理念和实力积淀。“环保的使用纸张的真正内涵在于减少不必要的用纸。在包装领域,对于纸的合理使用却可能大量降碳。”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斯道拉恩索开发了多款业界独创的环保折叠箱、纸杯、食品包装和医用产品等。Ohto Nuottamo 以胶囊药盒包装产品为例说明了斯道拉恩索的创新,这种产品通过盒身上巧妙的抽提式设计,儿童无法打开药盒,而成人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此外可以在包装上安装芯片,会提醒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手机可以轻松读取服药信息并自动传送到服务器,而且药盒可以回收、再利用。“相对于传统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方案降低了成本,方便了使用和治疗,同时为整个医疗服务业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而且当然更加的环保。” Ohto Nuottamo 总结道,“而斯道拉恩索的使命正是提供基于可再生材料的包装解决方案并赢得成功。” Ohto Nuottamo最后预测,国际包装市场的重心将从西方转向东方和南方。而2010年11月,斯道拉恩索宣布收购中国包装公司正元国际51%的股份。正元国际是一家总部位于河北省迁安市的包装公司,主要服务于手机和其它消费品的全球制造商。斯道拉恩索首席执行官康佑坤当时就表示:“这一步骤支持我们致力于成为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可再生材料公司,并进入全球增速最快的消费品包装市场。” - 2011-01
26
欧洲包装企业进军我国包装市场
欧洲包装企业进军我国包装市场2011-1-26 中国网 近年来,长期将欧洲作为主要市场的斯道拉恩索加快了战略调整步伐,一方面针对欧美市场纸制品消费需求放缓的状况,陆续关闭了一些造纸工厂,压缩产能数百万吨,另一方面重点开拓亚洲和南美等消费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与此同时,集团在保持造纸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向基于纤维的包装行业进军,通过延长产业链,获取更高效益。而在康佑坤看来,中国市场是斯道拉恩索未来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前,斯道拉恩索已先后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四家工厂,生产高档铜版纸和压光纸等产品,并在广西开展了造纸用林建设项目,此次与正元国际的联姻,则是集团在华首次涉足纸类包装项目。那么,斯道拉恩索此举的目的究竟何在? 曾经在abb、飞利浦等跨国公司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康佑坤告诉记者,一家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紧跟市场节奏。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正成为制造大国,包装行业也是水涨船高,增长迅猛,据斯道拉恩索预测,到2015年亚太地区消费品包装市场的规模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而未来10年亚洲包装市场增长部分的一半则来自中国。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市场,集团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另外,如今有许多欧洲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其中,仅芬兰就有260多家公司在华开展业务,投资额超过100亿欧元,瑞典在华企业则有500多家,他们中有不少在欧洲时就是斯道拉恩索包装产品的客户,在华开展包装业务,有利于整合集团相关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斯道拉恩索中国区总裁宋望球,对于中国纸类包装市场的发展状况有着更为详实的了解。他介绍说,2009年中国纸业总产量在8500万吨左右,其中印刷用纸约占四成,其余则为包装用纸,也就是说,中国每年用于包装的纸品超过5000万吨。这里面除了用于产品外包装的瓦楞纸制品,还包括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快餐包装和产品说明书等。多年来,中国纸类包装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基于纤维的包装比起塑料包装更加环保,而且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因而越来越受欢迎。在谈及斯道拉恩索为何自己不投资办厂,而是采取股权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包装市场的问题时,宋望球表示,这样可以使集团提前五到十年开展这项业务,另外正元国际是一家很好的企业,双方开展合作,可以实现共赢。 据记者了解,2009年集团利润主要来自两项业务,一是新闻和书籍用纸,其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15%,营业利润则占到40%,二是民用包装纸板及包装产品,销售额仅占总额的21%,而利润则占51%,木材产品的利润则为负数。由此不难看出,斯道拉恩索急于进入中国包装市场的意图所在。 此次斯道拉恩索选中的合作伙伴正元国际,也是国内包装行业的佼佼者。这家1998年创办的民营企业,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年收入从1000多万元增加到8亿多,并在印度、韩国设立了业务机构。记者在公司车间看到,各种先进的印刷、包装机械正忙个不停,一台高速印刷机在印制必胜客匹萨包装盒上的图案,一旁还摆放着其他品牌的外包装样品。车间负责人介绍说,这台机器是从德国进口的,花了1亿元人民币,印刷速度每分钟高达300米,一个班只需三个工人管理。正元国际董事长郭财,对于此次“联姻”也有自身盘算,首先是借助斯道拉恩索的全球网络和客户资源,加快扩大规模,再有就是将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引入企业,提升其竞争力。至于公司由谁控股,“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双方密切合作,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 - 2011-01
26
盘锦百万亩芦苇实现机械化收割
盘锦百万亩芦苇实现机械化收割2011-1-26 东北新闻网 “驴怕进磨坊,男怕进苇塘。”前些年,这句流传在辽河三角洲那片浩瀚大苇荡中的民谚让很多“苇客”(从事芦苇收割的人)感同身受。元月下旬,记者在大洼县赵圈河偌大的苇场上,见到一辆辆拉苇车不时驶过。“这几年,随着作业工具逐步现代化,芦苇收割的工作强度已大幅降低。”盘锦农机局局长伏承宽告诉记者,2010年12月10日开镰,除去部分特殊地块,目前90万亩连接成片芦苇的机械化收割已悉数完成,数千名“苇客”已在小年前陆续返乡过年。 盘锦境内生长着120万亩芦苇,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主产地。这片孕育着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芦苇沼泽湿地,在春夏秋三季为世人提供了风景独特的湿地风光,冬季则成为我省造纸产业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1月24日,记者来到盘锦兆海苇业的红旗打包场。在这里,一车车芦苇经过粉碎、除尘、筛选工序后,经过传输带进入打包机,被压成一个个1立方米左右、板板正正的苇包。正在车间里忙活的53岁的魏铁礼师傅回想起几十年来芦苇收割工具的变化,感慨不已。“最初使用镰刀收割,壮劳力一天使大劲儿也就收两亩地。”他指着车间外的割灌机,“有了这个大家伙,一人干原来15人的活儿不费劲。”兆海苇业副总经理刘玉洲说,从镰刀到割灌机之间,盘锦的芦苇收割还有一段使用圆盘锯收割时期。“相比较,现在的割灌机最科学:完成工作量大,操作安全系数高,并且不伤苇根,来年钻出来的苇芽子多,芦苇生长好,产量逐年提升。” 在盘锦市农机局,伏承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数字反映芦苇机械化收割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往每年上冻时节,进入盘山县东郭、羊圈子、大洼县赵圈河等几大苇场的“苇客”多达5万名,场面蔚为壮观;而这两年通过上千台专业机械化收割工具的应用,“苇客”的数量骤减到如今的5000名。仅此一项,年节省雇工费用6000万元。“近几年雇工难、成本高,我们适时推出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机械化收苇进程。”据介绍,今年盘锦芦苇可收割面积近百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其中大部分销往盘锦本地的振兴生态造纸有限公司,营口造纸厂、锦州金城造纸厂也消化掉一部分。以每吨芦苇600元计算,它给盘锦带来的收益近3亿元。伏承宽告诉记者,芦苇机械化收割后,跨向芦苇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的必然。“目前我们已加大投入力度,试验筛选、推广适宜的机械装备,努力实现盘锦芦苇规范集装运输,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