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
09
河南第二家涂布白卡纸生产企业睢县投产
河南第二家涂布白卡纸生产企业睢县投产2011-6-8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商丘新浩纸业有限公司6月2号在商丘睢县投产,这是我省第二家涂布白卡纸生产企业,是商丘市绿色环保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企业年产可达1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5000万元。河南台记者刘静报道: 投产仪式结束后,记者走进生产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排排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前来订购产品的经销商。涂布白卡纸是一种高档包装纸板,具有良好的表面印刷性能,可广泛用于烟草、酿酒、食品、服装、化妆品、药品等行业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包装。新浩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利用国产生产线配上进口关键零部件组装起来,节省了不少资金。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钱桂敬告诉记者: “这个企业装备在国内是先进的装备生产线,现在产品完全可以达到市场要求。” 据了解,生产白卡纸是河南造纸行业长久以来的期望。中国造纸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造纸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承祯说: “我们很希望河南能生产出高档的白卡纸,满足市场的需要,很长时间河南没有。到目前为止,我们河南只有两个企业有这个生产线,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看的这个企业。” 对于大家较关心的污染问题,刘承祯这样告诉记者: “面浆和底浆都是用的进口的,它的最重要的污水排放没有,只是生产过程当中纸机的中段水,这个水是很容易达标的,从污染治理的角度来讲,应该说不是问题。” - 2011-06
09
1-4月满洲里口岸纸浆进口量价齐升
1-4月满洲里口岸纸浆进口量价齐升2011-6-8 满洲里市人民政府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11年1-4月,满洲里口岸进口纸浆22.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8.4%;价值2.1亿美元,增长57.5%;进口均价为每吨896.2美元,上涨33.1%。 据了解,满洲里口岸纸浆进口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全部进口自俄罗斯。二是当月进口量回落,进口均价持续走高。4月当月满洲里口岸进口纸浆4.2万吨,环比减少20.8%,同比减少11.7%,结束进口量连续三个月同比增加态势;与此同时,年内口岸纸浆进口均价持续走高,4月当月进口均价创历史新高,达到每吨988.8美元,上涨38%。三是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2011年1-4月,满洲里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纸浆14.3万吨,增加16%,占同期口岸纸浆进口总量的62.4%;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8.4万吨,增加19.5%,占36.7%。四是国有企业进口居首位。2011年1-4月,国有企业经满洲里口岸进口纸浆11.6万吨,增加23.1%,占同期口岸纸浆进口总量的50.7%;私营企业进口9.8万吨,增加13.1%,占42.8%。 目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纸品需求大幅增加,而国际纸浆产能短期难以有效扩大,加之今年以来全球各地区气候呈现异常,如欧亚美许多地区大风雪不断,气候酷寒,澳纽大雨、地震等天灾频繁,导致浆料供应困难,加上油价、原木等原料、填料成本持续增高,以及汇率因素影响,促使纸浆售价涨声不断。与此同时,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属于其国内木浆供应地,日本纸浆进口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浆价走高。国际浆价自今年由亚洲地区率先调涨迄至3月份,每吨累计调幅已达50~70美元。 浆价持续走高,造纸成本上升显著,将继续压缩国内纸企利润空间,势必造成国内纸制品价格上涨。为此,满洲里海关相关人士建议:一是提高原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内废纸回收体系,提高废纸回收利用率,提高国内纸浆自给能力;二是鼓励国内职业技术革新,继续推行林纸一体化制度,在保证环境清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速生林造纸业及竹浆造纸;三是加强造纸原料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全球采购优势,实现左右和主导市场价格,提高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 - 2011-06
09
第16届木材、纤维和制浆化学国际会议在津召开
第16届木材、纤维和制浆化学国际会议在津召开天津科大与各国专家共商造纸行业绿色发展大计2011-6-8 人民网·天津视窗 由中国造纸学会主办,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天津市造纸学会共同承办的“第16届木材、纤维和制浆化学国际会议”于2011年6月8-10日在天津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日本、韩国等共计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造纸行业进一步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型造纸工业进行深度研讨。会议还将对木材化学和制浆化学研究领域杰出成就进行颁奖。 木材、纤维和制浆化学国际会议,是国际造纸界声誉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迄今已形成每两年一次、在世界各大洲轮流举办的国际惯例,每届会议都引起世界造纸界及相关行业的关注。此次是继1993年后的18年来,该会议第二次由我国主办,首次在天津召开。 近年来,中国造纸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世界造纸工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但同时,中国造纸工业高速发展的模式正面临着挑战和严峻的考验,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计划”、“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明确指出: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造纸工业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由此,一个全新概念的生态型的造纸工业正在逐步形成。 天津科大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制浆造纸学科,至今已有72年历史。该学科拥有我国制浆造纸专业最早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现在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和知名度。近年来,“科技服务社会”成为天津科大发展的关键词,学校根据国家和天津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主动增强科研工作服务社会经济能力,该校造纸专业也以不懈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努力推动造纸行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与行业携手追求绿色GDP。 近年来,天津科大制浆造纸专业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造纸与环境研讨会”、“首届国际现代造纸脱水技术论坛”、“中国科协第13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和“第二届造纸与环境国际研讨会”等高级别学术会议。 2009年,造纸专业所承担的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项目“农林废弃物高得率制浆生产高档纸质材料产业化”获得2009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以棉秆、稻草、木材下脚料等为原料,利用城市中水,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高档纸质材料。该项目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后,效益显著,在天津多家企业受到推广。其中,天津广聚源纸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年产7万吨的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一条,年可消耗棉秆等原料6-7万吨,年新增经济效益达1050万元,农民亩增效益60至70元。此外,我校造纸专业与芬欧汇川(UPM)、镇江APP纸业集团、湖南泰格林纸责任有限公司、山东正大纸业有限公司等开展高得率浆方面的项目合作,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此类项目为契机,将相应技术进行产业化,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最新出台的环保法规,对造纸废水的COD排放量提出了近乎苛刻的高要求,对大多数造纸企业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清水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并尽量降低排放废水的COD含量,天津科大造纸专业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速生材高得率制浆污染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在对排放废水进行传统的物化和生化处理之后,更着眼于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现阶段试验表明,采用改进的絮凝法与生物活性炭法相结合的方法,废水深度处理不仅可以实现,而且可以低廉费用运行,明显降低行业运营成本,提高行业收益。 - 2011-06
09
数据显示我国造纸板块走势领先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造纸板块走势领先市场2011-6-8 中国包装网 我国造纸行业的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及2011年一季报已公布完毕,总体来看,2010年行业增长势头放缓,2011年一季度基本面较为平淡。 23家造纸A股上市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81.6亿元,同比增长28.88%。2011年一季度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9.28亿元,同比增长22.84%,但受淡季因素影响,收入环比下降8.16%。 从行业产销量数据来看,2009年行业处于复苏通道,产销量逐季增长。但2010年增长势头放缓,特别是下半年产销量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011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环比略有改善。受成本上涨影响,2010年造纸行业23家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7.09%,较2009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11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6.39%,同比减少1.3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93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纸价涨幅有限,重点公司2011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回落。但因各公司主营产品结构不同,细分行业景气度存在差异,2011年一季度毛利率环比出现分化。 2010年23家造纸上市公司三项费用率同比减少了0.98个百分点至12.0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至4.40%,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至4.78%,财务费用率同比下滑了0.14个百分点至2.88%。2011年一季度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2.4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净利润增幅不及营业收入。2010年23家造纸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8%的情况下,利润总额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77%和11.0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0.68%。 尽管今年一季度23家上市公司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但毛利率同比下滑1.3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15%、14.03%和0.07%,远低于行业收入22.84%的同比增幅。 今年年初以来,造纸板块走势领先市场,截至5月4日,造纸板块上涨15.55%,领先上证综指13.49个百分点,领先沪深300指数15.53个百分点。在第一季度行业基本面平淡的情形下,板块股价表现较好主要受溶解浆概念推动。 - 2011-06
09
走进太阳纸业
走进太阳纸业2011-6-8 人民网山东频道 6月5日上午,在第40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太阳纸业研发中心博览馆启动仪式和太阳纸业“六五”世界环境日座谈会成功举行。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爱民、济宁市环保局局长李继凯、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玉华等领导参加。 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玉华同志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太阳纸业作为兖州市的支柱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处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环保治理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世界环境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太阳纸业再次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这不但展示了太阳纸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的优秀成果,更体现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增强的责任意识。 最后,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爱民、济宁市环保局局长李继凯对太阳纸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工作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经济、环境双赢的良好局面。 相关链接:太阳纸业是一家全球先进的跨国造纸集团和林浆纸一体化企业,集团专于一体化产业链的构建,是可持续 发展的领军者和践行者。太阳纸业始终坚持“ 高、精、特,差异化竞争 ”的发展理念,打造企业不可 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集团拥有高档铜版纸产能40万吨,是中国高档铜版纸主要 生产商。 14亿元投入污染治理 太阳纸业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坚持走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集约、循环发展之路,累计投入14亿多元人民币用于污染治理,使污染治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太阳纸业共建成10余处废水处理设施,累计处理能力达20余万立方,治理水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排放废水满足《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摒弃传统的混合填埋处理方式,采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变废为宝,筹备建设4.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实现厂区内所有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新上背压汽轮发电机项目,淘汰抽凝式发电机组及小锅炉,废气脱硫率达97%以上,年节约标煤达15万吨左右。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对废气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与环境和谐共生、友好共赢 太阳纸业以低消耗实现低排放,以再循环实现减量化。拓展绿色产品制造、清洁能源转换和废弃物处理消纳,实现各类工艺代谢物的闭环利用、零排放,实现与环境和谐共生、友好共赢,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科学发展。 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水的梯级使用,废纸制浆基本实现了全中水替代,化机浆高浓废液经蒸发、碱回收处理余热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废水回用率达到85%以上。 碱回收白泥取代石灰石进行脱硫后制作石膏板;厌氧沼气用来发电;热电厂粉煤灰加工成新型建材;木渣、浆渣及造纸污泥焚烧发电,实现资源的充分循环再利用。 污水处理厂的沼气经收集后输送至热电厂,减少异味的同时每年可节约大量煤碳;安装废气乏汽回收装置,对乏汽回收进行再利用。 出境水质优于南水北调工程要求 泗水河的河水由北向南逦迤穿过太阳纸业所在的新兖镇注入南四湖。由于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天然水道,山东省规定即便在核心和重点区域以外也要执行外排废水浓度COD (化学需氧量)每升100毫克的标准,而国家标准则是每升120毫克。 但据泗水河兖州出境点监测数据,太阳纸业经过处理后排放的中水COD含量仅在每升30毫克左右比目前黄河 、长江的水质还要好这个指标甚至低于山东省对南水北调核心区域规定的每升40毫克的指标。 据李洪信介绍,目前的废水治理COD 小于30mg/l,不仅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达到南水北调工程要求,还完全达到景观用水和农业灌溉的水质标准,甚至超过欧盟治理水平;下一步,太阳纸业将在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再深化治理,实现区域“零排放”和封闭循环利用。 记者了解到,太阳纸业生产废水经厂区三万方和六万方“预处理+厌氧+好氧+高级氧化”的处理方式,COD达到100mg/l左右,进入深度治理设施。截至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十余处,合计处理能力已达20余万立方,而吨纸成本中环保投入占比则达到13%。中国造纸协会专家认为,太阳纸业废水处理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超过欧盟的治理水平。 在对待水的问题上,太阳纸业不仅加大废水治理力度,而且在原来的节水管理模式及管理基础上,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注重科学用水,严格管水,积极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节水型企业。 建立了污染治理防治体系 太阳纸业坚持以国际一流的先进装备和技术工艺为基础,通过完善的创新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经费保障、人才队伍,建立起了责任明确、灵活高效的污染治理防治体系,为公司污染治理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机制。 太阳纸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森林五大体系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五合一体认证的造纸企业; 化机浆项目生产全过程实现废水零排放,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污染治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均实现双配套,为污染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转方式、调结构、促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太阳纸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污染治理标准,严格抓好生产全过程和后期治理控制,同时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减排”为发展主线,加快从传统造纸向现代造纸的转变,成功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平均吨纸耗水到5-8方,年产30万吨环保轻型纸项目吨纸耗水仅为3方,为世界领先水平,大大节约了地下水资源; 近十年来公司产量增长6倍,COD排放量锐减80%,吨纸排污量只是原来的1/36; 公司建立高标准的实验室,配备了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为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太阳纸业中水资源化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项目立项;化机浆废水零排放技术获得工信部清洁生产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制浆造纸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获得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 氧化塘深度治理工程 氧化塘废水深度治理工程位于兖州城区西南15km处,总占地520余亩。其中采用德国百乐克“厌氧酸化+好氧生化+物化沉淀+氧化塘”的生物处理项目于2001年开始施工建设,总投资5500万元,占地约450亩,主要利用深层水质中的微生物及水中植物进一步降解残余污染物。 2008年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对原氧化塘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增加湿地近150亩,改善了原系统存在短流的现象,在塘内构建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废水的生化处理效率,形成了以微生物、湿地生物自然降解的治污工艺模式。 该系统处理对象为太阳纸业北厂6万方和南厂3万方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混合废水,从长期的运行数据来看,氧化塘出水水质COD基本稳定在60mg/l左右,排水水质远低于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要求。目前氧化塘及杨家河内鱼类繁殖好,鸭鸟成群,水生植物丰富,构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 2011-06
09
亿王亚哥高档办公纸项目落户大丰港
亿王亚哥高档办公纸项目落户大丰港2011-6-8 新华网江苏频道 6月7日,泰国亿王亚哥集团高档办公纸品项目签约仪式在大丰港半岛温泉酒店隆重举行。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总裁张汉阳,泰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商务公使庄派吉,泰国亿王亚哥集团首席执行官提拉威,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以及大丰市领导倪峰、陈平、殷勇、倪向荣、王周斌、范大玉、王海等出席签约仪式。 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成立于1989年,是亚洲最大的造纸集团之一,集团旗下拥有林场、大型制浆厂、造纸厂等。此次亿王亚哥集团在大丰港建设年产100万吨纸、84万吨浆项目,建设2个5万吨级自备码头,总投资20亿美元。大丰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岸线、土地、腹地市场等优势,正在迅速建成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泰国亿王亚哥集团高档办公纸品项目落户大丰港,是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选择,必将为双方做大做强产生深远影响。 陈正邦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致辞时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盐城市新一轮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来盐投资兴业的海内外客商带来了无限商机。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是泰国最大的造纸上市公司,这次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来盐投资项目,对于推动大丰沿海加快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陈正邦希望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投资进度, 确保项目早日建设。他同时要求我市要切实抓好跟踪对接,做好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以该项目签约为新的起点,努力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为推动盐城沿海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丰市委书记倪峰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的成功签约表示祝贺。他说,大丰是麋鹿故乡、湿地之都、黄海港城、上海“飞地”,具有港口与岸线、土地与滩涂、海洋与岛屿、风能与光能等独特资源,开发建设造纸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泰国亿王亚哥集团是亚洲大型造纸企业,在全球造纸行业具有重要地位,该项目成功落户大丰,必将有力推动我市造纸等临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加速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倪峰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该项目在大丰发展,希望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真诚合作,加快项目开发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造纸生产基地。 大丰市长陈平主持签约仪式。市政协副主席、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倪向荣,泰国亿王亚哥集团首席执行官提拉威分别介绍项目情况。 项目签约仪式前,陈正邦在大丰港半岛温泉酒店亲切会见了庄派吉一行。倪峰、陈平、殷勇、倪向荣会见时在座。 - 2011-06
09
广西:“十一五”关闭了1411家小造纸企业
广西:“十一五”关闭了1411家小造纸企业2011-6-8 广西新闻网 生态立区 绿色崛起 ――“十一五”广西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一体 前言: 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体: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 这样的语句也遭到过很多质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但俯瞰“十一五”的广西,一边是奇山、秀水、绿树、蓝天、碧海,良辰美景依旧引人迷,一边是版图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的高楼,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十一五”的5年,是广西经济社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5年,也是我区环保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明显的5年,环保地位提升迅速的5年。 这5年,我区环保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决策部署,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让广西初步实现了生态立区、绿色崛起。 如今,“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不仅成为广西的新标签,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成为广西的一大品牌、一大优势、一大资源。 生态八桂,以优美的环境,生动实践了“好”与“快”兼得、发展与保护和谐一体的科学发展观。 成就5:执法为民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5年来,进行了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对1876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1694多万元;挂牌督办1123个突出环境问题,大部分案件得到了较好解决;排查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963个,依法取缔关闭违法建设项目30个、违法排污企业18家,关停新扩建项目60个,清理装卸垃圾和油类码头3个;排查重点流域酒精、制糖、淀粉、涉砷行业企业1116家,责令209家违法企业立即整改;对745个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关闭取缔了141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违法排污的小造纸企业。 开展专项整治。关闭单台容量50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69台,督促176家铁合金企业全部建设布袋除尘设备;排查重金属企业438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5家,取缔关闭11家,挂牌督办7个典型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电解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重金属污染防治积极推进。 成就6:辐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环境监测与应急能力持续加强 “十一五”时期,我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国首批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南宁、桂林、百色市建成,自治区辐射站具备对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空气、水质5大类23项检测能力。 环境监测能力大为提高。污染源监控中心建成使用,可实时对44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504个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排污行为。截至2010年,全区建成各级监测站95个,环保重点城市及环保敏感城市监测站配备了专用应急监测车辆和必要的应急及防护设备,能进行现场快速测定分析。自治区监测中心站及南宁、桂林、柳州等4个监测站配备了能对饮用水源109项指标全分析的大型仪器设备。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具备了饮用水源109项指标全分析能力。建成环境空气自动站24套以及江河水质自动站17套。建成16套海洋水质自动监测生态浮标系统,能对钦州、北海、防城港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实施实时监控和赤潮预警预报。 对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各级环保监测、监察队伍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在第一时间为政府处理污染事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数据,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