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
12
感谢信
感谢信2020-2-12 生活用纸杂志各位捐赠人:自2020年2月11日下午14:00,生活用纸委员会发起了爱心募捐武汉疫区倡议书后,卫生用品行业人纷纷慷慨解囊,为抗击疫情捐献爱心。截止到2月12日16:00,北京知行公益基金会已收到我们行业本次的募集善款共计84笔,人民币169.1882万元。此善款将全部用于购买成人纸尿裤、成人拉拉裤、经期裤,尽早送达武汉的医院。人间有真爱,溪流汇成海。您的爱心将给予此次抗击疫情更多希望和力量。对您的爱心捐款,生活用纸委员会表示真诚的感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此致 敬礼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20年2月12日 - 2020-02
05
一图读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
一图读懂:《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2020-2-5 - 2020-02
05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卫品人在行动(之四)
- 2020-01
20
Berry中国南海工厂R5新型产线实现商业化生产和供货
Berry中国南海工厂R5新型产线实现商业化生产和供货2020-1-20 贝里亚洲 2020年1月13日,贝里国际集团宣布,其位于中国南海工厂的莱芬5型(R5)设备产线已实现商业化生产并开始供货。该产线具备双组份和高蓬松柔软非织造布生产能力,是全球第三条投入运行的R5产线。 Berry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Tom Salmon先生表示:“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一直是全球卫生用品市场高蓬松柔软非织造布材料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在中国投资先进的莱芬5型设备生产线,使得Berry能够最大程度地推进创新,实现差异化价值,最终为消费者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舒适度。” Berry投资R5技术,在此平台上结合其专有的原材料组合、纤维形态和独特的固结技术,都印证了集团对亚洲地区以及持续创新的坚定承诺。 在2019年12月举办的上海国际非织造材料展览会(SINCE)上,Berry介绍了相关样品,之后在南海工厂举行了正式的商业化运营剪彩仪式。 Tom Salmon先生还表示:“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期待与客户紧密合作,帮助他们在这个充满活力同时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胜利。” - 2020-01
20
新版限塑令来了!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巨大
新版限塑令来了!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巨大2020-1-20 证券时报e公司 - 2020-01
19
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下滑至1465万
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下滑至1465万2020-1-19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自2016年放开二孩政策之后,2017年中国人口出生数量出现了反弹至1723万,而到了2018年全年的人口出生数量回落到1523万,2019年又出现下降。 针对出生人口减少,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月17日表示,尽管出生人口是在减少的,但出生人口的数量还是很大的。此外,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减少200万,2017年比2016年减少63万,2019年减少的人数还是下降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达到了59.5%,连续几年都是提高的,所以生育政策发挥了成效。 宁吉喆也提到,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存在老龄化的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不过,从2019年的数据看,60周岁及以上人口的增加是近年来比较少的。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 2020-01
16
谈了23个月 中美经贸谈判迈出切实一步
谈了23个月 中美经贸谈判迈出切实一步2020-1-16 央视 1月15日,华盛顿,白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至此,中美经贸摩擦实现阶段性“止战”,朝着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切实一步。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它是中美双方谈了23个月、历经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付出艰苦努力才得来的,表明双方照顾了彼此核心关切,实现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这一协议回应市场期盼,顺应民意诉求,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将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 具体来看,第一阶段协议包括九个章节,涉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等议题。中方坚持的三个核心关切(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以及两项原则(WTO规则与市场原则)在协议中都得到了体现,同时美方的核心诉求也得到了正面回应。概括地说,协议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体现平衡对等。一个好的协议不能只让一方得利,而应该体现双方的平等与尊严。经过反复讨论,第一阶段协议文本体现了平衡性。以知识产权保护章节为例,囊括了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各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企业,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二是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也是第一阶段协议的应有之义。以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章节为例,涉及乳品、禽肉、牛肉、猪肉、加工肉类、水产品、大米、水果、饲料和宠物食品等内容。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食品消费升级中消费者需求旺盛的产品,扩大自美进口适应了国内消费需求,强化了农业在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支柱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美国是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双方加强农业领域合作,正是第一阶段协议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缩影。 通过分析协议文本可以看出,从深化贸易领域双向合作,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基本与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一致,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满足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等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有些事情,中国已经在按照自身发展需要与既定节奏在做了,在基于WTO规则和市场原则基础上加强与美方合作,将会给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推动力。而美方的关切,也将会在这一进程中得到自然解决。 协议签下来,关键在落实。为此,协议中的双边评估与争端解决章节制订了“游戏规则”,无论哪一方违背了协议,都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同时,这一机制设置的三个层级争端解决安排,有利于双方较早发现问题,并以公平、快速、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避免矛盾升级,保障协议有效落实。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与“灰犀牛”冲击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是稳定大局的“锚”,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疑会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面,给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正如美联储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所说,政策不确定性的减少“对经济前景来说显然是一种积极变化”,它将稳定全球预期,增强信心,刺激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活动,维护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完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表明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提振了人们对中美最终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过,解决问题越往后推进,博弈必然也越激烈。为此,双方应当切实遵守第一阶段协议约定,遇事多商量,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为重塑中美经贸关系开个好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的道理,也是双方处理分歧矛盾时应当谨记的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