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
03
天津:污染造纸厂“除根”在望
天津:污染造纸厂“除根”在望2010-12-3 天津网-数字报刊 昨天,记者从静海县政府获悉,县环保局和王口镇政府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北茁头村的污染造纸厂采取断电、断水措施,下达自行拆除通知书。目前,在政府执法部门的强大压力下,违法造纸厂已经拆除了动力设备,承诺不再生产。“这次应该是彻底解决了!此后,我们将对该户重点巡查,造纸厂没有电,没有水,以后想再次死灰复燃,已经是不可能了……”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承诺说。 接到当地群众关于“王口镇北茁头村非法造纸厂污染环境”的投诉后,本报经过调查,于11月10日、11月26日,分别以《非法造纸厂为啥这么牛?》和《两年清不掉一个污染厂》为题,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日,该事件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该个体造纸厂经营者是郝某某,继断电、断水之后,镇政府给该造纸厂下达了自行拆除设备的通知书,拆除日期为11月29日。”静海县环保局相关接待人员同时称,县环保局和镇政府近日对该厂进行检查,发现该厂已经拆除动力设备,目前已不具备生产能力。该厂负责人也写了保证书,承诺不再生产,并积极处理设备。 得知小造纸厂即将拆除的消息,当地村民拍手称快。“拆了造纸厂,环境会变得更好,我们会过得更舒心。这件事情的解决,说明静海县政府动了真格,也说明政府是有办法的。拖了两年才拆除,不是问题不能解决,而是想不想真心给老百姓排忧解难。”村民们同时期望静海县政府不要懈怠,一鼓作气,彻底打掉这个违法造纸厂,而不要像前几年那样死灰复燃。 - 2010-12
03
北京工商局回复蘑菇是否被漂白信息公开申请
北京工商局回复蘑菇是否被漂白信息公开申请2010-12-3 新京报 就“鲜蘑菇被漂白”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一事,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向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给予电话回复称,调查结果已通过该局官网公布,稍后会邮递书面文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表示,对工商局“没有解释为何学生张皓的调查数据与该局数据差别之大”表示遗憾。该研究中心决定亲自采样,然后委托学生张皓和他的指导老师帮忙检测。 市工商局 调查结果已通过官网公布 昨天是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就“鲜蘑菇被漂白”向北京市工商局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三天。昨天9点多钟,该研究中心教师王晶接到了市工商局工作人员的来电。王晶回忆,该工作人员首先感谢法大决策研究中心对此事的关注,之后告知王晶,相关调查结果已刊登在该局官网首页,并通过部分媒体向社会公布出去。 “对方态度不错,让我们在该网站进行查询,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再次进行申请。”王晶回忆说,北京工商局该工作人员表示,书面文件正在等该局领导签字授权,稍后会邮递给该中心。 法大教授 检测数据差距大仍是谜底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表示,北京市工商局对于此事处理的态度不错,在社会提出问题后及时把信息公开。“作为政府部门,该机构对于申请行为认识不错。”何兵表示,在他们之前向某部委提出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后,被对方认为是“捣乱”,对于此事的态度是“情绪很不稳定,也不给予任何回复”。 何兵表示,北京市的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光靠工商局一个部门把关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帮忙监督。“小学生的这次行为,其实起到了一个对政府部门工作监督的作用。” 但对于此次北京市工商局公开的调查结果,何兵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小学生调查结果与工商部门的结果差距这么大,到底什么原因?这个谜底没有解开。”他认为,北京市工商局应该就这个问题亲自去找张皓和他的指导老师,“社会上很多市民都不明白这件事。” 何兵表示,希望北京市工商局在书面答复中能够回答该问题。 ■ 最新举措 法大研究中心将采样再检 日前,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对市场上的鲜蘑菇调查发现,“鲜蘑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荧光增白剂浸泡”。而之后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的检测结果显示,抽检合格率为97.73%。 “到底谁的检测数据更准确?”何兵表示,为了解释心中的疑问,该研究中心决定亲自采样,然后委托学生张皓和他的指导老师帮忙检测。对此行为,何兵表示,他对工商抽检数据的公正性有些怀疑,“政府部门去取样,商贩们肯定会提供品质最好的样品,这样抽检的结果肯定合格率很高。”他认为,张皓以一个普通市民身份去市场买的蘑菇样品,跟工商部门抽取的样品肯定不是一个层次的。“并不是我就完全相信张皓的检测结果,我们希望通过再次检测说明问题。” ■ 专家观点 非食用物质绝不能进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李里特昨晚说,非食用物质是绝对不能用于食品中的。而我们常说的三聚氰胺、苏丹红都属于非食用物质。 记者了解到,“三聚氰胺事件”后,卫生部、工信部、质检总局等9部委发文联合整治市场上的非食用物质,对使用非食用物质者,一经发现,将依法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责。 看荧光增白剂需荧光灯照射 昨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塑料和颜料等方面,起到增白的作用。对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荧光灯照射下就可分辨出是否含有增白剂,“在黑暗环境下,如果物品上发出荧光,表示有荧光增白剂。” 但他表示,由于目前一般的荧光灯功率比较低,对于增白剂含量低的物品照射不出来。他建议,市民对于含量低的物品如果进行检测,最好去专业机构采用荧光检测仪进行检测,“一些高校和中学都有该设备。” ■ 事件回放 11月30日 媒体报道“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调查发现,市场上93%的鲜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张皓是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探究班”的学员,“鲜蘑菇是否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实验,是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微生物实验室做的,并由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指导。对于张皓同学调查的可信度,高瑞芳博士表示,该调查可信度100%。 11月30日 看到报道后,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表示,鲜蘑是否被漂白属应当告知社会的重要政府信息,就就此事向北京市工商局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12月1日 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检测情况通报”,在抽取的132个样本中,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 ■ 追访 荧光增白剂属何种物质? 昨日,记者在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中,看到了“荧光增白物质”的名字。按名单描述,“荧光增白物质”可能用于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等食品的增白,涉及加工、流通环节,蘑菇样品可以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而目前面粉样品还没有检测方法。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资料显示,我国食品添加剂共23大类2455种,其中包括漂白剂。据了解,我国允许使用的漂白剂有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硫磺、二氧化氯等7种,其中硫磺仅限于蜜饯、干果、干菜、粉丝、食糖的熏蒸,并有明确的使用量限制。 据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国标”一般是针对食品正常加工过程中需要检测的项目进行规定管理,“对于非法添加物,人为操作投进去的无异于投毒,那就不只是技术原因,而是法律方面的问题,需查明后移交公安。这是两个概念的事情了。” 两次检测参照何种标准? 提问:目前,我国针对食品安全检测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实验检测,参照的是四川省公布的地方标准(DB51/T907-2009)《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北京市工商局参照的是什么标准? 北京市工商局回复:目前北京市参照的是农业部的行业标准,按照相关规定,“国标”是最高规格标准,其次是行业标准,再下面是地方标准等。在国家标准没有出台的前提下,北京市目前参照的行业标准是最高规格的标准。 提问:农业部行业标准与四川省地方标准差别很大吗? 北京市工商局回复:我们也看了一下四川省的地方标准,该标准里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很多是与农业部的行业标准相似的。 两次检测采用何种方法? 提问:此次北京市对于“食用菌荧光物质的检测”大体采用的什么方法? 北京市工商局回复:本次检测,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依据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检测》(NY/T 1257- 2006)规定进行检测。该标准适用于食用菌中荧光物质的定性检测。 检测方法:在避光条件下,打开具备254nm和365nm波长的紫外分析仪,观察样品表面是否有可见的蓝紫色荧光,并使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紫外光下的样品照片。在254nm和365nm波长的紫外光下,样品表面有可见的蓝紫色荧光,则判定该样品含有荧光物质,检测结果表述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学生张皓检测报告:在实验室暗室、365nm紫外光条件下,用紫外成像系统检测荧光增白剂在食用菌和包装材料上的残留量,分析荧光增白剂可能的来源和处理办法。 - 2010-12
03
合肥市造纸行业摘“污帽”
合肥市造纸行业摘“污帽”2010-12-3 新安晚报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造纸行业曾因环保严重不达标被列为安徽省2010年度首批“挂牌督办”对象,限期今年8月底前完成整改。由于态度不积极、工程量大等主客观原因拖延至今,近日终于集体通过省环保厅摘牌验收。 由省环监局及省监测站、环科院有关专家组成的摘牌验收组对22家造纸企业实地检查发现,其中8家企业因环保不符合要求已关停,4家由于规模小、产能低、工艺落后一直处于停产、停业状态。对在生产的10家企业,验收组审查整改有关资料,听取各县区整改工作情况的汇报后,认为这10家造纸企业整改态度积极,整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同意摘牌验收。 “摘牌不等于从此就高枕无忧了,造纸行业一直是地方污染大户,不可掉以轻心,今后我们还将对企业进行摘牌后督察,丝毫马虎不得。”省环监局副局长魏继伯说。 - 2010-12
03
全面实现林纸循环APP引领生活用纸业可持续创新
全面实现林纸循环APP引领生活用纸业可持续创新2010-12-3 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12月2日),以“你用纸,我种树,‘纸’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在苏州举办。作为全球纸业龙头,金光集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PP),在论坛上展示了旗下生活用纸制造商金红叶纸业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面的诸多生产实践,与业界分享了这家亚洲最大的生活用纸供应商通过全球领先的设备与生产技术,引领中国生活用纸走创新之路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纸张消费快速增长,增速居世界首位。在所有的纸类产品中,生活用纸是跟大众最息息相关的品类。正是多姿多彩的纸类产品,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体现出这一特点,活动现场还特意设立了 “生活纸衣秀”、“生活用纸居家体验”、“企业环保亮点”等创意展览区,并展示了生活用纸龙头企业——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的 “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和环保造纸生产实践。 中国造纸学会秘书长曹振雷表示,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卫生意识的进步,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有了明显提高;但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2009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为3.14千克,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4.1千克)。不过,由于一些领先企业重视技术设备的投资,未来我国造纸企业在国际高端生活用纸市场上,竞争优势将会很明显。 面对生活用纸市场的发展潜力,造纸业该如何实现绿色健康的发展呢?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曼霞表示,制浆造纸业属于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木材是造纸的优良原料,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不会危及生态环境。她同时倡议制定生活用纸“中国环境标志1型认证”的标准,并号召优秀造纸企业参与到标准制定中来,走绿色创新之路。 会上的另一个讨论焦点是生活用纸的产品安全性问题。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张清文表示,根据此前对全国卫生纸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很高,而小企业产品合格率比较低,原因在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执行生活用纸卫生标准。他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尽量选用大中型企业的知名品牌产品。就卫生纸而言,现在提倡用木浆造纸,像金红叶纸业的产品使用100%木浆生产,健康安全,质量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媲美;相反,一些小厂产品质量相对较差,如果卫生不达标的话,还可能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 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将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生活用纸行业一方面需要从上游努力,借助“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的推广来缓解原料之困。 - 2010-12
03
美利纸业投8400万元建太阳能发电站
美利纸业投8400万元建太阳能发电站2010-12-3 第一财经日报 今后太阳能发电站运营将不仅仅是电力企业和太阳能制造商的“专利”。西北地区最大的造纸企业美利纸业(000815.SZ)昨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计划投资8400万元建设3兆瓦太阳能发电站,年均发电量440.7万千瓦时。 “电站发的电全部由公司自己消化。”美利纸业证券部一位负责人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总投资中有一半是由国家投资补贴的。 美利纸业表示,宁夏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太阳能辐射总量达6038MJ/(m2·a),年日照时数在2845h以上,太阳能资源丰富。 2008年全国已累计安装总容量约140兆瓦。国内太阳能电站的真正建设大潮从今年开始爆发。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对西部28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此前向本报介绍,今年中国将至少新增500兆瓦的光伏装机容量,而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只有300兆瓦。 一旦太阳能发电成本接近火电,将颇具竞争力,对于公司而言可以大幅减少成本。造纸企业同样如此。这个产业属于能耗大户,最近几年造纸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利润空间狭小,电价上调对于产业影响颇大。 去年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宁夏在正常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电力优惠0.08元到0.1元。但是从今年6月1日起,宁夏取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惠电价。取消优惠电价后,宁夏高耗能企业的电价均价为每千瓦时0.42元,而在执行优惠电价期间,高耗能企业的电价均价曾一度达到每千瓦时0.32元。 今年前三季度,美利纸业亏损了9631.65万元,虽然亏损主因并非主业经营问题,但是成本上升也是美利纸业的一个掣肘。 - 2010-12
03
山东:轻工业“销收”要达3.5万亿
山东:轻工业“销收”要达3.5万亿2010-12-3 经济导报 “‘十二五’期间我省轻工业将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食品、造纸、日用电器和塑料制品四大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工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文教体育用品三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5万亿元,年均增长12%;利税3500亿元,年均增长12%;出口交货值3600亿元,出口年均增长10%。”山东省轻工业协会会长李伟鸣日前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据李伟鸣介绍,2005年以来,我省轻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21.75% 以上。去年,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449万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33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984.85亿元,利税 1559亿元,利润988.65亿元,分别是 “十五”末的1.6倍、2.04倍、2.2倍、2.25倍和2.27倍,4年时间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去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利润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98%、21.33% 和22.35%,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经济效益已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除食品、造纸及纸制品、日用电器、塑料制品四大传统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外,轻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文教体育用品三大新型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快速发展势头,去年实现销售收入接近1200亿元,是 “十五”末的2.4倍。此外,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全省太阳能等非电力家用器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6.1亿元,同比增长23.4%,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一直处领先地位。并已形成了以皇明为龙头的德州“太阳谷”和以力诺为龙头的济南“太阳城”两大产业基地,是全省轻工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李伟鸣透露,“十二五”期间,我省轻工业将抓好“四个一批”,即:重点抓好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企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一批轻工特色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总结和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和两化融合发展典型企业经验。新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家,建立行业技术研发平台20个,自主研发国际知名品牌50个。完成投资2000亿元,年均增长15%。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产业集群60个。完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全行业2015年COD排放量比今年减少10万吨。食品、造纸等行业的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废纸、废旧家电、塑料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淘汰落后的纸浆能力50万吨,冰箱冰柜200万台、空调150万台、皮革5万标张、酒精20万吨。 - 2010-12
03
造纸业如何减少碳排放?
造纸业如何减少碳排放?林浆纸一体化、增加生物质能源利用均可促进低碳发展2010-12-2 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对国内纸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同时,出口企业应主动申请相关产品认证碳标签,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一步,国内造纸企业应关注国际低碳相关法规的发展,学习国际量化产品碳足迹的知识和方法,以应对今后越来越严格的气候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 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起点较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曾是对我国造纸行业的较普遍印象。为解决我国造纸工业与国际先进造纸产业的巨大差距,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近10年来,我国纸业大力推进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在纤维原料方面,努力发展木浆、废纸浆,减少节能环保难度较大的草类原料比重;在企业规模方面,通过新扩改建发展了一批高效大型企业。2009年,年产量达40万吨以上企业已达30家(其中9家年产超过100万吨),这些企业基本拥有了运行世界一流制浆造纸与环保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典范,使行业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起点较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曾是对我国造纸行业的较普遍印象。为解决我国造纸工业与国际先进造纸产业的巨大差距,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近10年来,我国纸业大力推进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在纤维原料方面,努力发展木浆、废纸浆,减少节能环保难度较大的草类原料比重;在企业规模方面,通过新扩改建发展了一批高效大型企业。2009年,年产量达40万吨以上企业已达30家(其中9家年产超过100万吨),这些企业基本拥有了运行世界一流制浆造纸与环保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典范,使行业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在所有制造业中具有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 为推广低碳造纸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造纸工业向绿色产业发展,“低碳造纸理念与实践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会上,针对我国造纸业产能迅速扩大,节能减排任务紧迫的情况,对如何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如何使行业走上低碳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 当前,国际上已普遍认可现代化的造纸产业是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而且,造纸工业在所有制造业中具有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据国际能源组织2007年统计结果显示,在全球的制造业中,造纸工业仅占2%左右,只有钢铁工业的1/15,水泥工业的1/13。因此,提高纸和纸板在包装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对于建设低碳环保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刘焕彬从自然生态学角度分析,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自然界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后可循环,而产生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中国轻工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造纸学会秘书长曹振雷强调,造纸行业以生物质纤维资源为主要原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低碳经济浪潮必将给纸业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 转变产业结构,实践低碳纸业 目前,中国纸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是造成资源、能源消耗高和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中国造纸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中国有规模以上造纸企业3686家,其中小型企业占88%以上,100万吨/年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9家。从营业收入、利税总额来看,小企业只占1/3左右。小企业的经营水平低下,技术装备落后,能耗效率低,投入产出率低。有关部门关闭这些落后产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木材和纸产品是可再生和可循环使用的产品,林业和制浆造纸工业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林纸一体化”的现代先进的制浆造纸工业是一种典型的低碳工业。 太阳纸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东南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老挝建立原料林和制浆基地,在越南配套建设木片散货码头和木片加工厂,在中国建立世界级的有竞争力的绿色生产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原料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地球生态环境。 据中国造纸协会的资料显示,1立方米的森林每年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按照碳汇价格3美元/吨计算,仅老挝10万公顷人工林每年碳汇效益至少达到2700万美元。老挝林浆基地的建设使太阳纸业形成“林浆纸一体化”低碳循环经济链——以纸促林、以林养纸、造林造纸互为依托,整条产业链循环发展,生生不息。 生存土壤广阔,需要政策扶持 国家发改委2007年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投资行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及消费理念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定与规范,对营造公平、合理、适用、有序、健康的现代造纸产业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国家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淘汰3.4万吨/年以下草浆生产线及,两万吨/年以下纸板生产线等落后产能,大大提升了我国纸业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非木材纸浆在总浆耗及原生浆中的比重分别为18%和66%。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50多年的科研和实践,在此领域我国已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我国有丰富的稻麦草资源,这些农业废弃物已成为碳排放源之一,用之于制浆造纸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造纸工业的发展。 专家们呼吁,国家支持造纸低碳技术的研发,包括制定造纸企业能量系统和碳足迹的计算和诊断标准;研发相关技术,适当发展草类制浆技术,以满足我国纸业对原生浆不断增长的需要。 造纸工业转型后有广阔的前景 来自世界纸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代表芬欧汇川集团在中国已建厂。据介绍,芬欧汇川集团下一步将拓展在华业务,着重发展新型生物经济和循环经济,采用全新技术对农业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无污染制浆与能源高度自给,同时采用环境友好方式生产出生物化学品作为副产品,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乙酸,来替代传统的以煤炭或石油为原料的生产方式。 芬欧汇川高级副总裁MarkkuKarlsson认为,造纸工业转型可以极大地催生生物精炼、生物能源和生物原料技术发展。这是因为造纸工业现有的设施能为其所需的新型生产工艺提供快速实施和经济可行的一体化基础。 斯道拉恩索集团纸浆研究中心是世界“林浆纸一体化”重要实践者,利用生产中产生的黑液、树皮、碎木片等生物质生产能源,这使公司变成了生物质能源的长期生产者和使用者。 “目前,生物质能源占斯道拉恩索自供能源的比例高达71%。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自备电厂的生物能源使用比例,并提高生产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斯道拉恩索集团纸浆研究中心技术经理GunillaSoderstam表示,斯道拉恩索投资向能源优化项目倾斜,成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研发团队,挖掘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