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作坊废旧卫生巾提炼塑料,废絮乱飘废水乱排让人烦
2010-9-8 合肥晚报
正在加工原料的搅拌池。
“村子里开了一个小作坊,里面加工废旧卫生巾。不仅噪音大,而且生产过程中棉絮吹得家里到处都是。”近日,家住龙岗镇王岗村的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称家门口开了一家小作坊,严重扰乱了他们的生活。而记者在探访后发现,这家用卫生巾生产塑料颗粒的小作坊扰乱的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将旁边的一条河流给严重污染了。
生活污染:幼儿园旁堆放大量卫生巾
家住龙岗镇王岗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位于长江东路龙岗镇老镇政府大楼后有一家生产塑料制品原料塑料颗粒的无名小作坊。而这个小作坊可苦了周围的百姓。首先,小作坊内几台机器发出刺耳的噪音,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而且距离这个小作坊东边大约10米处,就是一家幼儿园。在此上学的孩子们每天和大人们一样,除了忍受噪音外,还得忍受着不时飘过来的卫生巾棉絮,孩子整日与大堆大堆卫生巾相伴。
空气污染:卫生巾上的棉絮到处飘
这家厂是生产什么的?记者来到王岗村,绕过一栋废弃的办公楼,北面就是一片民房区。在一家幼儿园西面,记者听到一阵机器的轰鸣声从一个蓝色铁皮围成的大院里传来。
一走进这个小作坊,记者看到大院里面有一个大约20平方米的化浆池,旁边的几台机器轰鸣作响。走进去,大院西边的场地和门口里堆满了成堆的用塑料袋包装的残破卫生巾、尿不湿碎片,一部分碎片上还沾有黄色黑色的污渍。一名大约50多岁的老工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老板从上海进的货,都是厂家不要的边角料,但老板现在不在。
对于购买这么多卫生巾、尿不湿的用途,老工人说:“我们是生产塑料颗粒的,就是把卫生巾、尿不湿里的塑料成分提炼出来,做成塑料颗粒,卖至塑料制品厂做原料。”在大院旁的一间民房里,记者看见一台机器正在不断地向外吐灰色的塑料颗粒。
在生产场地走一圈,发现这些卫生巾、尿不湿粉碎后放入化浆池成糊状,然后用一台机器将池中的木浆和塑料物质分离。分离后的废渣就直接堆放在大院里,晒干后成棉絮状物质。在小作坊外的石子路上,落满了这样的白色棉絮,格外显眼。
河水污染:周围的水成了深黑色
记者顺着小作坊走了一圈,发现小作坊铁皮围栏外堆满了白色的废渣。小作坊西边小河边的坡上,也堆满了白色的废渣,一直堆到河边的汊湾里。走近这些废渣,发现这些废渣居然全是卫生巾、尿不湿被提取塑料物后,留下的废渣,上面还印有彩色的图案。“那些啊,就是我们生产后的废渣。我们以前认为废渣不能卖钱,就把废渣倒在了河边。”那位老工人说。
而在小作坊外,记者发现一条白色的碗口粗的塑料管子从厂内一直通往河边。管子的尽头湮没在河边草丛中,不断冒出白烟,有液体滴出。周围的水已经成了深黑色,泛着黑泡。这条管子是做什么用的?工人说,这是厂里用来排废气的管子。记者看到,管子的另一头连接在一台机器的鼓风机上。
“河水一直流入南淝河”
在河边,一名正在浇地的村民说:“原来这条河的水好着呢,里面都有鱼。就是最近几年,水变黑了。这条河一直通往南淝河。这条河在长江东路通过一个小桥洞过了马路就流到南边去了。一直能流到南淝河。”
由于长江东路在修路,记者无法靠近长江东路边的河流。在河边,记者看到冒着泡的黑色河水明显在向长江东路方向流动,中间被长江东路隔断,但在路那边也有一条河流在向南流淌。记者在卫星地图上搜索了一下,这条河与路南边的那条河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中间被长江东路隔断,中间无法看出是否有涵洞连接,而南边的那条河在大兴镇附近注入南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