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餐盒 绿色还是有毒?
2010-8-30 消费日报
 
    8月24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召开说明会,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拨乱反正”。两家协会指出,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发泡塑料餐盒,属于安全无毒无害产品,被认定为绿色产品,可以放心使用。而同一天的《生命时报》却报道说,一次性发泡饭盒危害健康。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却说,这种餐盒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埋在地下100年都不会分解。
 
    都是权威专家,得出的结论却相悖。一次性发泡餐盒到底是绿色产品,还是“隐性毒药”?是该“拨乱反正”,还是从源头上遏制?这真是个问题。
 
    董金狮表示,发泡餐盒在高温下会产生有毒物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遇到热汤热饭时,会产生16种毒素,当盛装滚烫的食品时,不经意间已把毒素融化在食物中了。65℃以上高温使用,就会产生强致癌毒性二恶英。
 
    而中国产学研与中国塑加协却认为,“二恶英”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是含苯环物质和含氯(溴)、氧一类有机化学物在370℃至440℃高温条件下焚烧。而一次性发泡餐具生产和使用过程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与二恶英无关。另外,关于65℃以上使用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的问题毫无科学根据的,因其解聚温度需高达280℃以上,软化温度也需110℃至120℃,因此用发泡餐盒盛装热饭菜是没有问题的。
 
    “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发泡塑料餐盒,属于安全无毒无害产品,可以放心使用”,中塑协会长廖正品说,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认定为绿色产品。两家协会指出,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的制造工艺,现在大部分发泡生产线已淘汰氟利昂,而采用丁烷发泡剂替代,不存在生产过程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的问题。该产品原料和制品生产工艺用料省、废弃物少、节能、无污染,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可回收再利用、再资源化,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或破坏。因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典型的绿色产品,符合国际、国内包装工业发展潮流。个别厂家在生产时添加再生料及荧光增白剂的做法,是某些不法企业的行为,不能因此打击整个行业。
 
    据介绍,目前社会上销售的一些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环保餐具,多是由当地周边一些小工厂和小作坊制作的。使用的原料也都是低价回收来的废塑料,这些垃圾本身有许多灰尘、细菌,生产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工业级碳酸钙、荧光增白剂、滑石粉等有毒有害材料,这些有害物质本身对人体就会造成危害毒。今年8月,广东已查处22家企业用废旧塑料生产一次性餐具。有调查显示,北京市一次性餐具每天用量为200多万只,其中存在质量问题特别是卫生安全性问题的高达59%。
 
    对此,有专家指出,目前无论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还是环保餐具,通过工艺上的升级换代,均可实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绿色、环保、无害,问题在于制造假冒伪劣的企业太多,违法乱纪的人对此更是有持无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去伪存真,增加严打的力度。
 
    事实上,由于伪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制作成本低廉、废塑料回收容易、市场需求巨大,已成为国家监管部门严打的对象。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也因此受到牵连成为淘汰产品。据悉,早在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已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为被淘汰产品;2005年,国家发改委限期淘汰399类落后产品,其再次名列其中。
 
    不过,政府的监管思路似乎已经开始变化。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马占峰秘书长透露,在国家发改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原先被列入“应淘汰的落后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已经消失。“这份征求意见稿如果通过,意味着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将可以正大光明地重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