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前7月造纸及纸制品业合同吸收外资6987万美元
2010-8-25 人民网
 
  658.0亿美元!这是东莞今年1~7月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9%,仅比2008年同期少了6.4亿美元,进一步拉近与金融危机前的距离。
 
  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有“上位”趋势。
 
  利用外资方面,1~7月,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20宗,增加143宗,增长51.62%。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增资项目6宗。
 
  “7月各项外经贸指标均创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市外经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外经贸多项指标高于全省
 
  今年1~7月,东莞外经贸主要指标依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创下各项指标高于全省水平的纪录。
 
  658.0亿美元,这是今年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9%,增幅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这与2008年1~7月的进出口总额664.4亿美元相比,仅少6.4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37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增幅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外贸进口28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5%,增幅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东莞今年7月进出口额是110.6亿美元。而就在今年上半年,东莞的进出口总额与2008年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的差距是12.2亿美元。由12.2亿美元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6.4亿美元的差额。这说明,东莞外贸已经进一步拉近了与金融危机前水平的距离。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30.3亿美元
 
  在出口商品类别上,排在总量前五名的商品类别依次是:机电产品(包括本文中已具体列名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服装及衣着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
 
  在出口商品结构上,机电产品虽稳居第一,但比2009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1~7月,机电产品出口2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全市出口比重71.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而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却有“上位”趋势。其出口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占全市出口比重的35.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服装等传统行业有所增长,其中,家具及其零件与去年同比增长38.6%,服装及衣着附件同比增长43.3%;鞋类增速同比增长18.9%。上述三项传统行业产品在东莞出口总量上,均占据6%以下的比例。
 
  引人注目的是,20余类主要出口商品当中均为正增长。
 
  合同吸收500强资金超过去年全年
 
  在利用外资方面,1~7月,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20宗,增加143宗,增长51.62%。合同吸收外资(含增减资)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92.57%,实际吸收外资16.73亿美元,同比增长6.97%。
 
  而在1~7月,世界500强企业增资项目6宗,投资总额增资9010万美元,合同外资增资6866万美元,合同吸收500强资金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专家解读
 
  NO.1
 
  大项目增资规模较大
 
  数据:1~7月全市增资项目331宗,同比增加93宗,合同增资8.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93%,占合同吸收外资的57.89%。其中,投资总额增资超1000万美元的有24宗,同比增加14宗,合同外资增资4.41亿美元,同比增长357.11%。
 
  解读:总体上,数据比较乐观。但实际上我认为光看数据的表面不够说明问题,得看增资项目的结构,第一看实际利用外资的结构,第二看这些增资项目是来干什么。
 
  具体说来,合同吸收外资会分阶段落实,并非是一下子能实现投资的。其次,我们得进一步分析这个增资是中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作内销用的还是作外销用的,是研发的还是增添设备扩产的。
 
  NO.2
 
  制造业回暖速度加快
 
  数据:1~7月,全市新签制造业项目420宗,同比增加143宗,合同吸收外资6.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21%,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同外资15437万美元,同比增长330%;造纸及纸制品业合同吸收外资6987万美元,同比增长2198.36%。
 
  解读:1~7月东莞合同吸收外资14.01亿美元,其中新签制造业项目的合同吸收外资就占了6.42亿美元,从这里可以看出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这个比例表示还是没有升级,还停留在制造业为主的状态,并且还表现出以生产设备、造纸业投资为主的特点。
 
  NO.3
 
  三资企业出口占全市份额不断上升
 
  数据:1~7月,全市三资企业出口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增幅高于全市7.4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63.1%,比重较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解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三资企业中并不包括三来一补企业,这说明在东莞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东莞很多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后到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我们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已经逐步转型,并付出行动,在出口上产生积极效应,这预示着东莞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工作上会有一定成效,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NO.4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数据:1~7月,机电产品出口2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全市出口比重的71.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占全市出口比重的35.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解读:近十几年来,东莞的出口结构当中,机电产品仍然占据很大比重。机电产业分类很多,如果增长的机电产品当中有大比例的装备制造业,这是一桩好事,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好的表现。东莞不少企业从事机电产品生产,以民营企业为例,尽管东莞民企从事机械类生产的很多,但是很多企业只是停留在加工初级阶段,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生产检测仪器的度量衡,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我想,在未来,东莞需要的是一套机械设备能卖几千万美金的企业。
 
  在这样一个转型变化过程当中,东莞市政府可以考虑如何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转型内销以及出口的一个强有力推手。
 
  解读人:中山大学教授 林江
 
  ■下半年趋势
 
  存在诸多不明朗因素
 
  针对下半年趋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对于东莞来说,下半年不宜过于乐观,还有诸多不明朗因素。
 
  “上半年东莞的情况比较特殊,有可能是订单在上半年集中释放。”林江说。在他看来,下半年还有诸多不明朗因素,如利率可能上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调,出口退税在全国范围内有逐步取消的趋势;宏观经济方面,各国可能会收紧银根。
 
  “但也有一个有利因素,如果国内经济走向不好,9月份中央将有可能放宽银根,尤其是对房地产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进出口的压力。”林江表示,放宽银根会带来融资环境的好转,对企业融资有助,对外贸企业进口也有一定帮助,从而营造有利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