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大流行,热熔胶行业的发展探讨(1)-增粘树脂
2020-4-22 王贤胜
2020年4月16日,在《热熔压敏胶技术及应用》俱乐部群中,我发起了热熔胶发展趋势的主题讨论。我的问题是:疫情世界大流行,200多万人确诊,因口罩、防护服市场的骤增,卫生用品、医疗胶带的材料价格暴涨,并且无货供应,但热熔胶供应稳定,价格稳定。疫情后,热熔胶市场将如何发展?疫情对热熔胶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十多位群友参加了讨论,分享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增粘树脂行业发展,大家探讨的特别深入,因此特做整理,留做行业的一个资料。
现在,中国是石油树脂、松香树脂等增粘树脂的产销大国,产销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增粘树脂是重要的热熔胶原材料,且在其他胶粘剂、油墨、造纸等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增粘树脂是热熔胶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具有降低热熔胶的熔融粘度,提高其对被胶接物的润湿性和初粘性,以及调整胶的耐热温度及晾置时间,用量大约是热熔胶总量的一半。热熔胶要求增粘剂与基本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被黏物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在熔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它的主要种类有: (1)石油化工及炼焦:非氢化C5树脂和C9树脂,加氢C5树脂,加氢C9树脂,DCPD及它们之间的共聚物,低分子量聚苯乙烯,热塑性酚醛树脂,低分子量有机硅,低分子量丙烯酸树脂; (2)天然树脂:松香(有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等)、改性松香(有氢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等)、松香脂(有松香甘油酯、季戊四醇等);萜烯树脂及其改性萜烯树脂。 华东理工大学郝大卫博士表示:中国作为世界树脂产出国,目前随着疫情发展,出口受阻明显,逐渐依靠内需,国内需求随着疫情好转逐步提升,但是抵消不了出口这么大的余量,加之全球一盘棋,下游有一部分也是出口,所以,世界疫情,尤其是欧美疫情控制不好,树脂这块供过于求的趋势明显。另外,普通用树脂,实际国内产能早就超出国内现阶段需求,一定要突破国际市场。这次除了疫情短期内造成供求不均衡,另外,正如曹德旺先生所讲,疫情过去后,去中国化趋势会有一定表现,国外工厂可能也会从这个角度保留本土供应商一定比例,而不是只看性价比,这块应该是长期影响。不过,目前至少在树脂行业,出口的确实是附加值不高的普通树脂,而高附加值的精细牌号树脂,大部分进口,这次疫情也影响国内企业这块树脂的供应,一方面普通品供过于求,一方面好的东西供应不足,这也会倒逼国内树脂行业往上发展。长期来看,不见得是个坏事,中国历史证明了凡是外部围堵的,咱都弄成世界先进水平,凡是外部给咱的,反而去模仿拼价格了,我坚信,这个情况,长期来看,是个好事,也能促进我们一直想做的产业升级。 在高端产品方面,中国企业还要更多向先进学习与借鉴。作为增粘树脂的产销大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进口那么多高价格的增粘树脂? 1、基础研究:欧美日本企业比国内做的扎实、深入,而我国的树脂行业需要有更多的基础理论研究。国际大品牌,大力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而不是跟在其他企业后面复制,在耐高温、强剥离、高氢化、低气味等方面,一直领先行业,不断推出新产品。 2、坚持本行业深耕细作:松香行业人士纪云云群友在群讨论中发言,在松香行业,随着一些欧美企业嫌弃松香这块业务,赚钱少,他们投入也少了,所以对于我们国内企业也是机会,尤其是一些松香行业的老板,都很有情怀的,但是日本企业,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深耕细作,专注研究,值得学习。 3、产品持续稳定:在产品的持续稳定性方面,国际跨国企业做得更好一些,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准坚持等,改变都非常谨慎,也因此他们的产品更稳定,得到高端品牌企业的信赖。因为缺少灵活性,市场反应慢,而失去很多机会。 4、理论建设:思想决定行为,理论指导实践。中国树脂企业在技术理论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学习与研究行业技术理论方面,在标准等技术理论建设方面还需要向先进学习,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还特别要加强。 在增粘树脂行业中,中国的相关从业者很了不起,数年时间里完成了国产替代进口,大幅度降低了产品价格,推动了热熔胶产品的普及应用,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进程,让老百姓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我观察到中国的很多增粘树脂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人才,建设研发团队,创建创新实验室,购置先进研发设备,进行客户应用研究,做基础理论研究。这说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的增粘树脂企业正在行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高端增粘树脂方面,中国一定会引领世界。 疫病世界大流行,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短缺,欧美发达国家意识到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相信疫情结束,欧美发达国家会重构本国的产业结构,会保持一定量的利润少的传统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