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大国品牌养成记
创立于1985年的恒安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卫生巾市场的本土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心相印、七度空间、安儿乐等多个知名品牌。在今年五月发布的“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恒安集团以443亿元的品牌价值再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在轻工行业分类中,位列第5位。
作为有着三十四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恒安集团是如何在企业管理、品牌形象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的?在接受《大国品牌养成记》专访时,恒安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许清池与我们分享了企业34年的发展之路。
01/品牌成就大企业
恒安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个思想相对保守的年代,卫生巾这类在国外已十分普及的女性用品,在中国却仍被羞于谈起。恒安敏锐地看到了卫生巾行业蕴藏的巨大商机,倾尽全部资金和人力,将业务重心完全转移到卫生巾的研发生产上,以品牌“安乐”强势进入市场。短短两年时间,“安乐”卫生巾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稳居产销量第一,“安乐”一度成为卫生巾的代名词。
“安乐”的成功并没有停下恒安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品牌结构的步伐。许清池认为,企业必须精准把握消费市场动态和需求,通过持续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为品牌谋得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继成功打造品牌“安乐”之后,恒安持续在卫生巾垂直细分领域发力,相继推出高档蝶形护翼卫生巾“安尔乐”和时尚年轻化的“七度空间”两大品牌,获得不同消费群体的认可和喜爱。
“传统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密切了解每个时期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不断刺激品牌焕发新的生机。”许清池说道。
02/变革推动企业跨越发展
恒安集团三十四年的企业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变革史。和众多同时期创办的企业一样,最初的恒安是一家股份制管理的乡镇企业,股东多是乡里乡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的短板日渐显露。1998年,恒安迎来了转机,成功在香港上市,并以此为契机进行第一次管理变革,引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为恒安日后的规模化、集团化、高速化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让恒安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恒安也深刻意识到“管理”带来的价值。“打造一个企业,要先以经营管理为起点,才能谈发展、谈品牌。”许清池说道。
在此后二十余年间,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不断变化的经济新形势,恒安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两次针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度优化改革,让企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许清池说,不迷惑于眼前业绩、不为人情困扰是改革的原则和基础,现在的恒安虽然已经是市值百亿的大企业,仍需要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才能朝着大国品牌的方向迈进。
03/尊重他国文化,将“恒安制造”推向世界
将贴有恒安自主品牌商标的产品卖给全球消费者,是许清池和恒安未来的奋斗方向。2016年以来,恒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在印尼、俄罗斯、芬兰等地布局产业基地或营销中心,持续在海外市场搭建供应链;目前,恒安旗下产品已出口至43个国家和地区。
许清池坦言,角逐国际市场对于恒安来说就如同二次创业,因为生活用品不同于科技类产品,想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很陌生的消费市场获得认同更具挑战。“恒安品牌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一步,是尊重当地的文化。想让当地消费者接受恒安这个品牌,就需要对他们的喜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的产品符合他们的消费文化和偏好。”许清池说道。
如今的恒安,凭借着品牌、渠道、资源等优势,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上,恒安必定会加速前进,继续领跑。“通过持续创新,将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分享给全球消费者。”许清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