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优势,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当前造纸工业正面临结构性紧缩趋势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加强的多重压力,突出表现是行业效益全面下滑。2015年纸及纸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3%,比“十二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7.28%低4.85个百分点。“十二五”年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增长仅为5.34%,比轻工全行业年均利润率低1.15个百分点。
钱桂敬说,“十三五”造纸行业必须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行业效益和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放在突出位置。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坚持用更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技术、装备新优势。要在新一代清洁制浆、纤维组分清洁分离,创新与集成制浆造纸节能、降耗、减排技术,高效、高值利用纤维原料的复合型生物精炼技术和生物质衍生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在中浓系统、节能低噪音真空系统、高效脱水系统、新型干燥技术和装备、结晶蒸发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大型化机浆装备与生产线大型低温置换蒸煮、新型立式连蒸为主的新一代清洁制浆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造纸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流程长,产业关联度大,集林业、农业、水利、能源土地、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于一体,因此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提高产业链价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造纸工业尤为重要。资源配置效率集中体现在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上。就是要对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本替代人工、人才红利等进行综合统筹优化,使之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措施。
三是要进一步转换盈利模式,培养新的利润源,提高盈利水平。当前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变动成本和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传统盈利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致使盈利水平普遍下滑。为此,必须加快转换盈利模式,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源:要努力培养资源配置效益利润源,通过提高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来提高盈利水平;要培育生产服务的增值效益利润源,要加快产业链延伸,加快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扩大盈利空间,提高盈利水平;要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培育品牌溢出效益利润源。
培育新动力,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钱桂敬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基本目标和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供给水平、供给质量和供给的有效性,就是要从需求侧“元动力”出发,通过创新供给催生新需求。轻工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来进一步提升供给水平,创造新的价值和提高竞争优势。
“十三五”造纸工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牢牢把握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必须要有全球视野,紧跟当代造纸工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工业4.0”、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快速发展中,按《中国制造2025》部署要求,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方向,加快造纸工业互联网工程建设。要在ERP、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补好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短板,并做好ERP和MES融合,为效率驱动、智能制造打好基础。
二是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以“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同时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将对传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产生巨大冲击。造纸工业作为传统产业要迎接挑战,在提升产业链价值、探索“服务化”制造新模式、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建设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三是牢牢把握聚集人才大举措。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驱动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造纸行业要加快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集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