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市场持续升温 奶粉纸尿裤等成生二孩最大消费支出
2016-3-16 中国妇女报
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有7000多万,占总人口数量的1/20,且每年还将迎来1600万至2000万的新生婴儿。在如此强大的市场背后,伴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明显提升,中国妈妈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
2015年度中国母婴行业的消费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1、市场篇
母婴市场持续升温 奶粉、纸尿裤等成生二孩最大消费支出
一项二孩成本调查显示:六成多受访者表示从怀孕到孩子出生要花费1~10万元;而孩子出生后,每月最大的消费支出依次为请月嫂、纸尿裤、奶粉、玩具等育儿用品。
分析人士预测,即使二孩政策变化未能大幅提高出生率,母婴市场依然会增长,因为父母愿意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决定了价格已不再是决定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安全、优质已经成为“80后”“90后”妈妈们选择的最重要标准。
2、产品篇
中国婴童用品“正名”正当时 “新国货”成为二三线城市妈妈最爱
调查报告显示:82.3%的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愿意选择母婴行业的新国货品牌,她们认为,洋品牌品类较少、价格太贵,而逐渐上位的“新国货”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早已在个性化需求和性价比方面优于进口品牌。在新国货产品选择方面,消费者多采取“先试后买”的方式。中国婴童用品“正名”正当时。
3、企业篇
“小舢板”已不再适应商战 成立商会是民营企业希望借助的“大船” 母婴用品企业想有个“家”
随着市场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母婴用品企业这几年越来越希望有个组织依靠。稍加注意,你会发现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孕婴童行业协会或商会等行业组织。
商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商会通过规划和约束来避免内部的不良竞争,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另外也希望能通过商会这个平台与各级政府沟通,获得商业上的长足发展和政策支持上的优惠。
4、质量篇
“品质第一 价格其次” 母婴服务领域更有挑战性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85.9%的家庭购买母婴用品时会首先考虑品牌,超过53%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产品,仅有2.5%的消费者在购买母婴产品时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在疯狂的价格战面前,当涉及宝宝健康安全问题时,消费者还是会坚持“品质第一,价格其次”的消费态度。
5、结束语
面对如此庞大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母婴市场,如何准确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所有母婴行业内的企业来说都是考验。为了提高竞争力,国内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质”的水平,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优质的品质和尖端的科技,让产品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质造”,让消费者建立起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这将是一场比拼耐力的持久赛,也是一场终将会有回报的战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