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的成功之道——德国中小企业考察有感

2015-11-9  生活用纸杂志

 

(本文根据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夏双印董事长在首届卫生用品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去年9月份,上海市经信委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赴德考察和培训,我参加了那次活动,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考察了德国知名的中小企业,也参加了德国专家授课的系列培训,更有幸的是,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亲自为我们开设了“隐形冠军的成功之道及企业的定价策略”的专题讲座。


德国代表了世界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时,德国抵抗风险能力最强,就是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制造业。德国制造靠什么?靠技术、靠自动化、靠流程管理,当然这些很重要,但我感觉到,德国制造真正的核心就是专业和专注,认真专心干一件事情,一干就是上百年、几代人。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家做紧固件的公司,他们只做紧固件,但他们只给核电站做,给军舰做,其实这家企业规模很小,占地几亩,仅有一栋四、五层的楼,全部员工不到100人,就是这样一家小企业,他们做紧固件做了一百多年了,做到了全球第一。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和充分交流,我感觉到这家企业有这么几个优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首先,他们做企业的理念始终强调“专业”两个字,从研发到产品,从设备到技术,从管理到团队,从市场到服务,可以说,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都深刻地体现出他们的专业眼光、专业技术和专业态度。其次,做产品始终紧扣的核心就是做“专精”,“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甚至一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或同类客户;“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第三,这家企业始终秉持一种做百年企业“淡定”的心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始终不变,一个产品一个服务始终不变,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走过百年,这种淡定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内心追求。


上面谈到的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他从上学开始研究德国的中小企业,研究了一辈子,他专注做一件事做了一辈子,同样充分体现出了德国风格,那就是严谨、专精和坚持,他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享誉世界。


1986年开始,通过对德国400多家卓越中小企业的研究,西蒙创造性地提出“隐形冠军”的概念。他通过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这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无可撼动,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它们的技术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但是因为所从事的行业相对生僻、加上专注的战略和低调的风格,它们又都隐身于大众的视野之外。早年的研究中,西蒙认为“隐形冠军”现象仅限于德国,根植于德意志民族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和对职业的自豪。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在美国、南非、新西兰、亚洲都普遍存在,它们不但同样在各自所在的经济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和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有着惊人相似的成功法则,西蒙把他对这些企业的研究成果著成《隐形冠军》一书。


现在,西蒙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他的《隐形冠军》至今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有一百多个版本,西蒙教授也走遍了全球各地,为广大中小企业讲课授业或做专题演讲。《隐形冠军》的研究成果以及围绕这个课题所展开的全部工作,既是西蒙教授一生的事业,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内心追求,同样,这一切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据悉,2013年《隐形冠军》的持续畅销和西蒙教授展开的其他学术活动所创造的营收是1.7亿欧元。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但同时大批中小型企业也成为德国这个经济强国的强大支撑。


德国那么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手里都有独特的技术,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那么一个小铺子、小作坊,专心致志走下去,在一项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在德国考察和学习过程中,我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态?有没有这样的定力?有没有这样的钻研精神?他们的观念和心态就是有这样一种内心的追求,他们认为把这件小事做好、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是非常有价值的,把自己的小企业和小作坊做好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业,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企业所要学习和追求的。


我们中小企业在求变和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完成理念和心态的转变,把过去做大做强的传统观念和模式放下,业内既需要像恒安这样的龙头老大,也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转而致力于“专业聚焦”和“专精特新”的定位和打造,这是我们中小企业寻求持续发展、力争做百年企业所要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这样,就一定会在市场上建立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


经济学家许小年指出,现在的经济形势跟做企业关系不大,做企业不是看天吃饭,不看天气预报。企业的经营跟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关系,宏观形势好,有好企业,宏观形势差,也有好企业,关键看企业自身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转变和定位,又如何找到破解同质化竞争的“魔法棒”和形成错位竞争的核心优势。


虽然现在国家层面提出“互联网+”,但是制造业的地位不会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永远也离不开产品。作为中小企业,我认为应该提“产品+”这样一个经营思维模式。


产品做好了我们就可以“产品+”很多,互联网只是我们“产品+” (本文根据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夏双印董事长在首届卫生用品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去年9月份,上海市经信委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赴德考察和培训,我参加了那次活动,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考察了德国知名的中小企业,也参加了德国专家授课的系列培训,更有幸的是,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亲自为我们开设了“隐形冠军的成功之道及企业的定价策略”的专题讲座。


德国代表了世界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时,德国抵抗风险能力最强,就是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制造业。德国制造靠什么?靠技术、靠自动化、靠流程管理,当然这些很重要,但我感觉到,德国制造真正的核心就是专业和专注,认真专心干一件事情,一干就是上百年、几代人。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家做紧固件的公司,他们只做紧固件,但他们只给核电站做,给军舰做,其实这家企业规模很小,占地几亩,仅有一栋四、五层的楼,全部员工不到100人,就是这样一家小企业,他们做紧固件做了一百多年了,做到了全球第一。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和充分交流,我感觉到这家企业有这么几个优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首先,他们做企业的理念始终强调“专业”两个字,从研发到产品,从设备到技术,从管理到团队,从市场到服务,可以说,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都深刻地体现出他们的专业眼光、专业技术和专业态度。其次,做产品始终紧扣的核心就是做“专精”,“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甚至一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或同类客户;“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第三,这家企业始终秉持一种做百年企业“淡定”的心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始终不变,一个产品一个服务始终不变,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走过百年,这种淡定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内心追求。


上面谈到的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他从上学开始研究德国的中小企业,研究了一辈子,他专注做一件事做了一辈子,同样充分体现出了德国风格,那就是严谨、专精和坚持,他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享誉世界。


1986年开始,通过对德国400多家卓越中小企业的研究,西蒙创造性地提出“隐形冠军”的概念。他通过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这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市场中的地位无可撼动,有的甚至占据了全球95%的市场份额,它们的技术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但是因为所从事的行业相对生僻、加上专注的战略和低调的风格,它们又都隐身于大众的视野之外。早年的研究中,西蒙认为“隐形冠军”现象仅限于德国,根植于德意志民族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和对职业的自豪。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隐形冠军企业在美国、南非、新西兰、亚洲都普遍存在,它们不但同样在各自所在的经济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和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有着惊人相似的成功法则,西蒙把他对这些企业的研究成果著成《隐形冠军》一书。


现在,西蒙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他的《隐形冠军》至今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有一百多个版本,西蒙教授也走遍了全球各地,为广大中小企业讲课授业或做专题演讲。《隐形冠军》的研究成果以及围绕这个课题所展开的全部工作,既是西蒙教授一生的事业,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内心追求,同样,这一切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据悉,2013年《隐形冠军》的持续畅销和西蒙教授展开的其他学术活动所创造的营收是1.7亿欧元。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但同时大批中小型企业也成为德国这个经济强国的强大支撑。


德国那么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手里都有独特的技术,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那么一个小铺子、小作坊,专心致志走下去,在一项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在德国考察和学习过程中,我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态?有没有这样的定力?有没有这样的钻研精神?他们的观念和心态就是有这样一种内心的追求,他们认为把这件小事做好、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是非常有价值的,把自己的小企业和小作坊做好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业,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企业所要学习和追求的。


我们中小企业在求变和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完成理念和心态的转变,把过去做大做强的传统观念和模式放下,业内既需要像恒安这样的龙头老大,也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转而致力于“专业聚焦”和“专精特新”的定位和打造,这是我们中小企业寻求持续发展、力争做百年企业所要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这样,就一定会在市场上建立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


经济学家许小年指出,现在的经济形势跟做企业关系不大,做企业不是看天吃饭,不看天气预报。企业的经营跟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关系,宏观形势好,有好企业,宏观形势差,也有好企业,关键看企业自身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转变和定位,又如何找到破解同质化竞争的“魔法棒”和形成错位竞争的核心优势。


虽然现在国家层面提出“互联网+”,但是制造业的地位不会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永远也离不开产品。作为中小企业,我认为应该提“产品+”这样一个经营思维模式。


产品做好了我们就可以“产品+”很多,互联网只是我们“产品+”之一,因此,“产品+”是回归产品为核心的本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好产品是前提、是核心!


尤其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讲,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只有破除传统观念的魔咒,坚持专业、专精、沉着淡定,持续不停地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那么将来我们一定就是一家很棒的企业!之一,因此,“产品+”是回归产品为核心的本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好产品是前提、是核心!


尤其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讲,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只有破除传统观念的魔咒,坚持专业、专精、沉着淡定,持续不停地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那么将来我们一定就是一家很棒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