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恒安30年看2015年泉州“一号文件”
2015-3-12 泉州企业家杂志
甲午去,乙未来,辞旧迎新时节,记者注意到了几件小事:
2015年2月2日,台湾宏碁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在台湾电脑学会年会上发表《电脑不见了》的演讲,他预言,电脑正在消失中,但越来越多置入电脑科技的产品,如手机、手表、电玩、穿戴装置等产品将一一诞生,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谁曾想,这一预言很快就在泉州得到应证,除夕前日,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告知,一款带有定位装置的运动鞋日前在晋江研发成功,不日将批量上市。这款鞋可以让许多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们免除老人走失的担忧,同样可以预防小孩走失……
这是一则令人高兴的消息——置入包括GPS在内的各式电脑科技,可能是晋江鞋业甚至服装业等传统产业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
与此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在中央一年五提“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2015年1月6日,泉州市政府以2015年“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纺织鞋服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而泉州在此时,却以此种方式传递扶持传统产业发展的强烈信号,其用意何在呢?
在评判是非之前,且让我们先来看看缘起。当下坊间,人们对GDP全省第一的泉州颇有议论,大而不强,富而不美,后劲乏力……客人来泉州还是看车间、看工厂,客人去厦门,听的是交响乐,看的是音响设备制造,别人已是阳春白雪,我们却还是下里巴人……如此种种,爱之深则责之切。
然而,一味地怨天尤人,都是与事无补的。不论是在家的泉州人,还是在异地经商的泉州人,都不会忘记,正是那些不起眼的磁砖、水龙头、运动鞋给他们带来人生的“第一桶金”。时过境迁,人们不该喜新厌旧将之抛弃,而应该想方设法促之脱胎换骨,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市政府的“一号文件”,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当下的泉州,丢弃传统产业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无论是官方的数据,还是民间的财富,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既然丢不得,就只能提升之、转变之。这或许也正是泉州市政府以如此特殊之方式,出台这一文件的良苦用心。
其实,这种用心,是有充分依据的,近在咫尺的恒安集团,就是泉州最可借鉴的案例。
恒安30年的发展历程,是很值得我们去仔细地品读的。
恒安所做之产业,谈不上高大上,然而短短30年,世界知名的高盛公司给出的评价是,恒安的业绩增长率、盈利能力等三大指标居全球同行业第一。恒安凭什么?在恒安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CEO许连捷总结的“恒安经验”很简单,是无数的创新、持续地创新,创新支撑恒安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啊,持续不断地、锲而不舍地、覆盖全范围、着眼世界级的系列创新,才有了今天的恒安。扎根于传统产业、从事生活必需品、快消品生产经营的恒安,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传统产业,而被时代抛弃,反而因为叠加了创新元素,使自己历久弥新。
创新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从2002年恒安引进汤姆斯集团进驻企业,推行为期3年的“TCT行动”开始,到2008年底引进美国博斯公司,推行二次管理变革,导入精益管理,再到2014年3月,携手IBM公司,再次启动以供应链项目整合为核心地第三次管理变革,持续十余年不断的变革创新带给恒安丰硕的成果:经营业绩从2002年的11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200多亿元,市值从上市当年的28亿元,上升到如今约900亿元。说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单单一项立足于基层一线员工的持续改善,恒安一年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2亿元,仅造纸二部一个单位去年一年降低成本900万元。难怪连CEO许连捷也感叹:“改善无止境,创新无止境!”
经济新常态的全球大背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更准确地把握新的发展方向,才能使我们在新的历史洪流中不至于被甩得太远。互联网为支撑、智能化生产,创新趋动,才是正道。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无一例外。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无需妄自菲薄,因为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借助新技术、新型材料同样可以提升产业价值。还是那句老话,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行业,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辅之以创新,定能迸发出新的光芒。这是泉州市政府”一号文件“所期许的,相信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许多泉州人所共同期许的。让我们用踏踏实实的创新举动,为泉州、更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