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部无纺布产业欲试水8万亿元产业蓝海
2015-2-1 南方日报
必得幅研发生产的复合保温材料迅速占领日本保温袋市场。
标准制定,是上述两大会议共有的议程,而之所以选择在九江、西樵召开会议,正是因为标准的起草编制方,就在当地——前者是国内无纺布综合产能排名第二的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后者是多项专利的拥有者广东昱升卫生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如果对两家企业有所了解,会发现二者实际上存在上下游合作关系,而在无纺布制造与纸尿裤细分领域之外,在南海
西部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分类:大健康产业。
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显示,到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个新兴的产业江湖,机会满满。而南海西部,已经以一批行业标准制定者为龙头,踏上征途。
2020年8万亿元的庞大蓝海
同为标准起草制定者的,还有凯仕乐(中国)医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主营按摩椅、按摩垫等各类保健器械的企业,是国内按摩保健器械类的全网销量冠军。
即便是无纺布乃至健康制造,也只是整个健康产业极小的一部分。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健康服务业不仅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的支撑产业,还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等,涉及覆盖面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网络革命后的明日之星,认为其将替代IT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对此的预测是,“到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
元以上。”
作为切入健康产业的尖刀,南海西部的无纺布产业链已经初步确立行业地位。其中,必得福是国内非织造布(无纺布)行业综合产能排名全国第二的企业,更是全中国第一件伊波拉病毒防护服制造商,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核辐射防护服生产者,还主持编制了《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机械术语》,并参与起草医用非织造布防护产品的标准。
无纺布产业链下游的应用企业昱升,同样是标准的起草制定者,它参与起草的《拉拉裤(训练裤)》省地标,已经进行了预立项。
同为标准起草制定者的,还有凯仕乐(中国)医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主营按摩椅、按摩
垫等各类保健器械的企业,是国内按摩保健器械类的全网销量冠军。截至目前,它已是3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者,其中《保健按摩器具安全使用服务规范》和《保健按摩器具售后服务规范》已经通过立项,《保健按摩器具类别与功能安全评价》正处于申报立项阶段。
“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这句在营销界早已耳熟能详的话语,一定程度上说明三家健康制造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内的行业地位。以其为龙头,南海西部吸引了一批健康产业聚集,其中就包括不久前与九江签订投资意向的国内最具规模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底膜生产商、佛山市兰笛胶粘材料有限公司。
3
产业“作战图”三大板块分步走
以旅游产品产业化开发、旅游景点的多元化利用为切入,集聚文旅创新、创业、创意市场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城市服务经济的文旅创意经济,期盼在南海西部走向崛起。
前景广阔的移动健康领域,也被纳入南海西部的大健康发展蓝图。在这一板块,该区域将加紧规划建设一批重要载体,并努力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试点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行业巨头进入。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产业蓝海,南海西部也做好了长期征战的准备。
在南海西部历时超半年,先后与三镇镇长、经贸部门以及商协会、重点企业座谈形成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结合自身实际,将健康产业细分为三大板块: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和移动健康。
其中健康制造以医疗器械、医疗新材料、保健食品等行业为重点,通过改造提升西部片区原有低端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力度承接国内外知名相关产业转移等方式,培育优势企业,推动健康制造业集聚发展。
此中,依托现有的无纺布产业基础,完善从基布生产、后
整理,到制品后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将南海西部打造成为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医疗无纺布产业基地,被视为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健康服务则在近期充分整合和挖掘西部片区以西樵山为代表的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优势资源,发展运动养生、生态养生、文化养生、美食养生等健康旅游服务,提供集健康检测、营养饮食、健身锻炼、中医理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体验服务,力争将西部打造成为以健康旅游为引领,集健康管理、健康照护、健康休闲于一体的珠三角健康服务高地。
前景广阔的移动健康领域,也被纳入南海西部的大健康发展蓝图。在这一板块,该区域将加紧规划建设一批重要载体,并努力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试点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行业巨头进入。
未来,这样的场景或将在这
里成为现实:所有在南海西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在当地进行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的人,通过遍布的家庭健康包等移动监测设备和远程健康监护自助服务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将各类检测数据,实时传送至医院设立的专门数据库和区域健康档案中,经由医院的健康分析师和资深医疗专家分析后,再将专业的医疗报告、医疗建议传送给受检测人,实现慢病人群及潜在的慢病人群全面动态管理,做到“大病马上知,小病自行医,疾患提前治,健康常保持”。
■沙龙
打造健康产业高地西部三镇内部如何分工?
嘉宾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政祥
九江镇党委委员梁觉聪
西樵镇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潘爱玲
以医疗无纺布及其上下游产业为龙头的健康制造业,被南海西部视为打造健康产业发力点,但就目前而言,九江和西樵都有无纺布产业的基础,这是否会形成内部竞争?未来的大健康产业蓝图,三镇内部又将如何分工?
目前,九江已引入包括必得福、PGI在内的国内外无纺布生产巨头,成为全国镇级首屈一指的医用无纺布生产基地,以这两大企业为龙头,引入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底膜生产商、下游无纺布产业应用企业等十余家无纺布产业链企业。西樵也引入广东昱升卫生用品和佛山市启盛卫生用品两家终端应用的龙头企业,以及十余家小型无纺布生产商,初步形成产业聚集。
“在西部三镇,健康产业是错位互补的。”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政祥表示,健康产业横跨一二三产,每个镇都能找到各自的切入点。如西樵,纺织是传统优势产业,在家用纺织和服装纺织市场渐趋饱和的市场下,纺织产业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向细分的产业用布方向“进军”,卫用无纺布也属于产业用布的一种﹔而九江可在继续做强上游医卫用无纺布生产,与西樵形成上下游合作的同时,亦可引入相关的下游产业,与西樵串点成线,形成产业带。
丹灶或许是另一个方向的切入。“就我所知,目前丹灶已经有部分五金企业实现转型,如一家做金属沙滩椅的企业,转作医用病床﹔还有一家企业做医用的吊瓶横杠。这些都是健康产业的切入点。”冯政祥说,上述只是健康制造业的一部分,未来,西部还可依托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健康管理、健康养护等第三产业。
具体到西樵、九江两镇,各有何发展计划?“广东在医卫用无纺布领域有优势,像宝洁这类日化巨头就在广东。南海要用好这一优势,通过下游终端产品带动中上游的产业聚集,降低内部采购成本,打响区域品牌。”不久之前,中国纺粘分会会长陈立东参加在九江举行的中国第21届纺粘和熔喷法非织造布行业年会,并参观了当地的无纺布生产企业后建议道。
以应用带动生产,也是两镇主要的思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只会对真正用到的终端产品有印象﹔对于企业来说,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产品,利润往往也最高。”西樵镇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潘爱玲表示,目前西樵已引入的昱升、启盛两家卫生用品企业中,前者是国内知名的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后者是广东最大的纯卫生巾生产企业。未来,西樵将一方面继续做好服务,促进两大龙头增资扩产,加快二、三期项目上马,同时加大无纺布应用及相关健康产业的招商力度,形成规模,九江也明显表达出做大规模效应、做全无纺布产业链的意愿。“我们从上个月开始,启动了以医卫用为核心、生活用为重点、工业用为辅助的无纺布产业链招商。”九江镇党委委员梁觉聪表示,其中位于樵江科技园内的“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一期主打PGI、必得福、兰笛等医卫用中游非织造企业,二期则是以一期中游产业链生产基地为基础,重点引入医卫用产品的下游成品企业,并向生活用产品、功能性产品拓展,争取将基地打造成为年产值超60亿元的中国最大、全球具影响力的医卫用非织造产品及生活用纸品集聚基地。
而主打工业用非织造产品的九江临港国际产业小区,则向该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延伸,由此构成九江真正意义上的非织造布全产业链。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