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三十年 “我与恒安”系列征文——学习•成长•收获
2014-10-24 恒安集团 刘莹/口述 陈涛/整理
1995年,老公被单位派驻到福建省南安市水头工作,我于1995年1月9日,带着对不到四岁女儿的思念,从哈尔滨来到福建探亲。
1995年2月7日,《泉州晚报》上刊登了恒安公司的招聘广告,招文秘、财务、统计等岗位,早就听说恒安和安乐、安尔乐,是个很不错的知名企业,就想着刚好在探亲假期来试试,先后面试了两次,先是事务部的面试,后一次是见杨总、张总,两次面试正好间隔半个月。当时觉得闽南人真是热情啊,两次来面试时,桌子上都有水果点心。后来才明白,初二和十六是闽南烧香拜土地公的日子,我两次面试正好赶上了初二和十六。1995年3月13号,我正式来恒安上班,当时在办公室,岗位是文秘,试用期日工资是23元。
当时我们双方的父母,也都鼓励和支持我留在福建,老人总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夫妻分居。另一方面,这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环境和人们的观念意识也要比内地要好。后来,还是父亲替我在原单位办的辞职手续。
1995年恒安还在桥头工业区办公,当时恒安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福建省外已建立多家分公司。才到办公室时人少事多,文秘做的事也杂,传真、复印、打字、活动拍照、工作通讯部分文字整理、省外公司所需宣传品的发放、迎来送往什么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恒安正在申报ISO体系认证,天天油印那些质量文件。接着遇上五一公司搞文体活动,办公室主任交给我一台旧的手动照相机,我自己当时又不会使用,就请老公带着家里的相机来公司帮忙拍。他现场教,我现场学,用“夫妻档”模式完成了整个活动的摄影任务。从此,家里这台相机就直接“充公”了,一用就是三年,记录了那个年代在恒安发生的精彩瞬间。
到7月份,我接手第一届恒安机电大专班的后期筹备及带班工作。当时恒安业务正处于扩张阶段,批量引进先进设备,相继上了护翼卫生巾、纸品后加工,并着手做纸尿裤,技术类人才严重缺乏。当年与华侨大学合办大专“机电班”,面向社会招收高考录取线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协议规定结业后要在恒安工作满五年。第一届机电班共招收43名学生,我当班主任。这个班被很多人戏称为是恒安的“黄埔一期”。回过头来看,当年的机电班学员如付剑峰、黄荣誉、龚秋阳、姚德义、李艺锟等,都已成长为生产公司的总经理,大部分学员至今仍是活跃在生产、技术、质量、供应链等管理领域或是技术骨干。
机电班我连续带了3届共4年的时间,到与华侨大学合办营销班时由其他同事接手。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后面又与中国人民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开设了MBA课程班、造纸班、财务班等。当时这些专业班,解决了恒安在快速业务成长期人才严重缺乏的大问题。
到今天,恒安与高校合作办班毕业学员已过千人,成为骨干的就有200多人。恒安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也早已是另一番全新的景象:公司成立了恒安管理学院,与龙岩学院、黎明大学、泉州轻工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合办8个班级,学员数百人。500多人的内训师队伍,持续地把恒安大讲堂、雏鹰班、潜龙班、大雁班等各类集训搞得有声有色,形成常态化,为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支撑。
来恒安那年,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入了党,当时的老支部书记许连琛和副书记王恭执是入党介绍人。当时我任团支部的副书记,书记是许水深。从那时开始又张罗党团建设方面的事,我们尽量地多些想法,想变一变那种一说到党团建设就是唱歌、跳舞、运动会之类的偏见。于是我们在1998年5月1日组织了恒安集团首次集体婚礼,公司6对新人参加,场面气派隆重,在晋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今天,恒安党建工作已是晋江乃至泉州非公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
职场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提升的过程。在恒安的二十年里,我见证了公司从几亿、几十亿到200亿的辉煌历程,全程参与了公司的数次重大管理变革,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职员成长为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说到底是公司培养的结果。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无数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有收获。我非常感恩恒安,感恩许总,以及诸多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关心。
公司于1998年10月搬到工业城,我调到人事部。从那时起到现在,我每月工作不少于26个工作日,平均每月有23、24天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 12点以前从来没有睡过觉。工作之余,我先后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各种课程的学习,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还去参加一些专业的讲座及HR专业人士的聚会交流,学习一刻也没有停止。
辛勤耕耘,收获满满。这些年,我从人事主管、人事副经理、人事总经理一路走来,2007年被任命为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副总监,总监由许总兼着。2004年起又先后担任了集团党委副书记、书记。华侨大学和晋江市委党校等聘我为客座教授,晋江公务员局聘我为晋江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这都是出于对专业素养的尊重和肯定。还先后获得了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第二届“海西十佳HR经理人”、晋江“15年·15人”等一系列的荣誉,并当选为福建省、泉州市和晋江市的党代表。
我的工作、家庭和生活,早已与恒安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二十年里唯一回东北的一次是09年父亲住院手术。2000年在厦门安家定居,双方父母也分别在退休后陆续被我们接过来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