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来了,带火“尿片经济”
2014-7-2 苏州新闻网
对于众多70、80后的人来说,儿时的用品大多简单普通,尿布是用床单改成的,吃饭用的是搪瓷勺子、搪瓷碗,澡盆也大都是普通木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如今各类儿童用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婴儿专用指甲剪、耳温计、吸鼻器、新生儿按摩油、学饮杯……市面上各类婴幼儿用品层出不穷,花样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这块蛋糕,一直是商家们眼中的时鲜货。
这不,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筹划添丁,这其中庞大的“生产力”让相关产业的商家们乐开了花。从孩子出生前的产检护理医药服务,到孩子出生后的保健玩耍必需品,都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焕发了新活力,一场围绕着“二宝”的商业大战已经拉开序幕。
婴用品店备货充足
在“母婴经济”产业链中,婴幼儿用品的消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少精明的商家从“单独两胎”新政中发现了潜在商机,积极备货、加快扩张,抢滩“二宝经济”这块大蛋糕。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母婴用品专卖店,发现这些店里的婴幼儿用品种类繁多,奶粉、辅助食品、纸尿裤、玩具、书籍、婴儿服饰、洗护用品等应有尽有。“现在防辐射服已经没多少货了,有时候卖得太快,我们都来不及补货。”母子医院旁的一家母婴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说,今年以来前来购买母婴用品尤其是孕妇用品的顾客明显增多,孕妇装、防辐射服等“冷门产品”也卖得很好。“防辐射服都已经卖了好多批了,以前是一批卖好几个月,现在一个月就可以卖掉一批。”当然,日常的婴儿用品的销售量更是不在话下。“现在的年轻父母为了宝宝都很舍得花钱,有的准妈妈为即将出生的孩子购买婴儿用品时,一次消费都在千元以上。我们现在都是提前备足货的。”
记者在店内看到一位顾客刚买了四包纸尿裤、一些新生儿衣服、奶瓶等。询问后才知道,这位女士最近有几个好朋友都生了宝宝,买这些东西是为了去探望。“今年要送的还不止这些,还有好几个在孕中。”这位女士称,今年身边准备生宝宝的朋友似乎特别多,感觉探望都要赶场似的。
热门的行业在有心人眼里就是机遇。沈伟原来是一家健身中心的私教,最近刚在吴江开了一家母婴用品店,而地点就选在了医院附近。“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每年的新生婴儿将增加,这意味着婴幼儿食品、用品的销量空间将扩容,其中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潜力最大。”沈伟说,第一个孩子的部分衣服、童车、童床等还可以继续给第二个孩子用,但奶粉、纸尿片等一次性消费品仍需要大量购买。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家长一般会继续选用原来用着觉得还不错的品牌,从而带来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