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应用聚乳酸材料的新型卫生巾问世
2014-6-30 中新上海网
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传统石油基塑料和化学纤维带来的 “白色污染”,作为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型生物新材料的“聚乳酸”,其优势进一步凸显,应用前景广阔。
6月25日,同济大学与上海新材料协会联合主办“2014聚乳酸产业应用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百余位专家围绕“聚乳酸改善生活”主题,共同探讨聚乳酸在生活相关领域,特别是卫生材料方面的应用,以引导、推动一批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关键应用技术和重点项目,逐步替代石油基材料。
上海市科委秘书长马兴发,经信委重化产业处处长蒋玮,中国化纤协会秘书长王玉萍,上海新材料协会秘书长吕家申等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对“聚乳酸”这一同济大学原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成功实践表示赞赏,认为它已成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据了解,由同济大学、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经多年攻关自主研发、以聚乳酸为基材的无纺布和底膜,已成功应用于首款新型卫生巾。论坛当天,作为聚乳酸材料应用技术的示范,这一名为“爱加倍”的卫生巾产品发布。它综合了化纤面层和全棉面层的优点,具有亲肤、透气、干爽、抑菌、天然零添加等优良性能,克服了传统卫生巾的固有缺陷,同时废弃后在堆肥情况下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避免了废弃的传统卫生巾难于处理而持续造成的“白色污染”。
会场还展示了聚乳酸材料制作的餐具、薄膜、3D打印线材、无纺布、汽车内饰件等部分聚乳酸产品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