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连续发现进口“卫生用品”真菌菌数超标不卫生
2013-7-25 上海政府网
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上海检验检疫局连续发现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存在真菌菌落总数超标等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其中4至上月份占3批,为上海地区近几年来首次发现。
检验检疫部门检出1批自日本进口的大王牌卫生巾真菌菌落总数160CFU/g,超过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的100CFU/g,超标达60%。在此之前,该局于4月发现2批自韩国进口的纸尿裤最小销售包装上存在直径约1CM的规则圆孔,部分圆孔已经无遮盖,致使内容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符合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11.2要求的“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达到保证产品在正常的运输与贮存条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存在重大的卫生隐患,且整改过程同样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因此拟对该2批货物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妇女、婴幼儿和老年人,直接接触皮肤和粘膜,属敏感性强的较高风险商品。对此,上海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提议:一是由于尚未有关于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相关管理规定,存在一定机制漏洞和依据不足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办法,进一步规范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检验监管工作。二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消费品进口量逐年增加,其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媒体曝光日渐增多。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对外发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公布相关不合格情况,提高对进口企业的威慑力,从而提升进口消费品总体质量。三是除质量问题,还存在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品牌真假混杂难辨等情况,建议工商总局及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消费品售假专项联合整治活动,尤其加大对网络售假等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