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65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2012-10-29 中国造纸学会
为探讨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纸浆造纸工业相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为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本着“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的宗旨,2012年10月25-26日,由中国科协学会主办、中国造纸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第65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制浆造纸工业”在北京成功举办。
沙龙邀请了国内造纸、林业、能源等领域相关专家学者28人就生物质精炼技术与传统制浆造纸工业的关系展开研讨和交流,其中,领衔专家有中国造纸学会秘书长曹振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春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润仓教授。
生物质精炼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多元化的产品和能源,而传统制浆造纸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纸浆、纸张和纸板等。随着生物质精炼概念的提出,传统制浆造纸企业有机会利用生物质精炼技术转型为集约化的生物精炼厂,在利用木材等生物质原料生产纸浆产品同时,还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化学品,如乙醇、碳纤维、聚合物等。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上获得最大效益。由此可见,生物质精炼作为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必将带给传统制浆造纸产业一个巨大的革新,目前被认为是造纸产业的革新、转型的方向。美国、欧洲等国家近年已投入不少力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近年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在这方面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相当活跃,取得了不少成绩。
本次沙龙邀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以下几方面交流了他们对生物质精炼和传统制浆造纸相结合的观点和想法:对结合现有制浆造纸企业开发生物精炼产业的看法;适合中国国情的中长期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发展方向;木材及非木材生物质高附加值利用设想;制浆前半纤维素提取、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纤维素在造纸以外的应用;木素产品链及木素利用的产业化展望;生物质乙醇及生物质燃料(汽油)研发的进展及前景;黑液气化与传统碱回收等。
本次沙龙历时一天半,各位专家学者本着中国科协学术沙龙倡导的“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倡导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的原则,科学求实,对会上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学说展开质疑与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现场发言内容另行整理后将出版文集。
出席本次沙龙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和《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学习时报》、《消费日报》,中国造纸杂志社等多家媒体。部分省市造纸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和高校代表30多人旁听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