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终结高档纸紧缺历史
2012-9-21 石家庄印刷网
 
    “十一五”期间,我国纸业通过加强研发、改善工艺技术与装备等一系列措施,使纸及纸板产品结构更加适应消费结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少品种向多品种转变,增加了高档纸及纸板的供给能力,特别是新闻纸、涂布印刷纸、白卡纸、生活用纸等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解决了高档纸及纸板长期短缺的供需矛盾。我国由2005年净进口纸和纸板330万吨转变为2010年净出口97万吨。我国高档产品比重由20%提高到37%。我国的新闻纸、铜版纸、高档文化纸、包装纸等产品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走向世界。  
 
    “十一五”堪称中国纸业黄金发展期:行业生产随消费稳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资源消耗水平大幅降低,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中国造纸工业已步入世界造纸先进大国行列,为纸业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产纸大国。2010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9270万吨,比2005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消费量9173万吨,比2005年增长54.7%,年均增长9.1%。“十一五”期间,中国造纸产量在全球纸业遥遥领先,是日本的四五倍,是芬兰、瑞典等老牌造纸国家的近十倍。
 
    虽然生活用纸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先进产能份额在快速增长。据中国轻工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委员会主任曹振雷介绍,在关闭小厂的同时,国内高中档产品产能增长迅速,2010年—2012年期间,预计新增先进产能238万吨,占全球的53%。国产纸已成为我国绝对的主流。业内人士道出原因——国产纸无论质量还是价格,较进口纸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