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植物秸秆清洁项目
2012-9-24 大略财经
原来经常被人们弃置的棉柴,如今依托科技能孕育出韧皮长纤维、微晶纤维素、高档纸浆、纯棉湿巾纸等多种产品。凭借年产30多万吨的棉柴优势,夏津与山东稼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新上植物秸秆清洁项目,年“吞进”棉柴20万吨、棉籽壳 5万吨,“吐出”韧皮长纤维、微晶纤维素、高档纸浆、纯棉湿巾纸、有机复合肥,年总产值8亿元。
“污染项目就算是下金蛋也一个不上。”凭借这样的理念,夏津将招商引资重点瞄准了绿色项目。今年5月,一家铅酸电池企业主动上门洽谈,得知该项目可能产生污染,该县坚决拒之门外。 “我们决不能砸子孙后代的饭碗。对于高污染项目坚决亮红灯,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夏津县委书记王春利这样说。
该县大力引进生态项目,发展循环经济。针对棉籽油加工产生的油渣污染,他们引进了汉川公司6万吨脂肪酸项目,该项目以棉籽油加工企业废料、下脚料为原料,解决了油脂生产后续问题。中棉集团与中钿科技签订战略合作项目,立足夏津丰富的棉籽资源,共同将棉籽 “吃干榨净”,棉产品年转化量超过5万吨,2013年后年转化量将达50万吨。今年以来,夏津已引进生态项目30余个,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壮大了产业群体,而且将有效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循环生产,成为支撑该县经济发展新的生力军。
“高、精、尖”项目成为该县企业的共同追求。该县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竞争力。鑫秋公司建立了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发达面粉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棉纺织、油品、食品等领域40余家企业进行“绿色”升级。恒华纺织公司与东华大学成立棉纺织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出20多个新产品,填补省内10余项纺织产品专利空白。像恒华一样,全县1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增强了新产品研发的可持续性。
同时,该县把生态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立足立体化、多层次、高效益的旅游产业进行招商。目前,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10亿元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奠基动工;大云寺、大型主题游乐园和果品储存加工基地等项目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