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进社区教居民如何垃圾分类
2012-9-13 姑苏晚报
 
  9月1日起,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市区25个小区开始实施,苏州市也出台了《苏州市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从体制上保障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垃圾分为哪几类、如何给垃圾分类等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明白。昨天,市科协举办的“科普讲座进社区”活动来到吴门桥街道盘溪第二社区,为这里的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学问。“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姚玉刚博士是讲座的主讲人,他用生动的举例把抽象的垃圾分类概念讲得简单明了。原来,可回收物包括未污染的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厨余垃圾是剩菜剩饭、瓜皮果屑等食品类废物,它们虽然不能像可回收物那样经过处理后二次利用,但是经生物技术处理堆肥,每吨厨余垃圾能生产0.3吨有机肥料,也可以被很好地利用;此外,有些垃圾虽然含有金属或塑料,但由于它们还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所以被列为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废化妆品、废杀虫剂、废油漆、废旧电器及电子产品、硒鼓墨盒等,这些垃圾需要经过特殊安全处理,比如废旧电池就有专门的回收点;最后,除上述可分类的垃圾之外的,混杂、污染、难以分类的其它生活垃圾,如厕纸、纸尿裤、烟蒂、渣土、砖瓦陶瓷等就是其它垃圾,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这类垃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除了知道垃圾分为几类,如何分类垃圾也有学问。比如,在处理废纸时,要去除塑料封面、胶带、线团及订书针,尽量叠放整齐并捆扎后还要保持干燥;处理塑料瓶时,要用清水冲洗塑料瓶罐,防止蚊虫滋生,还可以把塑料瓶压扁来减少存放体积。
 
  本次讲座让不少居民大开眼界,“使用后的餐巾纸不是可回收垃圾,而是其它垃圾;油漆罐不是可回收金属,是有害垃圾,要分类特殊处理……”一位坐在前排的阿姨拿着笔记本,把以前不知道的内容一一记了下来。还有阿姨在讲座结束后走到讲台前,详细的询问分类后的金属垃圾将被如何处理。“我市垃圾分类刚刚试点,我想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如何分类,所以我们举办了这个讲座。”潘以冰是市科协“科普讲座进社区”组织人,她告诉记者,该系列讲座自2011年走进社区以来,已经在三十多个社区举办了四十多期,“我们每一次都会结合时下的热点问题,给老百姓讲解最实用的科学知识。比如,现在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好奇剩下几条线都是哪里开到哪里,什么时候能通车,所以我们打算下个月讲讲轨道交通另外几条线的规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