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民丰造纸厂将成工业遗产保护区
2012-8-27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因水而生、临水而建、沿水成街、依水而兴。嘉兴历经世代沧桑、历史演变,至今城市仍依稀可见州府城布局形制的脉络,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从昨天开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嘉兴召开,与会专家积极探讨相关议题,并将实地考察月河、南湖、西塘、盐官等。今天,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所所长、市建委规划管理局局长助理甄延临介绍《嘉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城市文化很独特
马家浜文化、红色文化、吴越文化、水乡文化、运河文化……可以说,嘉兴有着十分独特的城市文化。如今,月河、芦席汇、梅湾街等六大历史街区风貌依旧,同时也形成了一大批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嘉兴段全长110公里,形成了独特的运河城市景观。”市建委规划管理局相关人士说,我市对运河两侧500米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对沿河空间进行景观界面设计和综合整治,深入发掘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价值,明确各类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区域,制定保护对策。
据甄延临介绍,嘉兴古城外水域围护、众多河道呈放射状,在物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一城(古城)一带(古运河文化带)三湖(南湖、西南湖、湘家荡)八塘(苏州塘、长纤塘、平湖塘、嘉善塘、海盐塘、长水塘、杭州塘、新塍塘)”的城市文化特色,通过节点、轴线、区域三方面组成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结构框架体系。
数据显示,嘉兴境内包括运河河道本体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有586处,全市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2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市级文保单位279处,其中市本级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67处。
工业遗产也要保护
那么,接下来,我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有哪些打算呢?据甄延临介绍,主要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展现古城的历史面貌。另外,结合“两新”工程建设,有重点地加强古镇、古村落的保护与建设,重点启动新塍、梅溪、一里街三处历史街区的修缮保护规划的编制。此外,还将积极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对原民丰造纸厂、嘉兴冶金机械厂用地区域进行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与“推土机式”的清理和大规模拆迁不同的是,城市有机更新主要是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出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突出物质形态的更新与城市肌理的延续、保护。目前,子城区块和南湖湖滨区块都已列入首批有机更新项目,通过对子城、天主教堂、城隍庙等核心区标志性地段的整治和修缮,展现古城的历史面貌。
“接下来,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把工业遗产的保护纳入其中。”市建委规划管理局副局长郑戚良告诉记者,我市在对老工业企业开展普查的基础上,基本确定了原民丰造纸厂、嘉兴绢纺厂、嘉兴冶金机械厂等企业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区,并将这些企业部分厂房列入市级文保单位或保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