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二次探底 专家称政策放松刻不容缓
2011-12-5 经济观察网
 
  虽有预期,但甫一公布的11月PMI数据还是让专家惊呼“中国经济加快减速,硬着陆风险上升。”
 
  12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PMI从10月50.4%下滑至49%,这是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至荣枯线50%以下。
 
  “这反映制造业经济正在迅速下滑。目前PMI指数的绝对值、11月PMI指数的环比变动均录得除2008年危机以来的最差记录。”国金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小组负责人李治平表示。
 
  二次探底
 
  不只是中国最新PMI数据表现低迷。近期欧元区11月MARKit制造业PMI中值亦创下两年多以来新低,李治平表示,日本、韩国、法国、德国PMI均持续下滑,唯独美国(ism)PMI鹤立鸡群上行至62.5%。由于11、12、1、2月4个月总体上为淡季,旺季不旺悄然转入淡季惨淡。
 
  而PMI分项指标显示制造业指标迅速恶化,李治平认为,其状况堪比2008年危机前2个月水平。诸如:总订单需求、购进价格均创下初2008年危机之外时的新低;而产成品库存的积压更创2005年以来新高。需求萎缩、库存积压,企业唯有放缓生产、去化库存。具体表现为:订单需求持续萎缩。
 
  诸如11月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继续下滑,与历史平均变动规律相比大幅走弱。订单代表了总需求,由于需求持续下滑终究会出现跳降的一幕,李治平表示,如此局面符合其对11月经济加速下滑的判断。
 
  也因此,国金证券近期坚定看待政策放松。事实上,出口订单的下滑显示外需的走弱亦非常明显,除了美国鹤立鸡群之外,大多数经济的PMI均呈现持续回落状态。
 
  此外,数据显示,产成品库压创历史新高。李治平解释,原材料库存在50%下以弱于历史规律的幅度加速下滑,而产成品库存则在50%以上以强于历史同期水平的幅度上升。(产成品-原材料)库存差额扩大,反映企业销量回落,产品积压、滞销明显。
 
  “生产指数虽然录得50.9%,仍在荣枯线以上,但较10月下滑-1.4个百分点,大幅弱于历史规律(剔除08年后历史平均变动1.72),不难看出生产活动持续收紧,原材料库存去化加速进行。”李治平表示。
 
  PMI数据带来的另一个结论是, 量价齐落、生产放缓。李治平认为,11月采购量和购进价格指标均在50%以下,采购价格创2008年危机以来新低,采购量则加速下滑。本月采购量下滑幅度超过了上个月,由于产成品库存积压,生产节奏放缓,企业对原材料库存的加速去化导致采购量以及购进价格的持续下滑。本月成产指数亦大幅下滑,尽管维持在50%以上,但与历史比较,已经创下2009年复苏以来新低。
 
  数据还显示,中游全线下滑至枯荣线(50%)以下。如PMI分行业数据表明,经济活动收缩(低于50)的多为中游行业:主要是重工业中的金属制造、建材、化工、化纤与轻工业中的纺织、造纸印刷以及木材加工行业。“该局面的出现表明投资需求与外需的下滑情况非常明显。”李治平认为。
 
  “硬着陆风险加大”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10月相比,除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进口指数基本持平以外,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最重要的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显示内外需均出现疲软态势。
 
  此前沈建光曾判断,国内经济下滑或超决策层预期,加之实体经济流动性过紧、海外经济下滑风险加大、资本流出中国现象明显等方面,货币政策放松确有必要,且刻不容缓。而通胀与房价双拐点出现为政策放松创造了空间。他预计未来几月下调准备金率频率可能会一月一次,货币政策由过紧转向中性,是避免明年经济硬着陆的前提条件。事实上,11月PMI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数据显示“中国放缓经济减速在加快,硬着落风险上升” 沈建光认为;其支撑依据是:11月PMI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均回落较快,显示在持续的紧缩政策下,实体经济下滑明显。其中,11月新订单指数为47.8%,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需求增长势头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本月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反映在需求增长回落之时,生产难有单边提升。
 
  就此,沈建光认为,PMI数据再创新低,显示经济下滑幅度或已超出决策层调控预期,硬着陆风险正在加大。可以看到,决策层已经在多种场合明确表示,保增长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据此他预计尚未公布的11月其他主要经济数据也会呈现与PMI相同的特征。预计11月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或将增长16.6%。预计11月工业增速同比增长或将回落至12.8%,固定资产投资或将减至24.5%。
 
  另外,“此时下调准备用意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流动性过紧、海外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国内经济下滑或超决策层预期、资本流出中国现象明显等方面。而通胀与房价双拐点出现为政策放松创造了空间。”沈建光表示。
 
  “下调准备金率说明货币放松正式拉开大幕。预计未来几月下调准备金率仍将继续,明年上半年,下调频率可能会一月一次。”沈建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