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进入非公企业的“晋江路径”
2011-11-29 中国纪检监察报
核心提示:福建省晋江市素有“品牌之都”的美誉,民营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九成以上。近年来,晋江市纪委把开展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作为拓展反腐倡廉建设新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进行积极探索,实现了非公企业廉洁守信和健康发展 “双赢”,成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的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样本。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打工者能当选市纪委委员!”
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甘木林对自己几个月前当选福建省晋江市纪委委员仍激动不已。甘木林2005年从家乡江西来到晋江优兰发纸业有限公司打工,经过六年多的奋力拼搏,他从普通员工做起,成长为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董事长助理。
7月21日,在晋江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上,甘木林顺利当选晋江市纪委委员,成为首个担任此项职务的外来务工人员。将优秀的非公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市纪委委员候选人,是该市推进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又一新举措。
自2009年以来,晋江市纪委在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上措施不断:在10家大型知名民营企业成立纪委,在15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成立非公企业纪委工作室,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廉洁文化论坛……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成立非公企业纪委的做法,不仅符合《党章》精神,而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质的飞跃。”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说。
“品牌之都”呼唤廉洁诚信
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硬伤”,让其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廉洁、合规经营
“造牌”与“砸牌”,一对矛盾摆在晋江市决策者面前。
福建七匹狼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龙祥对发生在该公司的一起案件记忆犹新:2006年,集团下属的一家酒业公司业务员赖某某不仅没有将收取的货款及时上交公司,反而将公司发给经销商的奖金占为己有,贪污侵占金额达100多万元,致使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最终这名业务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教训十分深刻!”
晋江既是民营经济的聚集区,又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品牌之都”。这里拥有7200多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1%,聚集着上百万的产业大军、119枚“国字号”品牌和34家上市企业。
然而,随着晋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诚信经营,甚至采取商业贿赂等一些不正当手段,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长期困扰着当地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当地政府与企业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品牌战略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诚信廉洁、公平公正。只有树立“依法诚信、廉洁经营”的理念,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保持品牌“长青”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晋江市纪委设立非公企业纪委、开展廉洁文化进非公企业的举措得到了当地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
据统计,在非公企业纪委设立之前的五年间,晋江市人民法院审理的民营企业职务侵占犯罪案件达90多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侵占、挪用、诈骗公司财产,采购销售人员拿回扣、收礼金等违纪违法现象,成为企业发展的“硬伤”。
“晋江已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252个、党员5579名。”晋江市纪委非公企业纪委工作室主任陈萍萍介绍说,“这支队伍如果缺乏组织引导和有效监督,同样也容易出问题。”
晋江市纪委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精神,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成立纪检组织。该市采取试点摸索、稳步推进的做法,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思路,从2008年6月开始,先后在恒安、凤竹、安踏、七匹狼等10家大型民企成立非公企业纪委。同时,在所有非公企业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提升企业品质,让软实力硬起来
廉洁文化渗透到企业品牌建设、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等各方面
走进清美(中国)有限公司,记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大门主干道边设立了“廉洁文化宣传栏”,公司车间悬挂着廉政书法、漫画和格言警句,还有一张张廉洁文艺活动的照片……
2007年,该公司生产鞋底1500多万双;之后产量连年翻番。去年3月,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
清美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苏清远说:“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公司党建工作,在廉洁文化建设中,我们尝到了甜头!”
两年多来,当地民营企业不仅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转“危”为“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恒安集团2010年销售总额突破134亿元,七匹狼、安踏、浔兴等公司也交出了一份份喜人的“成绩单”。
从2005年开始,结合《实施纲要》的颁布,晋江市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着重开展了廉政文化进非公企业活动,在广大民营企业员工中掀起了一股“讲廉洁、比奉献”的热潮。非公企业纪委成立后,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纪委的一项重要职责。
目前,该市各大型民营企业普遍建立廉洁文化宣传栏、公司内部网站学习园地等载体,通过举办文艺晚会、观看警示电教片、签订廉洁承诺书等形式,形成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恒安集团建立员工道德行为监测体系,把廉洁教育与企业文化、诚信经营与品牌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公司廉洁文化:不允许下属请上司,公司员工出去吃饭,职位高、工资高的要买单;公司管理层家中有喜事,宴请员工不收礼金……
德尔惠集团则从高层管理人员到一般员工,进行全面动员、全员行动。公司高管集体宣誓,董事长、总裁带头上交礼品,各部门负责人与下属员工签订廉洁服务承诺书。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员工就上缴茶叶、烟酒等礼品价值2万多元。
在对待收受礼品问题上,七匹狼集团的做法显得尤为特别。按规定,企业员工收到礼品时,必须主动上交集团纪委。集团在年终表彰大会上,把一年来收缴的礼品作为奖品,奖励给优秀员工,并在颁奖时讲述每一件礼品背后的故事,员工清正廉洁的风气油然而生。
把廉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品牌建设、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等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中,培养广大员工的廉洁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去年8月,晋江市举办首届非公有制企业廉洁文化论坛,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与预防打击职务犯罪”为主题,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
长效机制造就“晋江样本”
非公企业纪委的生命力在于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非公企业纪委要有所作为,其核心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其生命力在于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恒安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莹说。
恒安集团的发展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息息相关。早在1986年,该公司就成立了党支部,2004年7月成立了党委。2008年6月,恒安又率先成立纪委,成为福建省第一家设立纪委的非公企业。
非公企业纪委试点伊始,晋江市纪委就根据纪检组织的基本职能,从开展党性教育、加强监督检查、完善预防制度、维护职工权益、营造廉洁文化氛围、查处违纪行为等八个方面,对非公企业纪委的职能作出清晰的界定。
非公企业纪委成立两年多来,共受理员工举报投诉200多件,收到员工上缴的礼品价值60多万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45件,给予48名党员党纪处分,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95万元。
目前,该市的非公企业纪委已协助公司管理层,建立起招投标监督管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礼品管理、废物处置、人事管理、厂务公开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非公企业纪检工作全面推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晋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清金说。
在组织建设上,市纪委成立非公企业纪委工作室,市非公企业党工委设立纪工委,设立党委的非公企业全部设立纪委,设立党支部的全部配备纪检委员,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全市性非公企业纪检工作网络。
该市规定,非公企业纪委班子成员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和企业党委相同。纪委班子成员从企业人事、财务、监事会等重要部门负责人和优秀党员中选配,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设副书记1人,委员3至5人。
同时,该市出台非公企业纪委规范化建设制度,着重解决人员、场所、设备、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选派20名有党建工作经验的干部到20家大型民营企业担任纪检工作指导员。
2009年底,中央纪委领导就晋江市探索成立非公企业纪委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随后,中央纪委有关部门专门前往晋江调研,对“晋江样本”给予充分肯定。
“今后,我们将从试点探索转为全面铺开,在全市所有的非公企业中成立纪检组织。”曾清金表示。(记者 陈晓声 通讯员 陈金来 彭志翔 姚思明)
链接@专家点评:化监督为多层次的预防与服务
李兰英
让民营企业愿意接受纪委的监督,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晋江市纪委“在非公企业成立纪委,在企业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等一系列举措却得到晋江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原因何在?
商业贿赂、挪用侵占、破坏公平的恶劣行径不仅影响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如果不加以遏制,民营企业发展难免走向衰落。具有品牌战略实施规划的晋江民营经济需要反腐倡廉、诚信公平,保持一个长效发展的健康机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亡羊补牢”、“被动手术”阶段,未必明智和富有远见。只有做到“防危杜渐”,才可以真正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正是在这一理念下,晋江市纪委加强非公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培育非公企业廉洁文化,创造了“晋江样本”,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非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由谁监督、怎样监督”的困惑。
我们注意到:纪委的举措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而是真诚关心的“预防”,不是干涉企业经营,而是耐心地提供方法和服务……晋江市纪委在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就是“将单一的监督与惩处化为多层次的预防与服务”。从报道中看到,晋江作出的一系列举措,体现出了透明、公开、民主的特征,企业文化折射出品牌文化,终将影响社会环境,当然会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晋江市纪委加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建设的举措有益于遏制腐败、有益于维护公平诚信,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创新途径, “晋江样本”必将发挥出更大的效应。我们希望这一“品牌”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交流,使之更加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