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环保政策趋严路在何方
2011-11-23 中华机械网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在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四大行业中推行总量控制,作为传统行业,国内造纸业近10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必须承认,造纸行业仍然是“COD排放俱乐部”头号会员。造纸行业如何才能实现“十二五”的新要求?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中国纸网日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造纸行业治污减排新技术交流会”。会议上,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表示,当前,中国纸业总体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与提升,方能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环保是决定行业、企业命运的首要因素。在产业升级和格局重构过程中,将涌现出一批革命性的环保技术。只有那些率先大力应用环保新技术的企业,方能最先走出发展困境。 “十二五”有哪些环保要求?
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
郭永新说,一个行业占据社会的资源应该和其对社会的贡献基本相当。制浆造纸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88%,COD排放却占到全国的35%。这决定了行业难以长久维持现状。随着国家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国家势必会要求纸业大幅度降低COD排放量。
“‘十二五’期间,制浆造纸行业是国家减排的重点行业。”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程言君向与会者透露了“十二五”纸业环保预期指标――综合能耗降低16.7%,年均降低3.6%,从2010年吨产品消耗1.2吨标准煤降至2015年的1吨;吨产品取水量降低17.6%,年均降低3.8%,从2010年的85立方米降至2015年的70立方米;COD排放减少10.4%,年平均降低2.2%,从2010年的106万吨降至2015年的95万吨。
目前,在制浆造纸行业已经实施了非常严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据王子制纸公司的代表介绍,中国现行的造纸行业标准对COD排放浓度的限制比日本还严格,中国要求COD浓度为90mg/L,日本要求的COD浓度为100~250mg/L。许多到会代表也有同感――中国纸业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
程言君说,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已将造纸行业“有氯漂白”列入中国优先控制的重点行业。
准入门槛不断加高
多项产业和环保政策严管纸业
程言君发现,纸业准入门槛在不断提高。目前,《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和《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等都在严格把关行业准入,要求制浆造纸项目要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相符合。
新建项目吨产品在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标准煤)等方面要达到先进水平,其中漂白化学木浆项目的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为10千克、45立方米和500千克;漂白化学竹浆项目的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为15千克、60立方米和600千克;化学机械木浆项目的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为9千克、30立方米和1100千克。
按照国家要求,5.1万吨/年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单条3.4万吨/年以下的非木浆生产线,单条1万吨/年及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幅宽在1.76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120米/分钟以下的文化纸生产线,幅宽在2米及以下并且车速为80米/分钟以下的白板纸、箱板纸及瓦楞纸生产线被列入淘汰类。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标准将AOX作为强制性指标,同时增加了二恶英等排放指标;对造纸行业废水排放中含有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补充,其中部分指标大幅度严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最佳技术导则。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造纸行业迎来大升级、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造纸工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转折时期。企业要生存,惟一的办法就是加快步伐,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瞄准节能型工业
加强对行业能源使用效率的约束
除了环保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针对纸业的能源消耗约束性指标或将增加。对此,造纸业又如何应对?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造纸工业能源效率论坛”上了解到,行业准备积极行动,一场节能战役已全面展开。
我国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成绩显著,但制浆造纸工业仍然是我国重点耗能行业之一,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电、热和水。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07年公布的数据,造纸工业能耗占整个工业部门能耗量的2%左右,居轻工业之首。
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李平处长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纂《纸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工作已近尾声。“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制浆造纸行业下达较“十一五”更为严格的能耗、取水和COD排放等约束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