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你拿什么留住中国消费者?
2011-11-21 中国经济网
 
  在这个冬日,“因爱而生”的强生婴幼儿产品在中国市场吵得沸沸扬扬——旗下的两款强生婴儿洗发精被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爆出“含有致癌物”。对此,受到诸多父母前所未有的极大质疑。
  事实上,自2005年起,强生公司产品就不断爆出“召回门”质量事件,召回问题产品涉及婴儿日化、隐形眼镜、多种非处方类药等多个品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过去6年中,强生婴幼儿用品分别在2005年、2009年、2011年三次被曝“含毒”,22次被召回。在这些召回产品中,婴幼儿用品占了很大比例。但遗憾的是,这些召回都与中国无关。
  业内专家认为,问题产品召回不涉及中国,这肯定是有问题。而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王勋彪则表示,这些召回之所以与中国无关,因为强生婴幼儿产品采用的是国内国外双重标准,其配方是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的。在中国强生产品是安全的,请放心使用。
  尽管强生一再表态“无罪”,但近期各地仍有部分消费者对强生的产品提出了质疑,甚至是索赔。比如,在深圳罗湖区,就有一位女童因使用了强生相关产品患上了皮炎,其父尹先生打算就此事向强生索赔30万元。
  即便出现这样的“索赔”事件,能否打动强生在中国的“召回心”?
  2011年11月16日,一份来自“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关于婴儿产品的最新声明”中表达了强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严谨流程和对所有父母和婴幼儿的态度,这个流程和态度理论上是好的,不要忘了终端消费者还是中国的父母和婴幼儿。要让其彻底放心,强生需要做的还很多。
  在中国,消费者的“洋品牌”情结早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国际知名企业如强生、宝洁等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可这些知名企业用什么来回馈消费者,回馈社会,的确需要深思考:思考在经历了市场高速发展期后,面对市场的稳步提升期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是市场的迫切需求,是企业百年基业的需求,更是顾客的衷心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