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册营
2011-7-18 《生活用纸》杂志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活用纸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逐步成熟,据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10年统计,在册的生活用纸生产商约1,400家,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四川、河北、广西等省、自治区,其中广西(蔗渣浆)和四川(竹浆)是因原料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中地。在生活用纸生产商中,大部分是加工企业,有原纸生产环节的综合性企业约500家,生产原纸的大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份。
  历年来,在生活用纸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自发形成或由地方政府规划形成了若干处生活用纸产业集群。自发形成的产业集中地包括河北保定满城、浙江富阳和广东东莞等,其特点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中满城的大册营又因企业的高度密集而著称;地方政府规划形成的产业集中地包括湖北孝感市孝南区和广东江门市双水镇银湖洲,这两个地区已经形成生活用纸产业园,其中主要是大企业。
  在今年举办的青岛生活用纸年会期间,河北满城县长刘峰率环保局长、大册营镇长及港兴、东升、雪松等纸厂的总经理等一行10多人专门拜访了生活用纸委员会江曼霞秘书长,就满城生活用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划交换了意见,并邀请6月下旬去实地考察。湖北孝感孝南区的领导也参加了青岛年会,应孝南区政府申请,生活用纸委员会还授予孝南区产业园“中国生活用纸生产基地”牌匾,他们也邀请去当地考察。
  为此,委员会秘书处组成调研组,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陆续走访有代表性的河北满城、湖北孝感和广东双水三地,考察当地生活用纸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探究各地产业园建设的特色。
  6月28日,由江曼霞秘书长,《生活用纸》杂志编辑钟颖、张景雯、温雪梅,《消费日报》纸业版主编丁洋组成的调研组,首站抵达河北满城大册营造纸集中区。
  驱车进入大册营造纸一条街,还算平整的道路两旁,“××纸业”、“××造纸机械厂”的字样不断闪现,从华贵的巨石鎏金雕刻到简陋的小小白板书写,满城大册营能够自发发展成国内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之一,确实有其独特的氛围和土壤。
  本次采访大册营得到了满城县政府、环保局、发展规划局、大册营镇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感谢,也祝愿大册营的发展明天会更好。
 

 
后排从左到右:满城县发改局局长冯亮、满城县环保局局长杜剑平、大册营镇书记边新志、雪松纸业总经理赵宝江、《生活用纸》温雪梅。
前排从左到右:《生活用纸》张景雯、《生活用纸》钟颖、满城县副县长夏冰、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曼霞、满城县县长刘峰、《消费日报》主编丁洋、港兴纸业总经理张三套。
 
 
 
曾经臭名远扬
  满城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距保定市区10km,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均在150km之内。大册营镇是满城的造纸企业集中地,优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大册营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册营几百ha范围内聚集了300多家造纸企业,一条街上放眼看去,造纸厂门对门,墙挨墙。根据国家环保政策要求,1996年,当地环保局关停取缔了26家以麦草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厂,整顿了136家以废纸、商品浆为原料的造纸厂。虽历经数次治理整顿,但由于整顿力度不大,1996-2006年的10年间,大册营的造纸业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始终走不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也让大册营落下脏、乱、差的臭名。
  2006年3月发生的白洋淀死鱼事件引起了社会及政府的广泛关注。据当时的调查分析,造成水体污染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保定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每天约有9万t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进入白洋淀。二是位于白洋淀上游的大册营镇造纸业发展失控,污水排放量每天约8万t,而大册营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3万t,剩余5万t只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漕河进入白洋淀。三是白洋淀水位常年偏低,且2006年补水较晚。由于2005年补水量只有4,251万m3,入冬后至2006年春持续干旱,导致白洋淀污染物浓度升高,水质恶化。四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存在偷排偷放问题。由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手段落后,执法能力不足,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停运治污设施,偷排偷放污水。总而言之,大册营造纸污染难逃其责,政府部门痛下决心严厉整顿大册营造纸产业。
  白洋淀死鱼事件发生后,江秘书长曾应保定中小企业协会邀请去大册营镇,当时所有的纸厂都停产了,但具体的整改措施还没有实施,看企业负责人非常着急,就建议他们首先投资把白水回收设施建起来,因为当时浅层气浮技术和设备已经很成熟,白水回收循环利用不但可改变用水无节制的情况,而且回收了水和纤维还可以降低成本。这次考察中了解到白水气浮回收技术和含纤维污泥的综合利用在当地已经普遍推广采用。
整改措施
  2006年3月,由满城县县长挂帅、四大班子领导参战的造纸行业综合治理指挥部出台了整治标准及方案,制定了“三面围城、网开一面、长围久困、迫其升级”的策略,对整顿验收不合格企业采取拆除生产设备、切断高压线路、封停自备水井、收回相关证照、劝返营运车辆等5项措施,对204家造纸企业进行整顿,历经全面关停、综合治理、达标验收、恢复生产4个环节。
  综合整治的关键在于监管手段。满城强化监管的措施包括:
》实施“一厂一管、集中监测”;
》成立污水处理公司和污泥储运公司;
》成立大册营环保分局;
》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加大废水、废气的处理力度。
一厂一管、集中监测
  在造纸企业综合整治中,满城县环保局不仅强化了监管措施,还重新部署有效的整改方案。实施了“一厂一管、集中监测”管理模式。即按片划分,每8~15家造纸厂建设一个集中监测站,满城县共投资1,400万元建成5个集中式监测站,全部安装了流量计和在线监测设备。企业进水管安装计量水表,封死原有的厂内分布的排水管网,每家厂只留一个排水管,并全部引到集中监测站,实行上水量、排水量对接,解决了企业排水量统计值与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严重不符的顽疾,彻底堵住了企业偷排漏洞。
污水集中处理和市场化运作
  2009年底,满城县成立了大册营污水处理公司和污泥储运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对大册营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改造。企业的污水在厂内实行一级处理后,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处理后COD浓度可降至50mg/L。
  污水处理厂对COD≤500mg/L的每吨废水收取1.2元的排污处理费,废水COD浓度在500~700mg/L范围,将提高每吨废水的处理费,对废水COD浓度高于700mg/L或者吨纸用水超过20t的造纸厂需停产整改。为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各造纸企业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加大絮凝沉淀循环池容积,共投资3,000万元新建53座气浮设施。
 
每家企业对应的污水排放监测口
 
污水处理流程图
 
污泥的综合利用和处置
  造纸白水中含有流失的纤维和细小纤维。目前,各纸厂一般采取分级利用的办法:通过圆网筛滤出的纤维降级用于生产低档卫生纸或其他低档纸;采用絮凝沉淀池和板框压滤机使气浮污泥的干度达到30%左右,可综合利用于纸浆模塑蛋托或锅炉燃料,多余的污泥需填埋处置。
为加大造纸厂排放污泥的处理力度,在大册营成立了污泥储运公司,对污泥统一处置,有效解决了污泥乱倾乱倒的现象。
  为了提高污泥的利用价值,污水处理厂正与纤维板材企业商讨开发污泥制板的综合利用项目,
如今可圈可点
  目前,大册营造纸集中区经验收恢复生产的造纸企业54家,其中卫生纸厂47家,板纸厂7家。卫生纸年产能47.4万t。1092型纸机基本已不使用,淘汰停产了32台,运行中的纸机有276台,其中: 1575型192台、2400型36台、2680型13台、2880型29台、3500型6台。港兴纸业在建2台日本川之江BF-10EX纸机,幅宽2,760mm,单台产能1.2万t/a;金光纸业在建3500型国产机2台,单台产能1万t/a。
  原来生产卫生纸原纸吨纸用清水上百吨,现在只需要10t(废水COD约为500mg/L),水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吨纸用煤由过去0.8t降至0.5~0.6t。
 
白洋淀碧水蓝天
 
  大册营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生活用纸产区,其生活用纸年产量约45万t,约占全国的8.5%左右,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以纸品生产为龙头,带动了造纸设备、造纸设备零部件,包装、物流、销售、服务行业等相关从业人员5万余人。也逐步形成了东升、雪松、港兴、金光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小宝贝、雪松、丽邦、猫王系列生活用纸产品在华北、东北等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满城县在统计范围内规模以上的72家企业中有35家造纸企业,占一半左右,大册营造纸行业的兴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满城经济的发展。
未来规划
  满城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了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满城县政府决定在大册营镇划分A、B两块区域作为产业园,其中A区(大册营镇区)规划面积385ha,B区(满城县城东北部)规划面积达102ha。A区将打造成造纸产业聚集区,形成纸品生产、加工、设备配套产业链。B区现有的造纸企业在保证排污总量不再扩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改措施实现产能增长,卫生纸厂的废水排给板纸厂再利用,条件适合时搬迁至A区,B区逐步转变为新型的产业园,发展风电、太阳能。A区实现集中生产、集中治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在A区建立1~2家以废纸为原料的大型脱墨浆造纸企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现有优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册营镇发展造纸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
》造纸业已经有较大规模,产业链逐步完善。集聚了造纸生产企业,纸浆、化学品供应企业,机械设备、零部件和配套服务的专业化企业;
》有一批熟练的造纸工和技术管理人才。劳动力资源“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特点,使职工队伍相对稳定,没有沿海发达地区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
》企业共享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造纸废水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满城县政府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已经开始引导和组织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国家出台淘汰落后产能规定后,港兴、雪松兼并了七八个小型生活用纸厂,扩大了企业规模,有利于企业升级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发展较好的企业有多年形成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在华北、东北等地区占较大市场份额。根据各地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生产区别于大企业的产品,如中长、长型卫生卷纸,无芯卫生卷纸、方巾纸等,包装简单(不用纸箱),价格低,性价比较好,在传统渠道具有一定的优势。
困难和问题
  大册营镇在造纸业方面具有30多年积淀下来的优势,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近年来一些大型、先进的生活用纸企业迅速崛起,大册营镇的造纸企业在规模效益、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等方面已经落在后面,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
》满城县没有纤维原料资源的优势,与大企业一样,也是使用商品浆,由于采购量小和中间环节多,原料成本往往比大企业高,而产品的档次和价值又比大企业低。需要改变以往粗放型、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工艺,注重节能环保,以新技术、新设备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目前大册营镇尚有47家生活用纸生产企业,大多数企业的产能在1万t以下,达到5万t左右的仅两三家,造纸一条街的面貌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优胜劣汰,剩下10家以下,甚至三五家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 现有优势企业在自身发展同时,要意识到企业发展不光是控制成本,还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润。先进的卫生纸生产线,虽然投资大,但它意味着高产能、低能耗、高品质;一套完善的水处理系统,虽然比原来增加了处理费用,但对于生活用纸企业而言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产品结构来看,大册营的生活用纸企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而在生活用纸产品系列中,如卫生纸、面巾纸、手帕纸、擦拭纸等,以卫生纸产品的利润最低,但大册营的生活用纸企业卫生纸占产量的65%以上。因此,这些企业要想提高利润需要提高档次,调整产品结构。
》生活用纸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才能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的价格竞争。从这次的走访来看,虽然企业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仍旧欠缺。
》华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满城周边又没有水环境净化的条件,发展造纸业在上水和排水方面都受到制约,需要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扬长避短
  “十二五”规划,对造纸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凸显,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既是当前所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据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产能将在2010年600万t的基础上新增产能200万t,淘汰落后产能30万t,有效产能达到770万t。这意味着,未来5年,生活用纸企业将面临一次大洗牌。企业如果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抢得先机,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制定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轴的发展规划。确定节能降耗减排增产增效的各项具体目标,以及保证达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相应管理体制与技术进步措施。
  我们期望大册营造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借鉴学习其他造纸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扬长避短,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保持和提升在生活用纸行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