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装备 势在必行
2011-6-24 中国联合商报
 
  日前,工信部已将工业行业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的任务下达到全国各地。其中,炼铁等18个工业行业淘汰目标已然确立。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装备首当其冲,无疑要走更新换代之路。
 
  山西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
 
  山西作为一个以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省份,尽管近年来在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十二五”发展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产业升级要求和各地实际,下达了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在18个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中,山西省炼铁、炼钢、焦炭、平板玻璃、水泥、造纸等行业任务较重。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人员侯燕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和资源大省,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集中,严重制约了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艰巨的节能减排任务。当前,在经济社会以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为重心的大背景下,在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要求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在以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的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产能无疑走出了一条新型化经济发展之路。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改善传统而单一的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先进产能腾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落后产能装备首当其冲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表示,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制造水平。那么,在淘汰高消耗落后产能的同时,必定要淘汰一批落后的制造设备。山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山西工商学院副院长容和平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产业,山西又是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和火电大省,现在高耗能、高污染、低工业水平的焦化炉已不允许使用了,工艺落后的、小型化的焦化炉也都已经关闭了;钢铁方面采用的也是新型的冶炼轧制工艺,培养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例如将太钢的特殊钢和不锈钢进行重组,这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当然还包括小火电,火电现在主要是上大机组,合成高压,关停了很多小火电。此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也是山西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并主要以循环经济作为主要发展途径。”
 
  “淘汰落后及产能过小的装备将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侯燕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山西省为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鼓励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提前淘汰落后产能及装备,制定并实施了高于国家淘汰标准、早淘汰多补偿的经济补偿政策。例如水泥粉磨站淘汰标准提高到3.0米及以下设备,明确水泥机立窑在2012年底前全部淘汰。”
 
  由此,淘汰落后产能装备势在必行。
 
  创新体制 淘汰落后产能及装备
 
  业内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需要淘汰7000万吨炼铁、2.5亿吨以上水泥、600万吨铁合金、4000万吨焦炭等落后产能。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从理论上讲,淘汰落后产能本应是市场行为,但是只有当市场建立起一些外部约定,比如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等都能被大家遵守的时候,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而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仍很艰巨,其中涉及资产损失、债务处理、职工就业、地方经济发展等各种问题。
 
  容和平教授表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以山西为例,目前落后产能兼并重组主体的安排以及资源的划分都已基本就绪,正处在一个总结、巩固、提高的阶段。淘汰落后产能及装备,应该从体制上做文章,实行体制创新,特别是需要一个适合市场经济的产业调整体制。另外还有应行机制、利益分配格局、所有制结构调整、竞争主体多元化以及淘汰落后装备问题等。在原则框架下,此次山西完成国家工信部下达的181.3万吨的任务目标是有希望的,但地方体制情况要分类处理,各地区域经济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不应实行一刀切政策,而要讲求实事求是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在创新体制的同时,再加上装备制造的升级换代,将更有利于进一步实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谋求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