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国际:持续创新,从优秀迈向卓越
2011-6-22 中国经济网
 

 
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接受接着采访。
 
 
    6月7日,恒安国际正式亮相香港联交所恒生指数成分股(俗称“蓝筹股”),这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入选香港联交所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上市企业,这标志着恒安国际已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最早进入中国卫生巾市场的企业之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经营领域涉及妇幼卫生用品和家庭生活用纸两大领域,总资产120多亿元,员工25000余人,在全国14个省、市拥有40余家独立法人公司,销售和分销网络覆盖全国,主导产品安乐、安尔乐卫生巾,安儿乐婴儿纸尿裤,心相印纸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高盛报告显示,恒安的业绩增长率、赢利能力和税前利润率三大指标在全球同行业名列第一。
 
    二十多年来,恒安始终走在国内民营经济的前列,即使一路辉煌,但从未停止过学习和改进,总是不断提升和持续改善自己。恒安自2002年7月18日推行管理变革,到2010年八年时间,经营规模增长了10倍,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在全球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第一次管理变革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尝到变革甜头的许连捷说,回顾过去发现,公司还是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仍有提升的空间。要实现千亿企业的理想,光靠规模扩张是不行的。“千亿是目前的10倍,我们还需要多少地?再建多少厂房?再招多少工人?”许连捷说,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模式和办法,而二次管理变革将为此找到答案。
 
    2008年底,恒安集团引入世界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博斯公司,推行二次管理变革,除了推行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系统管理变革之外,企业内部还成立了推动持续改善委员会,全面导入精益管理,建立标杆线,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据悉,本次管理变革的目的是将恒安打造成永续经营的百年名企,从而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生产系统通过深入开展“6S”、建立标杆线、机台KPI考核及提案改善等活动,建立并导入《标准化作业手册》,2010年仅机台提案改善就完成2671件,提升效益3500多万元;标杆线发挥规模效应,复制推广到总部各生产公司所有生产线,并开始向省外公司延伸;三大造纸公司通过对造纸长短纤比例的改进,节约成本1830万元;并通过对供应商的规范管理,以及对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化学品成本由原来每吨纸120元左右降低到69.27元,此项改进年降低成本2042万元。中纸后加工基地通过对KPI指标的改善,原纸和各类包装材料耗用全年节省1300多万元。
 
    以精益管理的理念、以持续改善的手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倡导和树立消除浪费的意识,推动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持续健康发展。“谁转变先,谁受益在先。”许连捷说。
 
    从百亿的起点上继续前进,恒安集团正跑步迈向“百年企业”,实现永续经营。至2011年,恒安在湖南常德、山东潍坊、福建晋江三大造纸基地,年造纸规模达54万吨,同时稳步推进重庆和安徽芜湖造纸基地建设。预期到2012年,恒安五大造纸基地造纸产能达90万吨,在国内市场遥遥领先。
 
    此次恒安入选恒指成分股大大激励了泉州上市企业。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市办主任周真平表示,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是恒安的大事,也是泉州民营经济的大事,为“晋江模式”添加了光彩的一笔。周真平表示,恒安26年来始终追求优秀品质,一直是泉州民营企业的典范,引领着民营经济的提升和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上市企业向恒安看齐,提高整个上市板块的质量。”周真平表示。
 
    面对取得的又一个巨大荣誉,恒安国际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认为,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是各界对恒安的高度认可,是恒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但我们同时更多地感到压力和挑战,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是件不容易的事,要长期保持更是不容易的事。”许连捷说,恒安集团将以此为动力,兢兢业业做好企业,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在“追求健康,你我一同成长”的理念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