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科学配置生产要素 助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1-6-2 中国经济网
 
    因地制宜,冲破土地瓶颈;创新模式,营造“人才洼地”;撬动资金杠杆,实施“资本活市”。河南省沁阳市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助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荒滩河谷建起了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
 
    “整理乱石滩地,不占一分耕地,高起点规划大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正是河南省今后建设中原经济区必然要走的一条路”,这是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在沁阳市沁北产业聚集区调研后的体会。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下,太行山前由于千百年山水冲刷,乱石堆集,形成大片基本上没有土壤的荒滩河谷。近年来,沁阳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在荒滩河谷上集中规划建设沁北产业聚集区,不仅大大降低了土地成,而且土地利用手续和政策制约因素也大为减少。沁北产业聚集区在规划之初,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政府先期投入,做到道路、能源、用水、土地“三通一平”,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频频激活。一期投资25亿元的晋煤天庆现代煤化工项目在沁北产业集聚区全面开工,标志着全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已开始加速、加大。
 
……
    传统产业注入科技,“蝶变”生辉。已有30多年生产历史的沁阳造纸机械,曾因低端低效,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如今,该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崇义轻工机械公司与芬兰造纸机械企业牵手,研发出高速卫生纸机。
 
    目前,沁阳已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年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近20家,全市正朝着综合经济实力(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名)保六争五、财政收入超八亿的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