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武城:不让一滴污水外排
2011-5-26 -德州日报
水变清了,天更蓝了,河里绝迹多年的鱼虾重现,许多鸟又飞回来了……回顾几年来的变化,武城人切身感受到,周围环境正在一天天变好。 “十一五”期间,武城县大力实施 “碧水蓝天”工程,全县环保投入增长130%,主要污染物COD削减20%,二氧化硫控制在2537吨,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是过去总和的10倍和23倍,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该县先后关闭、拆除麦草造纸企业1家、麦草制浆生产线5条,淘汰麦草制浆能力8.2万吨,结束了40余年麦草造纸的历史。先后取缔化工、印染等高污染企业11家,大大降低了结构性污染负荷。同时,投资5000多万元,不断加大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治污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污染治理水平。该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 5年来全县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5%以上,成为全市第一个通过区域环评省级审核的县。
该县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投资1.72亿元的建德水库工程开工,引黄济津工程竣工输水,“小农水”工程全面铺开;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先后创建鲁权屯镇、老城镇等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绿色学校7所,申报生态社区和村庄54个;认真做好生态示范区验收,该县作为第三批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通过实施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厅专家验收;认真清理整顿工程建设领域环境突出问题,对未批先建、违规审批行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先后清理项目60个,对存在问题的13个项目进行了整改。
同时,“地下护城河”是该县今年建设的一项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标准的重点民生工程,通过管网体系的完善,使武城县不再外排一滴污水,确保将县城所有污水全部收集起来送到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