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可持续的“可持续战略”
2011-5-25 eastmoney.com
优化全国200所宝洁希望小学、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研究太湖保护、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春节过后,宝洁负责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员工们又忙碌了起来。眼看着,2012年的目标离他们越来越近。
事实上,宝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都在宝洁全球总部的掌握之中,这完全归功于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性。
和那些缺乏规划的企业不同,宝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清晰的愿景,包括实现工厂使用100%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所有产品和包装均使用100%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材料,彻底摒弃生产和消费性废弃物的填埋处理方式,设计带给消费者更多愉悦并最大化避免浪费资源的产品等。
除了最终愿景,宝洁还格外注重中期和短期目标的实现。例如,宝洁制定了2020年的中期目标,包括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衍生物的比率达到25%,减少20%的包装,提高工厂动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率至30%等。同时,宝洁也大约每5年制定一次短期目标,并酌情调整。例如2007年,宝洁就制定了长达5年的发展目标,并根据进展速度,又于2009年提高了目标。
在设立目标的同时,宝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着清晰的内涵。五大战略相辅相成——产品创新、改善运营环境、以改善儿童生活为核心的社会责任、员工参与及与利益相关方合作。
于是,宝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无比清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不是简单的“作秀”,其效果是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环境治理的共赢。
例如,宝洁黄埔厂实施了金鱼计划,目标是工厂通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直接养鱼,这使得该厂2009-2010财年单位耗水量较2006-2007财年减少31%。而西青厂则与供应商合作,将工业废渣制成砖块,使得96%的废渣得到循环使用。
在产品包装上,宝洁中国也贯彻“环保”思维。过去两年里,宝洁中国共节省产品包装材料3万吨,其中玉兰油瓶或罐采用新型泵压式设计,每年可节省60吨塑料,而新上市的潘婷洗发产品,则通过对瓶盖和瓶身的改良设计,每瓶节省了13%左右的包装耗材。
这些做法,无疑降低了宝洁的运营成本,使宝洁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而在企业社会责任及员工与利益相关方参与上,宝洁的受益虽看似不明显,却影响深远。
宝洁是在中国建设希望小学最多的外企,达到200家,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这不仅符合宝洁全球的宗旨——做社会公益的目标群体为13岁以下儿童,还与宝洁在中国的农村战略相得益彰。
我们可以算笔账,宝洁方面透露,宝洁建一所希望小学,且拥有冠名权,花费大约在40万元。而宝洁品牌的影响力会因此在当地存在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在那里生活或从那里走出来的孩子,又将有多少长大后成为宝洁的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宝洁通过希望工程,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并增加了与利益相关方交流的平台。“看一个项目做得好不好,首先看它让多少孩子得到实际的帮助,其次是带动了多少员工、商业伙伴参与。今后带动员工和商业伙伴一起做公益,是我们侧重的方向。”一位宝洁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介绍,这200所希望学校里有60所是与员工、商业伙伴共建的。
“做公益的价值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这位内部人士说,“我当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加入宝洁也和此有关,宝洁治理好了清华东门的一条臭水沟,我的导师对它赞赏有加。我这才知道了宝洁,并愿意加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