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应从SK-II身上找教训
2011-4-20 北京商报
三四月是化妆品品牌新品层出的时节,赛特购物中心曾是SK-II进入北京市场的第一站,选择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回归赛特,宝洁公司可谓用心良苦。
2006年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9种SK-II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随后, SK-II退货、关店,深陷消费者信任危机。
宝洁的危机公关能力有目共睹。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短短1个多月,宝洁让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从质疑到澄清,做出几乎相反的结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宝洁在消费者的退货环节不是设置霸王条款就是发生与消费者争执、退货人员失踪等等若干事故。
宝洁“公”了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关,却没有重视“公”消费者的关。尽管参加上周六开业庆典的宝洁高层一再强调,目前SK-II的门店数量已经恢复到5年前的水平,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在京城各大百货商场的化妆品专柜中,SK-II已经很难找回昔日国内进口化妆品销售榜首的辉煌。
今日,饱受“瘦肉精”事件困扰的双汇集团连续发表声明,屡次强调“瘦肉精”问题起源于旗下子公司个别员工的采购失职,却不提对消费者的善后补偿。双汇已经注意到,仅3月一个月,“瘦肉精”事件带来的营收影响预计将超过13亿元。今日的双汇正走在SK-II的老路上,如果执意走下去,结果很可能是迈过这次“瘦肉精”的坎后,还有下一个坎在不远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