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4000多枚放射源很安全
2011-4-8 南方日报
 
  日本的核泄露事件让市民进一步关注本地的的辐射安全环境。昨日,记者从东莞市环保局开展的辐射类投诉接访活动中了解到,东莞目前有4000多枚放射源,均在严密监控之下。
 
  为了给公众答疑解惑,环保部门将在近期印发宣传手册,发放给市民,以普及辐射知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为了加强放射源管理,今年内,东莞市将探索建立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信用评级机制,推进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并建设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加强重点放射源管理,推进电力、通讯等行业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放射源多分布在工业领域
 
  环保部门介绍说,放射源广泛应用在工业、医疗、科研、农业等多个领域中。放射源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市民无须过于紧张。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东莞用核比较少,多数是IV、V类的放射源。也就是说,这些放射源可能引起的只是一般辐射事故,也就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不会引起伤亡。
 
  东莞的放射源主要分布在造纸、电子行业,医疗领域放射源较少。
 
  目前,唯一的I类放射源在人民医院,已处于报废状态,即将更新。还有两枚III类放射源属信义玻璃所有,也已经报废。
 
  这些报废的放射源环保部门已经备案,将由省级部门统一更换。
 
  此外,有一枚II类放射源属于东莞市中心血站,其余的4000多枚IV、V类放射源多属于造纸、电子行业。
 
  从放射源分类来说,Ⅳ类放射源、Ⅴ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极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环保局表示,对放射源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年都会开展检查,日常也有严密监控。
 
  东莞大气中的辐射水平到底如何?环保部门说,东莞市目前不具备监测能力,但省环保厅有专业的监测,每日流动性监测,并将数据上报至国家环保部,由环保部统一发布情况。
 
  目前,在省内只发现了微弱的碘131,东莞的辐射数值处于偏低的状态。
 
电磁类投诉询问较多
 
  相对于核辐射,市民还关注身边的电磁辐射。环保部门介绍说,目前接到的市民投诉电话,主要都是通信方面的辐射问题。
 
  常见的电磁辐射有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在环保部门接到的投诉中,不少市民都担心住宅旁的通信基站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工作人员解释说,与电脑、家电和专业电气设备等相比,基站并不属于较强辐射源。特别是基于数字技术运用,3G移动通信辐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
 
  一些市民看到有基站,就打电话向环保部门询问。而环保部门在监测被投诉的基站时,发现这些基站的通信辐射强度都没有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