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横县:发展蔗糖产业,加快富民强县进程
2011-1-29 食品产业网
千里沃野举翠,万顷蔗海泛绿。隆冬时节,正是甘蔗喜获丰收的季节。蔗林里,蔗农抢抓时间忙着砍甘蔗;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原料蔗的汽车驶入糖厂;糖厂内,原料蔗搬运、压榨、制糖、包装等工序有条不紊……蔗海流蜜的横县大地,到处弥漫着醉人的甜香。
近年来,广西横县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动蔗糖产业加快“升级换代”,甜蜜事业之路越走越顺畅。预计2010/2011年榨季入榨甘蔗150万吨,可为全县财政提供1亿元的收入,蔗农种蔗收入达到7亿元左右,人均收入将近1400元。
政策扶持 加快富民强县进程
蔗糖业是横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撑着全县财政“半壁江山”,全县50多万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甘蔗,在经济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抓好了蔗糖产业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全县上下要齐心协力,把蔗糖业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产业。”县委县政府在每年召开的冬春植蔗种植备耕现场会上明确表示。为此,横县本着“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和“宜粮则粮,宜蔗则蔗”的原则,把着眼点放在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上,从资金、技术、物资、良种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坚持“谁扶持谁受益”原则,在各蔗区逐步建立 “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由制糖企业从技术、资金、良种、机耕、肥料、灌溉、防治病虫害、蔗区道路维护等方面,扶持蔗农,服务蔗农。认真贯彻广西蔗糖价格实行保底联动政策,出台了糖料蔗进厂达基数奖和超基数奖等激励政策,同时通过订单、契约使糖厂与蔗农联结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甘蔗是横县平马镇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该镇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将望天田、高坑田等地改种甘蔗,扩大甘蔗面积。到目前为止,平马镇的甘蔗种植面积有2.5万亩,甘蔗年产量可达12万吨,全镇群众种蔗收入达5000万元。平马镇快龙村党支部书记梁家泳说,如今该村群众都住上了“甘蔗楼”,购置了各种家电产品,每年还筹集资金进行村道、文化室、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建设,种植甘蔗让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良种良法 力促产业提质增效
干旱一直是制约横县甘蔗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横县提出实施旱地甘蔗高效节本集成示范项目,总投资达6.4亿元,利用3年时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蔗糖业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力促产业高产高糖高效发展。
为了使该项目在全县得以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时制订出台《2008—2010年全县甘蔗高效节本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和《横县旱地甘蔗高效节本集成技术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栽培技术规程》。同时在每年的支农经费安排中适当向蔗区倾斜,加强蔗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鼓励专业户和种植大户集中连片承包开发种蔗,逐步建立甘蔗滴灌、喷灌示范设施,实现规模经营,稳产高产。加强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甘蔗机耕深耕深松和地膜覆盖技术,提高蔗地保水、保肥和抗倒伏能力,提高单产。
为做大做强蔗糖业,横县还从培育新品种入手,着力解决甘蔗良种的更新换代问题。目前,蔗农欢迎的台糖系列已经得到普遍推广,现在正在培育和推广更适合本地种植的高糖高产柳城03/1137、西大引11号等新品种。2010年,横县实施甘蔗高产示范面积已达1200亩,辐射带动20万亩。核心示范区甘蔗单产实现7吨 /亩以上,蔗糖分达14.5%以上,比非示范区亩产增1.5吨 /亩以上,节约成本10%以上。
全县越来越多的蔗农掌握了应用旱地甘蔗高效节本集成技术,选用甘蔗优良品种,应用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各种新技术,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云表镇甘蔗种植大户邓显隐每年都承包1000多亩土地来种蔗,如今他已尝到旱地甘蔗高效节本集成技术的甜头。邓显隐说:“甘蔗田间管理时期,1000多亩甘蔗地全部使用机械深耕深松,施肥培土,基本不费人力,种出的甘蔗茎高秆直,比普通方式种植的甘蔗产量高。”邓显隐还成立了甘蔗专业合作社,吸收周边群众入社进行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种植。
循环经济 让甜蜜产业更甜蜜
过去,甘蔗的主要用途是榨糖,在白糖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这些废料一发酵,就会臭气熏天,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横县已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了甘蔗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不断做大做强产业,让甜蜜产业更加甜蜜。
在横县冠桂糖业有限公司纸业分公司,平坦宽阔的场地里堆放着一座座小山似的甘蔗渣,公司副总经理谢正标介绍说,现在的甘蔗渣已经变成了抢手货,公司花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制糖产生的大量蔗渣为原料,生产制造纸浆,年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同时利用纸浆废料造化肥,再用化肥回田种植甘蔗,实现了新一轮生产轮回,蔗糖产业循环链就此实现无缝对接。
此外喷淋蔗渣废水通过厌氧处理后不仅达标排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沼气用于生产,每年又为公司节约1万多吨的原煤。实现循环利用,壮大甜蜜产业,横县四家糖厂通过不断的技改革新,都拥有了综合利用分厂或车间,加快了产品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全县日处理甘蔗能力已经达到1.8万吨。
目前横县甘蔗综合利用不断加快、产业链不断延伸,蔗糖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 “甘蔗+制糖+蔗渣+纸浆+高档文化纸”“甘蔗+制糖+滤泥+复混肥”和“甘蔗+制糖+糖蜜+酒精+乙醇汽油”产业链,促进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实现了企业、地方、农民互利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