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沐川县制桨造纸能力达30万吨
2010-12-2 新华网四川频道
 
    破竹、启层、软化、热解碳化、烘干浸胶、压模成型……12月21日,沐川县生态工业园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石集团沐鑫竹业2万立方米高性能竹型材项目厂区机声隆隆,百余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该项目年产值将达1亿元、利税2500万元,可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3万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该集团总经理王春华满面春风。
 
    近年来,沐川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紧扣全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战略,以实施林浆纸、竹木板、种养加一体化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奏响了一曲曲富民强县的乐章。今年11月底,该县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
 
    政策助推:科学决策扶龙头
 
    “百业农为首,农业特为先”。沐川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盆周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林竹、茶叶、黄白姜等特色产业,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5%,并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川首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等殊荣,一批特色农产品也声名鹊起、畅销国内外。但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难题如何破解?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决策者们苦苦思索,经过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和论证研讨,确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提出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契入点。《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农林基地县的实施意见》、《沐川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发展规划》等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红头文件”相继出台,每年700余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持续支持产业基地、林区(村组)公路建设和龙头企业技改扩能,成为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强劲引擎。
 
    到目前,该县已培育永丰纸业、金石集团、国林木业、一枝春茶业等规模以上企业45家,其中国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各类专合组织118个,其中省、市级示范专合组织7个;全县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各1枚,4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沐川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龙头牵引:壮大产业富农家
 
    “龙头不昂,产业难兴”。该县立足林浆纸、竹木板、种养加一体化产业基础,按照“抓大、扶特、挖潜、引优”思路,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示范性专合组织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
 
    四川永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自2009年正式投产后年产商品竹桨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7亿元,解决就业3000多人,增加农民林竹收入1.52亿元。同时,该项目还带动县内新建工业原料林基地40万亩,辐射云南、宜宾等周边省市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使沐川年制桨、造纸能力达到30万吨,成为西部最大的制桨造纸基地县。今年6月,全省唯一的“竹材林浆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该公司,使其成为引领全省林桨纸产业发展的“航母”。
 
    沐川一枝春茶业则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绿色食品基地2500亩,有机茶基地1000亩,与2800多户农户建立了“订单农业”合作关系,使改种茶叶的农户每亩土地年收入由原来的8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今年,“一枝春”茶业年产值已逼近1000万元,其数千亩茶叶基地春、夏、秋3个采茶季节还让2000余名采茶工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800元至1200元。
 
    截止目前,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自建和带动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83万亩;全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5.45万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90%,实施合同订单、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紧密联结方式的农户达3.54万户,占带动总户数的65%;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47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