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不等于淘汰的
2010-12-16 解放日报
说起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们脑海里跳出的词语往往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例如低碳经济、云计算、智能电网、物联网、高端金融业和航运业等。至于传统制造业,则对不起,应当在淘汰之列了吧。
不过三天前举行的市委常委会和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却提出要把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作为上海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上海这样的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来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般的认识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压缩或淘汰传统制造业。原则上,这没有错。过去近20年,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是按照这种思路走过来的。
不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并不表明传统制造业已经失去竞争力。以上海为例,汽车零部件、纸质生理用品和婴儿用品生产行业,均不在上海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范围内,应该说是实打实的传统制造业。但就在今年年内,美国康宁公司增资1.25亿美元,扩建位于浦东金桥的康宁(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车用尾气排放控制产品;日本尤妮佳集团出资2.3亿美元,兴建其在华第三工厂,新建厂房近14万平方米,增产“苏菲”妇女生理用品和“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据市商务委统计,今年1月至11月,申城第二产业吸收合同外资25.85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吸收合同外资的18.4%;二产吸收合同外资中,外企增资占6成以上,其中多数投向传统制造业。
被很多国人视为应当淘汰的传统制造业,外企为何视为“宝贝”不离不弃并一再追加投资?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性因素。据康宁中国公司高管介绍,该公司研发的车用尾气排放控制产品虽是传统工业品,但康宁并未原地踏步吃老本,而是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研发。以今年第二次增资扩建的工厂为例,其生产的车用尾气排放控制产品,可使所用轻型汽油车、柴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尾气排放达到国4、国5标准,有效降低大气污染,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再看尤妮佳,其妇女生理用品和婴儿用品所用材料和技术工艺,以及劳动生产率,都胜过竞争对手。
由此看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应避免绝对化,以为凡是传统产业都是落后的,应该予以淘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都是先进的,应当加快引进和发展的。事实证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不在于名称或是否赶潮流,而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只要有市场需求,即便是再传统的产业,同样可以做强做大。相反,一味赶时髦,只会像钓鱼三心二意的小猫一样,最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