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骨干企业摩拳擦掌期待“十二五”
开展项目赛跑竞争市场“蛋糕”
2010-12-12 芜湖新闻网
 
   记者从12月10日召开的“十二五”规划企业家座谈会上获悉,芜湖企业已提前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排计划、谋项目,积极开展项目赛跑,竞争市场“蛋糕”。
  “我不仅关注市里的‘十二五’规划,也非常关注皖江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相关政策,希望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能与它们对接,更好地顺应产业导向、发现政策机遇,推动‘十二五’项目的争取工作。”楚江集团负责人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企业家的心声。历经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市企业更加意识到抢抓机遇的重要性。通过项目扩大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的自觉追求。
  记者在座谈交流中发现,三大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十二五”的投资重点不仅在于延长产业链、扩大产能,还不约而同地与新能源、智能化、循环经济等关键词紧密结合,努力开拓新的利润空间。奇瑞汽车“十二五”谋划的重大项目投资达4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芜湖本土;计划到2015年实现产能250万辆,新能源汽车实现5万辆销量。海螺集团在继续做好水泥主业和新型建材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建设的海创产业园成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基地。楚江集团正积极谋划建立首期50万吨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园,解决铜材料供应问题,力争将再生资源产业打造成为集团第二大产业。美的日用家电项目稳步推进,以其为代表的芜湖家电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以及招商引资落户的一批重大项目,也将在“十二五”期间突飞猛进,迅速释放产能。信义集团负责人表示,明年计划在芜新增3条光伏玻璃生产线,投产后其光伏玻璃产能将达到全球第一,“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产值80—100亿元。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加紧推进LED项目建设,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全国最大、全球一流的光电产业基地。落户芜湖不久的恒安纸业,项目计划分3期建设,首期两台主机将于2012年初投产。“十二五”期间,恒安芜湖项目预计实现销售额30多亿元,产能在30万吨以上,成为恒安在全国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基地。新联造船厂、芜湖卷烟厂等传统产业的骨干企业,也早早起步开跑,大力推进三山100万吨造船基地、卷烟生产线技改扩能等项目,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典型代表。
   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关键在于项目支撑。全市“十二五”规划与每个企业的战略、项目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的重点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项目审批、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方面都将有所倾斜,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正面临切分。芜湖当前正面临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机遇期,政策叠加效应逐渐显现,必须抢先谋划,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项政策和项目支持,力争分得更多的“蛋糕”份额。据介绍,目前市发改委已经排出了我市“十二五”重大项目900多个,其中重点筛选了136个重大项目,争取纳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