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林业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纪实
2010-12-7 林业局
 
   成片的杨树林密密匝匝,成群的柴鸡、白鹅在树下觅食……5年来,河南省濮阳市注重产业兴林,以创新的理念建成了一套“增绿”与“生金”兼具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生态与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濮阳市将在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市林业总产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突破100亿元大关,使林业产业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政策护航林业发展
  地处黄河下游北岸的濮阳市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市,人多地少、林粮争地、林业效益低一直是林业部门的心头病。
  既要林业发展快起来,又要农民腰包鼓起来,濮阳市妥善处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造林积极性;妥善处理种树与种粮的关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致力于林茂粮丰;妥善处理生态与产业的关系,用产业发展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为了给林业大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濮阳市分别成立了林业生态市建设、林纸林板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办公室,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直接管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濮阳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十一五”期间建设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森林杯”竞赛活动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对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予以明确,在政策、制度和机制上提供了保障。
  “龙头”带动“龙身”舞
  从2006年开始,濮阳市连续5年每年投入500万元,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50万亩。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林果花卉、林下经济发展以及龙头企业扶持,“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同时,政策上实行项目倾斜,协调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向林业倾斜。积极优化林业投融资机制,先后促成了企业融资超亿元,实现了林权抵押贷款2150万元。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林业产业经营模式,培育了龙头,壮大了基地,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林纸一体化项目的龙头企业濮阳龙丰纸业公司采取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建设原料林基地30万亩;年生产中高度密度板20万立方米的濮阳市森大木业有限公司,主动与农户签订木材回收协议,带动1.5万户农户种植杨树速生丰产林4万亩;濮阳恒立佳泰菌业有限公司建设2000多亩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一大批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四条产业链保民致富
  5年的不懈努力,濮阳市现已初步形成了由4条产业链构建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
  一是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依托国家、省、市林业工程,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目前,濮阳市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150万亩。
  二是林产品加工业。目前,濮阳市已有林浆纸板加工企业2300多家,年加工木材能力300余万立方米,形成了林纸生产、板材加工、家具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林纸林板加工业已成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是林下经济产业。充分利用林荫空间和林地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菜等林下养殖和特色种植多种生产模式,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值超过5亿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四是林果花卉产业。濮阳市大力推进以城郊为重点的林果、花卉产业发展,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生产核心区和优质林果生产区逐步形成,目前有花卉企业19家,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年产值2亿元;全市优质林果面积达到15万亩,主要品种为苹果、梨、桃、杏等,亩均产值超过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