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纸集团每年节水150万吨、节约浆料1000吨
2010-12-6 三明日报
 
  “1#生产线现在完成安装任务,正在投料试产。明年五一前,我们还要投产2条新生产线,产量将增加2万吨。”站在新产区的建设工地上,福建铙纸集团办公室主任刘斌兴奋地介绍,新产区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建成后将新增产能15万吨,使建宁成为海西特种薄型纸生产基地。更让刘斌自豪的是铙纸集团的“绿色”发展——今年9月,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开工建设一条新的造纸白水综合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实现造纸白水的封闭循环再利用,每年节水150万吨、节约浆料1000吨。
 
  作为千里闽江正源头,生态优势是建宁的最大优势。面对重大战略机遇期,县委、县政府态度鲜明:持之以恒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县委书记盛福江说:“我们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宁可少一些生产开发,也要使建宁的河流清澈。”
 
  为了让生态优势更好地变成经济优势,建宁县着力培育旅游业。利用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和福建第二高峰——金铙山等资源,打好生态旅游牌。总投资2600万元、全长2.1公里的金铙山客运观光索道今年初投入使用,是目前全省海拔最高、运距最长的索道;建成全长1公里的凌空栈道和1.5公里的游客步道,高山观光小火车和南方第一个高山滑雪场有望在明年五一前投入使用。同时,利用原中央苏区县和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等资源,打好红色旅游牌;利用“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等特色农业品牌,做“活”桃花、梨花、荷花、金针花和杜鹃等“五朵金花”文章,做亮田园风光游,海西特色旅游精品区的品牌越来越响。
 
  大力发展无患子产业,建设海西生物能源生产基地。县里引进福建源华公司示范建设原料林基地,引进源榕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无患子加工,筹措资金1000万元补助林农种植无患子。目前,全县已种植无患子6万亩,今冬明春将新种10万亩,“十二五”期间形成30万亩规模。
 
  生态优势促进了传统农产品的提质提效。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县委、县政府有效推进高优、高效、品牌农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莲子、笋竹、黄花梨、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孟宗”笋、“建绿”梨、“文鑫”莲、“建宁黄花梨”、“建宁通心白莲”等“农字号”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随着建宁县交通条件的改善,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委、县政府坚持环保、节约、聚集理念,搭建平台,规划面积15.27平方公里的建宁经济开发区初具雏形,目前已有29家规模、环保达标的企业投产,其中今年7月以来新入园4家。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金辉说:“我们是闽江源头,对生态构成威胁、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管项目多大、经济效益多高,一律谢绝。”几年来,建宁县先后拒绝了28家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陆续淘汰了7个污染企业和11条落后生产线。1至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30.9亿元,同比增长3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0.37%,比去年同期提升61.6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