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产业项目点燃经济新引擎
2010-11-14 黑龙江日报
 
    穿行在佳木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幢幢正拔地而起的厂房、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令人目不暇接。凭着大开发、大建设的火热激情,佳木斯正倾情演绎着一部“依托大项目、做大新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连续剧……
 
    3年里,全市共开工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千万元以上新项目511个,其中,电机股份、益海粮油、顺达食品、沃尔德电缆等近百个项目已经投产。常发佳联、葵花药业、七彩毯业、润特科技等一大批项目亦相继启动,并超前为“十二五”精心谋划了总投资近7000亿元的产业项目388个。佳木斯正进一步凸显我省东部区域中心的优势,迅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招大引强 助推“明珠”再续辉煌
 
    关键词 引强。调结构,转方式,必须由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做载体、做引擎。佳木斯把激活存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切入点放在招大客商、引好项目上。
 
    2008年,佳木斯结合市情,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当地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全力实施“大项目牵动工程”并启动“会战长三角、挺进珠三角、集中招大商”的战略。
 
    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辗转京、津、沪,远赴港、澳、台,相继拜访了中粮集团、中国国旅集团、鲁能集团、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国际煤机集团、德国克拉斯公司等多个知名企业,就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农机、新材料等几十个大项目进行广泛洽谈。上半年,全市招引产业项目94个,到位资金65.4亿元,同比增长86%;实际利用外资6872万美元,同比增长145.25%,完成年度目标61%。
 
    去年5月,随着造纸机生产系统的正式启动,沉寂多时的原佳木斯造纸厂内外重现生机。由中国国旅贸易公司、香港ARC工业原料公司合作组建的佳木斯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的成功运行,为佳木斯实现再造“纸城”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投资方重组佳纸后,即投资21亿元实施浆纸生产线改造工程,新建国际先进的污水、臭气处理等设施。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43.5万吨纸浆、15万吨系列包装纸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5.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同时,可以带动原料加工、化工、造纸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维修、物流、印刷等造纸产业链的发展。
 
    公司副总裁吕占文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5年内继续投资达到80亿元,使企业浆纸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55亿元,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浆、纸、林一体化综合浆纸企业集团”。
 
    与“佳纸”一样,昔日名扬天下的糖厂、联合收等一批陷入困境的大企业,均通过引资“变身”再续辉煌。
 
    8月15日,投资2.2亿元的常发佳联一期项目奠基仪式在高新区农机产业园隆重举行。自6月5日江苏常发集团与佳联收获机械公司签订收购重组协议后,仅两个多月就实现了开工建设。此举,不仅解决了佳联公司发展空间有限,动力不足难题,也将加快佳木斯打造中国农机城步伐。
 
    佳木斯煤矿机械公司自被美国IMM国际煤机集团收购后,产值由几年前的2个亿增至现在的10个亿,产品从过去单一的采煤掘进机发展到现在能生产超千万元的巷道掘进机。佳木斯电机股份公司在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艾默生公司合作的同时,又与国内知名企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牵手,吸收股份3.5亿元,合作开发核电站用IE级 KI类高压三项异步电机等国际领先的高端产品。企业还先后收购了佳木斯市鼓风机厂等3个地方企业,为地方改革和稳定尽力。
 
    市委书记林秀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践证明,大项目牵动工程的实施,抓住了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使劣势变成优势。是破解佳木斯新形势下发展难题的正确选择。”
 
    随着新加坡丰益集团、美国ADM公司、法国达尔凯集团及中化、大唐、鲁能等31家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的引入和一批大项目的落地生根,正牵动佳木斯向产业制高点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