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东:一根竹子撬动一个产业
2010-11-12 中国经济时报
 
    日前,记者走进田东县思林镇英竹村5000亩竹子连片开发基地看到,一望无际的竹海苍翠欲滴,徘徊其间,空气清润,这是一个纯天然大氧吧。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吕进严介绍,这片竹林创建于2007年,种有麻竹、细叶龙竹、杂交竹等,高度10米以上,粗径8公分以上。
 
 
    记者所看到的这片竹林,只是田东县“山上竹海”工程的一部分。按照该工程路线图,从2007年开始,田东县每年种竹5万亩,到2012年,将建成30万亩竹子基地。
 
 
    政府推动
 
 
    发展竹产业,对田东县来说,是一项新产业、大事业,如何撬动?田东县把强化领导作为支点。
 
 
    田东县专门成立竹子基地建设指挥机构,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全面协调、组织、指挥“山上竹海”工程的实施。该工程实行竹子造林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与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签订责任状,明确造林任务、责任、目标和时间;把竹子种植纳入年度政绩考核体系,要求缴纳风险抵押金,以增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成立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山上竹海”工程建设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推行奖励机制,各乡镇完成竹子种植任务,经验收,面积合格率达80%以上的,按合格面积每亩奖励10元。
 
 
    与此同时,田东县整合发改局、扶贫办、林业局、财政局等部门的支农资金,扶持竹子种植。2008年和2009年,该县共整合资金1044万元,建立12公顷的竹子苗圃,每年培育细叶龙竹营养袋合格苗250万株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竹子营养袋苗圃基地,满足了全县竹苗需求。
 
    龙头带动
 
 
    田东县决策层认为发展竹子产业,只有舞起“龙头”——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龙头企业,基地、竹农等“龙身”才会动起来,否则生产、销售就会碰到麻烦。
 
 
    田东金荣纸业有限公司就是田东县扶持起来的龙头企业,公司占地30公顷、总资产3.8亿元、年造纸能力达15万吨,现已成为广西一流的现代化造纸企业。田东县曾先后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支持其建设年产6万吨高级卫生纸项目、年产9.8万吨漂白竹浆工程项目,大大增强了对田东竹子产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目前,金荣纸业先后成立了田东县思林镇竹子产业农民合作社和竹海农村资金互助社,统一为全县4.5万竹农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通过向社员吸收存款或向其他商业银行融入资金,之后发放贷款给竹农的方式,有效地破解了竹农融资难题。
 
 
    竹农是竹子种植的主体。为让竹农的思想观念由“要我种”向“我要种”转变,田东县委、县政府免费为竹农提供和运输竹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在竹子种植前三年,每亩每年发放50元护理费;与竹农签订鲜竹收购合同,每吨鲜竹竿保护价为380元,如果当年市场价高于380元,以市场价收购。这些举措让竹农们吃下了“定心丸”。   
 
    种植方式转变
 
 
    田东县过去采用裸根苗种植,成活率低,长速慢,而且只能种在山脚,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竹农种竹积极性。2007年,田东县从云南省购买细叶龙竹营养杯苗105万株,大大提高了竹子造林成活率、增长速度和适应性。此后,又买回细叶龙竹和新丝竹种子,繁育营养袋竹苗,实现了竹苗供应自给自足。与此同时,加大技术培训,激发了农民种竹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田东县竹子种植面积已达17万多亩,品种有细叶龙竹、吊丝竹、麻竹、杂交竹等。
 
 
    一根竹子撬动了一个大产业,为田东县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2年,田东县竹子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年产竹90万吨,年产值2.7亿元,12.5万竹农人均可收入2160元;90万吨竹产22万吨浆,产值11亿元,或可产15万吨竹纤维,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