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高等教育合作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2010-10-26 中国广播网
10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的“中芬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传出信息,中国与芬兰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项目、留学生人数、访问学者数量和协作课题都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表明中芬高等教育合作渐入佳境,方兴未艾。 主题为“分享灵感”的本次论坛,由芬兰教育部国际教育交流署(CIMO)主办,在被称为“冰壶”的上海世博园芬兰馆举行,中芬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代表160多人参会,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中芬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上海世博园芬兰馆举行
据了解,中芬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快速发展于最近十年。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有70多所中国大学与芬兰同行开展了200多项教育及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环保和食品三大领域。其中,南京大学与东芬兰大学的环境研究项目、水利部与土尔库大学的沙棘食品研究项目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芬兰的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20多万,但这样一个人口小国,却成就为一个经济、科技大国,孕育出了诺基亚、造纸行业巨头斯道拉恩索和芬欧汇川三家世界500强企业。“知识拉动经济”,在芬兰经济成就的背后,是它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芬兰,33%的成年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美国《新闻周刊》今年8月对全球100个国家在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幸福感进行排名,芬兰连续三年名列前两名。
芬兰坦伯雷大学霍尔泰教授在论坛发表演讲
芬兰共有20所国立大学,其中综合性10所,理工类3所,商贸类3所,艺术类4所。另外,芬兰还有29所应用科技学院,注重培养有实践经验的职业技术人才。
芬兰教育部高等教育办公室联络官唐克摩表示,中国正在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行业都需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中芬在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另据他透露,为了加强与中国高校的交流合作,芬兰教育部国际教育交流署今年已在上海设立了其唯一的海外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