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延至高端 中国产品遭遇新一轮国际贸易摩擦重围
2010-10-17 新华网
争端背后的较量升级 贸易摩擦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
美国财政部10月15日发表声明,宣布原定当日向国会提交的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公布,中美之间的“汇率战”风险暂缓。但对于中国外贸企业而言,随时可能发生的汇率摩擦仍然是一剑高悬。
“尽管此次美国推迟认定中国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但应该看到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少数国家的政治工具,随时可能再度拿起。”新明珠陶瓷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吴敏刚说,“‘汇率战’只是手段,目的还是通过‘贸易战’舒缓本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但却无视其他国家利益要求。”
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研究显示,贸易摩擦已经开始更深层次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在我国遭遇的国外反补贴调查案件,涉及我税收、投资、贸易、产业、土地、国企改革等中央、地方经济政策150余项。
长期在应对贸易摩擦一线的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认为,贸易摩擦向纵深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了我钢铁、石化、纺织、造纸等产业国际竞争力,危机产业安全,而且也间接影响了我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面临再调整,将经历一段较长的低增长期,各国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要求‘全球经济再平衡’,所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仍将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在‘后危机时代’, 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态势将呈现常态化、复杂化和多样化。”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
“在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总是会和相关国家发生比较多的贸易摩擦,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就曾与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发生过大量的贸易冲突。”康佳集团国际营销事业部总裁常东说,“面对不断升起的贸易摩擦,一方面在政府层面应该给予重视,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充分警惕,增强防御能力。”
中国产品深陷重围 贸易摩擦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据了解,自1995年以来,我国连续15年成全球反倾销最大受害者。而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出口产品更是成为众矢之的。进入危机减弱、经济复苏的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面对的这种重围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贸易摩擦的形势更加复杂。
据商务部透露,今年前8月,我国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48起,总涉案金额64.8亿美元。今年以来,美国已对我产品发起337调查13起,较去年全年增加62.5%,且案件数量还在不断上升。
来自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出口总量还不到全球的10%,但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除了贸易救济调查之外,还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直接实行了贸易保护措施,在今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传统的美欧反倾销调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也陆续登场,如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印度对中国产农药用化学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做出反倾销仲裁,墨西哥继续对原产于我国的高碳锰铁征收21%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哥伦比亚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打汁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等等。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仍将日趋激烈,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部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同质性趋强,竞争面扩大,也会产生贸易摩擦。
争端背后的较量升级 贸易摩擦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
美国财政部10月15日发表声明,宣布原定当日向国会提交的最新一期《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推迟公布,中美之间的“汇率战”风险暂缓。但对于中国外贸企业而言,随时可能发生的汇率摩擦仍然是一剑高悬。
“尽管此次美国推迟认定中国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但应该看到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少数国家的政治工具,随时可能再度拿起。”新明珠陶瓷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吴敏刚说,“‘汇率战’只是手段,目的还是通过‘贸易战’舒缓本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但却无视其他国家利益要求。”
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研究显示,贸易摩擦已经开始更深层次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在我国遭遇的国外反补贴调查案件,涉及我税收、投资、贸易、产业、土地、国企改革等中央、地方经济政策150余项。
长期在应对贸易摩擦一线的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认为,贸易摩擦向纵深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了我钢铁、石化、纺织、造纸等产业国际竞争力,危机产业安全,而且也间接影响了我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面临再调整,将经历一段较长的低增长期,各国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要求‘全球经济再平衡’,所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仍将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在‘后危机时代’, 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态势将呈现常态化、复杂化和多样化。”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
“在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总是会和相关国家发生比较多的贸易摩擦,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就曾与美国和欧共体国家发生过大量的贸易冲突。”康佳集团国际营销事业部总裁常东说,“面对不断升起的贸易摩擦,一方面在政府层面应该给予重视,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充分警惕,增强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