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工业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成瓶颈
环保部门六条建议护源节流
2010-10-14 银川新闻网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全市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意味着银川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对于银川这个缺水型城市来说,水资源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问题长期存在,因此如何破解银川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政府的一道必答题。10月12日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问题,市环保局率先提出了六条建议,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共同检验可行度。
 
    六条建议分别是控制新增加量、优化现存量、城市废水资源化、推进工业企业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加大地表水体整治力度。
 
    记者了解到,对于控制新增加量一说,主要指对耗水量大的造纸、发酵等产业严格控制建设,对其他项目在建设前期就要选择节水型工艺、设备,做到节水措施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投产,从源头控制水源使用量。
 
    优化现存量指全市水资源总量在一定时期是恒定的,在水资源上要坚持走农业节水后支持工业,地表水代替地下水的路子,并加快贺兰山水厂的建设,以黄河水置换工业用地下水。
 
    城市废水资源化主要指加大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目前全市再生水回用率不足20%,造成资源浪费,要加快建设中水厂,把中水推广应用于工业、城市绿化、生活与服务行业,使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左右。
 
    推进工业企业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指把重点耗水企业的水耗指标、废水回用率作为企业准入投产、后期管理的重要指标,特别对造纸、发酵、化工企业强制推行废水回用,减少新鲜水利用量。
 
    实施水源地保护指在保护好现有11处城市水源的基础上,实施水源地上规模化养殖场搬迁项目,进而加大农村水源的保护力度。
 
    加大地表水体整治力度一方面指要实施黄河两岸排水沟环境综合整治及滩涂湿地恢复工程、黄河金岸沿线生态湿地建设,一方面要重点抓好永二干沟、第二排水沟的整治工作,力争把七大排水沟建成景观水道,恢复因缺水而干涸的湖泊,为农业灌溉提供有保障的水源。